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梅开买花时

2019-04-15 03:01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满屋梅枝幽香

梅花历来是中国文人画里的主角。宋代人画的梅已达到很高水平,及至元代,梅画得也卓有成就,如王冕的《墨梅圖》,无论当时还是后世,堪称独树一帜。至于文人的案头清供,与水仙、菊花之类相比,梅花也有独特韵致。疏疏一枝,几枚花蕾,立于瓷瓶,便是清供上品。

梅在诗文里早有记载。《诗经》里有“鸬鸠在桑,其子在梅”“山有嘉卉,侯栗侯梅”等诗句。自《诗经》以来,咏梅的诗词不知有多少。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可谓咏梅的经典。尤其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一句,逼真又浪漫地写出了梅花绽放时的严寒时令和卓尔不群的姿态。

我也喜梅,喜欢梅花的幽香,还有梅枝特有的姿态。

在我的阅历里,梅花不易栽种,倘若某一家的后院有那么一两株梅花,那一定会让周遭的邻居艳羡不已;倘若原来士绅的四合院中尚留下一两株几十年、上百年老梅的话,那院落一定是颇为有名。近些年,随着城乡生活的日益丰足,城里乡间,植梅花的人渐增。农人种的梅花,除了自己欣赏外,便折枝扎束地拿到城里换钱。

冬至一过,街上就有梅花卖了。卖梅花的农人一般背上一个竹编的大背篼,装满参差不齐的梅花,手中握着一把捆好的梅花,老远就

能看见。遇见这景象,我便停下来问价。一枝一米来高的梅枝,刚出来或要收摊儿的时候,一般要二十块钱至二十五块钱;小把十来块钱一束。无论大枝还是小束,我一般不讲价。我知道,农人无论种什么,都要付出许多辛劳的汗水。即便是看似雅致的种梅一现今大都是黄里透绿的腊梅而非鲜艳的红梅——也得把种粮食种蔬菜的地腾出来。梅,一旦种下去,就是几年的事。

若买小束,拿回家直接插入花瓶。若买大枝,带回家用专门的剪刀分成两三截儿,倒尽花瓶中的残水,洗一洗花瓶,然后放进清水,插入梅枝,置于书案或者茶几,满屋很快就多出缕缕幽香。刚一放好,家中的小猫就跑过来。它围着梅花转,先用鼻子嗅嗅,然后再用前爪碰碰,见不是怪物,又静下来蹲着,两眼专注地看着案上已经弥漫清香的梅枝。

李渔在《闲情偶寄》里,专辟出“梅”的章节。李渔称赞了梅花的三个特点:“梅冠群芳”“寒至香来”“花之最先者”。在我看来,这三条几乎总揽了梅花的品质和格局。当然,毛泽东说得更为精妙,梅花开时便是“只把春来报”。我虽无这般妙思,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梅花插入花瓶后,就会带来满屋的幽香和温馨,以及乡间泥土的味道。

选自《人民日报》

猜你喜欢
满屋梅枝幽香
李传胜
柠檬香气飘满屋
一缕幽香
过中秋
儿孙满堂,笑话满屋
病梅记
幽香的女人
你不出现
不好意思再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