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育倩
慢阻肺是四大慢病防控的突出短板,亟须政府、卫生界及公众提高对其防控的重视。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大众对其知晓率低且漏诊率较高,现已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不久前,在“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推广项目暨2019年二期启动会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表示:“我国慢阻肺的疾病认知及基层诊疗水平均落后于高血压、糖尿病,成为四大慢病防控的突出短板,亟须政府、卫生界及公众大力提高对慢阻肺防控的重视。幸福呼吸项目借助政府支持,由权威专家牵头,与专业学会和业内领军企业多方合作,致力于广泛普及慢阻肺疾病知识,提升各级卫生医疗机构慢阻肺规范诊疗与长期管理水平,促进慢阻肺早诊早治,改善中国慢阻肺疾病现状。”
第三位致死原因
慢阻肺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导致呼吸困难的肺部疾病,大多由吸烟所致的长期肺损伤引起,许多慢阻肺患者同时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无论在世界上还是在我国,慢阻肺都是一种常见病,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从2010年到2030年,慢阻肺将成为第三位的致死原因。据初步统计,我国40岁以上人群8.2%患有慢阻肺。
一位医生介绍,第一秒钟呼出来的肺的容量小于正常值70%的时候,在学术上就被定义为慢阻肺。
早诊早治是关键
最新研究表明,我国慢阻肺患者数量为9990万,但超过80%的患者没有得到规范化诊疗,且经由肺功能诊断的慢阻肺患者对自身病情的知晓率不足3%。对慢阻肺的认知不足导致诊治滞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实际就诊过程中,慢阻肺病人初诊时已有80%处于中末期,中末期病人合并症多,治疗费用高且死亡率高,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极大困扰。
业内专家表示,早筛查早治疗是防控慢阻肺的关键。现阶段,我国民众对于慢阻肺的认知不足,临床医生需要帮助民众建立慢阻肺诊治观念,才能对慢阻肺做到早诊、早治、早防,减少患者的肺功能伤害,提高民众生活质量。
此外,民众也需要加强对慢阻肺的认知。
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用、最简便且非常有效的功能诊断和筛查方法,通过对肺功能的检测,可以早期和更全面准确地判断患者情况。
目前,由于临床使用的肺功能檢测仪器对工作环境和操作人员要求高,基层医院无法普遍配置。较多使用的是呼气峰流速仪,检测方式非常简单,呼一口气就能知道呼气速度,对慢阻肺做初步的筛查。
走路+打太极拳
慢阻肺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那么,如何预防?业内专家表示,首先要知道是怎么发病的。在我国,绝大多数患者是吸烟造成的,最好的预防办法是不要吸烟。有些患者是环境污染造成的,则需要治理空气污染。
此外,慢阻肺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一样,都应该注意早期干预。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高了就吃药;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高了就治疗。而慢阻肺患者大多不是如此,往往要等到气促等症状出现才治疗,往往就太晚了。
专家认为,一旦出现慢阻肺,戒烟是首要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肺功能下降较明显,已经出现甚至没有出现症状的人,应尽快劝其戒烟。
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说:“治疗慢阻肺,主张在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的基础上进行运动。一个是走路,每天坚持多走路,走路是治疗慢阻肺非常重要的办法。还有就是在中国特别好的办法,打太极拳。因为太极拳是一个静力活动,而太极拳对大腿有很好的锻炼,一般都是半蹲姿势,进行静力活动对气促的影响不大,但对肌肉的训练非常好。研究发现,用支气管舒张药物,加上走路,加上打太极拳,会使气促有明显改善。”
治疗慢阻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专家提醒,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活动能力,预防急性加重。实现治疗目标的关键是坚持长期规范的治疗,绝不能停下治疗的脚步。
如果患者在治疗中无法坚持打持久战,见好就收或者任意停药,就极可能造成病情恶化,如肺功能急剧下降、症状反复加重甚至最终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