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趣味篮球运动”有效组织策略谈

2019-04-15 01:45王虹虹
甘肃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幼儿园策略

王虹虹

【关键词】 幼儿园;趣味篮球运动;有效组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5—0079—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高度重视幼儿的身体、心理健康。”而“趣味篮球运动”将篮球运动与幼儿喜欢的游戏很好地结合起来,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征,科学合理地将篮球运动引入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身体素质良好发展,同时也能够培养幼儿的优良心理品质。

一、趣味篮球运动的特色优势

1.目标递进性。趣味篮球运动项目是一个目标层层递进的游戏活动。活动形式从滚球、拍球、运球、自抛自接球,到两人传球、对接对抛球、投篮等等,到幼儿达到一定的篮球运动技能后,可组建篮球队,进行全场3对3篮球比赛。趣味篮球活动的基本目的,就是在幼儿已有水平的基础上增加难度,既可以保持幼儿对篮球运动的新鲜感,又可以增加幼儿的求知欲,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和活动技能的不断提升。

2.形式多样性。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单纯的动作模仿与重复练习,幼儿容易疲劳。趣味篮球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如下拍球形式:一是用“请你接着拍”的游戏,老师拍几下,幼儿拍几下,轮流拍球,逐渐增加拍球数量;二是采用边念儿歌边拍球的比赛形式;三是分组轮流拍,拍球很消耗体能,幼儿的耐力有限,因此让幼儿分组轮流拍,可以提高幼儿对球的兴趣。

3.个体差异性。在趣味篮球运动中,教师根据幼兒的年龄特征,让每个阶段的幼儿都能掌握应有的技能。如小班幼儿开展“小螃蟹走路”的篮球运动游戏,在富于游戏化的篮球运动中激发幼儿的兴趣;中班幼儿可以构建一些单手运篮球通过障碍物、原地交叉手拍篮球、相距1至2米传篮球的比赛,让幼儿在挑战性篮球活动中兴奋愉悦地成长;大班幼儿可以开展交叉手运篮球走的游戏、两人传篮球、多人传篮球的比赛,开展有关篮球的对抗赛,让幼儿在对抗中增强对篮球的兴趣,培养其勇敢、果断、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除此之外,教师可将其中的佼佼者组织起来并对其进行专门的训练,使篮球变成他们的优势与能力,促使幼儿获得独特的发展。

二、趣味小篮球活动的运用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组织趣味小篮球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功能,在物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从幼儿的观察视角入手,给幼儿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天地。在户外为幼儿创设色彩鲜明、场地柔软、趣味性十足的活动场地,创新篮球的摆放位置,为幼儿随时进行篮球游戏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幼儿在教师精心创设的“健康快乐”的环境中快乐活动,积极探索,自由发现,健康成长。

2.幼儿创造,教师示范。刚刚接触篮球的幼儿,他们根本不知道篮球的玩法。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玩法就会比成人的玩法更显不同。因此教师可以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给予幼儿自创玩法的机会,拓展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他们在自娱自乐中玩篮球,创新方式并给予鼓励。当然单靠幼儿的自娱自乐,还不能达到篮球运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教师要在适宜的时刻给幼儿做示范,让他们逐渐掌握篮球活动的标准,从而让他们的动作变得更加规范,技能得到更大提高。

3.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篮球学习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就像学习舞蹈一样,只有扎扎实实地掌握了基本舞步,才能将这些舞步组合成一段优美的舞蹈。因此在进行篮球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顺序,先从简单的拍球开始,当幼儿掌握了初步的拍球技巧,熟悉了篮球的性能后,兴趣就有所增强,自信心也有所增强,为以后的篮球活动打下基础。教师切记不可为了追求花样篮球而忽视了篮球的基础,要在幼儿已有水平的基础上适时地增加难度,逐步提高幼儿的篮球技能。

4.竞争模式,培养规则。趣味篮球运动当然少不了竞争的成分,教师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规则意识,在活动开始前要向幼儿讲明游戏规则,比如在一场障碍篮球赛中,幼儿需要带着篮球跨过障碍物,然后投中篮筐,最后运球返回起点和下一个幼儿进行交接。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幼儿最后一个环节一个球也投不进去,有的幼儿连着投球,这时教师就需要向幼儿讲明规则:投中一次就可返回起点,连投五次都没投中也需要返回起点,这样可以保证游戏的正常进行,否则就会造成总投不进球的幼儿因为挫败感而丧失对篮球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事先对幼儿进行观察,将投球技术不好的幼儿与技术好的幼儿分开,对他们进行差别教育,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各自的发展。

编辑:张 昀

猜你喜欢
幼儿园策略
幼儿园里欢乐多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爱“上”幼儿园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