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本刊记者 高维微 图 |受访者提供
2018年12月,通过层层考核,武隆正式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这也是重庆首次获此殊荣。
武隆水系发达、河流纵横,大大小小199条河流流过全境。随着河长制的全面推行,武隆在河流水系的全面治理中,将美化水域、流域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河系治理与生态发展、全域旅游有机和谐相融之路。
治理成效图
Nationwide Water Control under the River Chief System
近两年来,凭借着“移步换景,步步见景”的生态美景,武隆全域旅游如火如荼,农家乐、民宿经济、后备箱经济等不断充实着当地人、尤其是乡村农户的钱袋子。在这些美丽经济的背后,离不开武隆河长制的推动。
武隆按照“一河一策”理念,实施河长制的同时,依托河水治理,将城乡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进行有机结合,由单纯的河系治理,转向了全流域的美化、优化,提出“治水、增绿、护坡、美景”四大重点工作。治理后的武隆,水更清了,森林覆盖率更高了,全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上:民兵开展清漂活动
下:武隆石桥湖清污治理后
过去,谈到河水治理,便进入了“九龙治水”的尴尬话题,由于涉及的部门过多,最终便导致了谁都不管。河长办成立后,各个部门之间相互联动,真正形成了合力,让河水治理从“谁都不管”转变为谁都必须管。
同时,河长制也通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把各级党政“一把手”推到了生态保护第一责任人的位置,河流的治理情况,还被纳入了党政领导的工作考核中。落实河长制以后,武隆全区各级河长巡河巡岸3685次,跟踪督办问题整改落实。
武隆还为全区199条河流建立“一河一档”,编制“一河一策”。在这一基础上,投资6000万元整治5条中小河流17公里重点河段,投资4.88亿元治理城区防洪护岸2.65公里,新建2.6公里堤防护岸;投资4680万元整治水库23座、山坪塘264处。投入150万元维修整治城区水篦子150余处,投入5万元疏通维护污水管网,投入30万元维修山王庙拦山堰垮塌沟体,投入40万元清掏拦山堰,投入80万元用于清漂船舶管理与维修。
整个过程中,河长带领工作人员对污染源进行排查,甚至细致到了沿岸散户距离河道多长距离、散养家禽的数量等。组织水务、公安、国土、农业、畜牧、城乡建设、环保等部门统一行动,开展“七大”专项整治;实施河流“脏乱差”和“黑臭河”专项整治,采取截污纳管、雨污分流等措施,实施河道生态整治。
武隆还投入828万元划定河道岸线688.25公里和水库岸线67.93公里,安装管理界桩1831个、告示牌161块。现在,只要是在河边漫步,多走上几步,就一定能看见一块显眼的河长公示牌,河长名单、河道基本情况、投诉举报电话等一目了然。河长办还特地设置了举报电话,“这个号码是专门设的,好记得很,5个7加3个4。”河长办工作人员说。
治理成效图
乌江清漂后
在河长制推动下,武隆形成了一股全民治水的良好风气。市民开始主动维护起河水的清洁与卫生,不少热心人士主动请缨,以“民间河长”身份参与治水,组建了巾帼护河队、志愿者护河队,涌现出一大批“河小工”“河小美”“河小青”等志愿者群体。
Ensuring Clearer Input Water
随着武隆“河长制”的深化,不少河流的出境水质相比入境水质而言,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变化最为明显的便是大溪河。看着河畔芦苇丛中惊起的麻雀,武隆河长办一名工作人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河水治理好后,觉得麻雀都要比以前肥硕些。”
河小青活动
武隆一度饱受大溪河上游来水污染的困扰,大溪河在流入武隆境内时,水质为劣Ⅵ类,河面上覆盖着上游飘来的厚重油污,以及废弃的包装袋,岸边一度建筑垃圾肆意堆放。
武隆河长办成立后,痛下决心要在半年内解决大溪河的问题。
首先是由各个河段的河长带队,进行详细的摸底。撇开上游来水问题,大溪河在武隆境内导致污染的最大源头,便是场镇生活污水的排放。当中,既有沿岸场镇污水处理厂规模不够的因素,也有居民习惯性倾倒垃圾、沿岸规模养殖场肆意排放等原因。问题汇总后,制定“一河一策”,大大小小103项亟待解决的问题被分配到了各部门齐抓共管。
沿岸禁养区里的规模化养殖场逐步关闭,河道也开展日常保洁工作,场镇集中居民点铺设污水处理管网……半年后,除扩大污水处理厂规模、提高排放标准、污水处理管网铺设三项耗时较长、工程量较大的项目外,其余100项问题已悉数处理完成。经过半年多的治理,大溪河水质已达到了Ⅲ类水标准,出境水质优于入境水质。
Making the Output Water Free From Contamination
除签订上游来水区县共管共护协议外,武隆在河水治理中不仅没有新增污染,还特别注重沿岸生态环境的打造与改善,让河水在在良好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对已有的污染进行消纳。
芙蓉江水的变化最能说明这一问题。
去过武隆旅游的人,大多都对芙蓉江留下了深刻印象。长期以来,芙蓉江武隆段水质常年保持在II类水质标准,去年11月和12月,还达到了I类水质标准,新年期间的游客也明显感觉到,一波碧水比起过去更为清澈。
尽管芙蓉江水质常年保持较好,但同样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实施河长制后,武隆陆续与道真、彭水、南川、涪陵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使曾经让管理部门头痛的网箱养鱼问题彻底解决。
长期以来,芙蓉江苗寨曾有两户人家常年在芙蓉江上网箱养鱼,养殖规模在三百平方米以上。由于网箱恰好建在芙蓉江彭水与武隆交界处,每次总借着“两地交界”逃脱检查。去年联合执法开展后,网箱被顺利拆除。
游船也是江水污染的重要因素。为此,区海事部门对江上的渔船和游船重新进行了审核,不仅取缔了非法运营的船只,对有合法手续的船只也加强了监管。目前,芙蓉江上的船只,必须能够进行油污处理,并需要完成垃圾回收等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江水水质,芙蓉江沿岸修复两处并新建两处一体化污水临时处理设施,组织打捞队常态打捞江面漂浮物,对污水处理池、河道溪沟也进行了清淤。芙蓉江流域的岸线垃圾、禁养区内的养殖场等,也都进行了清理和整治。目前,湖岸、江岸的垃圾基本清除完毕,还新增垃圾收运点2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