小学生减负问题与策略研究

2019-04-15 02:27徐娟
神州·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减负小学生问题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正式接受系统教育的起始阶段,注重学生的自主和全面发展。然而,繁重的课业压力,给小学生造成了一定的身心压力。目的:了解现阶段小学生减负问题现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方法:采用自编《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问卷》对某市一所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且结合实地访谈,了解课业压力的主体对于减负问题地看法。结果:教师和学生都反映当前小学生学业负担太重,课业压力太大。结论;社会各界需要采取适切性和有效性的措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关键词:小学生;减负;问题;策略

一、引言

在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是教育领域比较关注的问题,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和较为突出的教育现象。针对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国家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以及小学都采取了相应的方法与措施,来保证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但是效果不是太明显,这个问题仍然存在。

二、文献回顾

国内对减负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1955年教育部发布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负担的指示,“减负”工作被正式开始提出,2013年施行了《小學生减负十条规定》,对小学生减负问题做出明确规定,2018年国家九个部门联合发布《减负十三条》对减负政策做出系统回顾与完善。朱常志[1]认为:“学生负担有四种表现形式:作业负担、书包负担、思想负担、精神负担”。外在形式是作业数量和书包里面的数量和质量,减轻学生心理和精神方面的负担是内在本质。魏传宪[2]认为:“硬件负担和软件负担是学生负担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硬件负担主要表现在外在方面,如:作业数量、考试压力和课外辅导等。软件负担更多的体现在心理负担方面,如升学的压力、考试焦虑和对学习的厌倦等。顾明远[3]指出我国学生课业压力过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有具体和明确的规定,但是现阶段的教学和学生所学已经超出了课标的要求,学生学习难度较大;二.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应该合理,但是学生在规定的学校学习之外,课外辅导和参加各类兴趣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三.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有相应的要求。

“减负”都提出了这么多年,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并且有的地方学生的课业负担比以前更加严重。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仍然是阻碍我国教育不断稳定向前进步的难题之一,干扰我国基础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原因之一。

三、对象与方法

1.对象

在对某市一所小学的教师、学生和家长。

2.方法

了解当前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现状,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并结合访谈内容,编制《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问卷内容包括作业量、作业完成时间、睡眠休息时间、游戏和运动时间、课外作业、家庭作业、学习压力等几个方面。

四、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作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和平时锻炼时间较少,学生没有从学习得到快乐。仅仅只有3.39%的小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少,多数小学生写好作业的时间需要2个小时以上。小学生的睡眠休息时间被过多的占用,41.53%的小学生没有足够的睡眠时间,66.9%的学生参加课内外兴趣班,并且在完成学校的作业外,家长给学生布置其他作业,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多方面,并且高年级小学生的学业压力比中低年级小学生学业压力大。

1.作业量大,睡眠时间少

繁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没有足够的锻炼时间和睡眠时间,长期以往,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半仅仅只有大约3.4%的小学生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完成作业,38.14%的小学生需要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完成作业。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放学后需要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用来写好作业,表明小学生课业压力较重。41.53%的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少于8小时,课业负担重,学习的时间较多,相应地,学生的休息时间就减少。

2.家长附加课外作业

研究数据结果显示65.3%的小学生的学习任务不仅仅只是完成学校中学习任务,家长还另外布置其他类型的作业。66.95%的小学生参加课内外兴趣班,其中33.05%的学生参加课内外兴趣班是因为家长要求的,仅仅只有15.25%的小学生家长和学生都不想参加课内外的兴趣班。

3.老师和家长的期望过高是学业压力大的主要原因

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来自于多方面,50%是因为父母和老师的期望太高,由此可见,家长和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重要的参与者,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对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至关重要。对自己的学习要求高的人数仅仅只占8.47%,可见,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够,导致其学习动机不高,难以主动学习。

五、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通过对小学生减负问题的实地研究,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虽然为学生减负已经提出多年,但是学生的课业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在增负。通过对当前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思考与探索,得出以下4点结论:

第一,小学生的作业过多,并且参加课内外的兴趣班,学生的休息和活动时间受到了影响,对于学习的缺少一定的积极性,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还是较为认真的。

第二,家长在学生减负的过程中没有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布置其他作业,并且对于孩子的期望过高,也加重了学生的压力。因此,减负这一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作与努力,综合治理,发挥最佳作用。

第三,虽然一直在提减负,但是学生对于减负并没有太多的感知,认为课业负担仍然很重,并且比之前更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学生可能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被动而不是主动。

第四,调查对象都提出了自己的减负建议,这些建议提出都有合理之处,但是我们需要的是将这些好的建议落实到实际中来。将减负落实到实处,需要的是社会协调努力,从而为小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二)建议

减负是一个系统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减量,而是应该从源头抓起,真正做到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小学生学习压力,做到“减量提质”,实现学生长远发展。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教育新理念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以往教育发展历程精华我们应该保留并发展,赋予时代内涵,对于其的糟粕我们应该去除。以学生的言语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为主要指标是传统理论的观点,而1983年,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指出学生有八种智能,教师应该开发学生的智能,相信学生,因材施教。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应该從孩子的身心协调发展和个性发展出发,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

2.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负担过重产生于我们的实际教学和教学方法上。”[4]通过“题海战术”掌握的知识很难学以致用,“授人以渔”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并且学以致用。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来进行教育科研,为小学生减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实际价值的建议。教师需要与教育理论工作者密切结合,协调合作,在科学理论和最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

3.家长需要掌握教育知识,转变教育观念

“‘减负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是无法完成的,还需要家长地有效配合和积极参与,对此,需要转变家长不合理的教育观”[5]。当前,小学生减负工作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其部分原因在于家长没有意识到为小学生进行减负的重要性。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减负之后,成绩会下降。家长需要树立一种新理念:分数只是衡量孩子的一部分,关注孩子的身心协调发展。教师应该通过家长会或者家访向家长阐明一些新的教育观念,帮助他们了解培养孩子的正确方法。

4.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带来身体压力,让许多学生身体素质难以跟上紧张的学习步伐,这同时也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学生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学生心理偏差[6],神经衰弱,并且由于心的情绪无法发泄,可能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学校必须配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这些教师需要掌握专业的心理知识,疏解学生心理压力。学校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且举行相关问题讲座,每个班级出有关关注心理健康的黑板报。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如果不加以有效的解决,将会阻碍学生心理和谐。

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不应该让繁重的课业压力阻碍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影响素质教育的贯彻与落实。小学生减负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且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让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实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朱常志.“减负”的实质剖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06)

[2]魏传宪.“减负”:呼唤“人”的回归[J].教育发展研究.2000(04)

[3]顾明远.热点问题冷思考-透视中国基础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4]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5]黄珍玉.为小学生减负,家长需改变不合理教育观念[J].都市家教.2011(10).

[6]王厥轩.中国教育绝不输给美国[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2:41.

作者简介:徐娟(1996.01-)女,汉族,籍贯:安徽滁州,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猜你喜欢
减负小学生问题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