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2019-04-13 05:26甘肃省高台县城关初级中学殷丽娟
天津教育 2019年3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生家长

■甘肃省高台县城关初级中学 殷丽娟

随着小学生接触网络的日渐频繁,网络世界一方面以其开放性、互动性、广泛性与趣味性,广泛又多样的话题,海量的资源与素材等,不断影响着小学生的思维、情感、行为;另一方面,作为一把“双刃剑”,受制于小学生思辨能力弱、网络未成年人监管力度有限等,网络世界也为部分迷恋上网的小学生带来了“网络成瘾”“被网络欺诈”等诸多心理伤害,甚至成为小学生高科技的心理健康杀手。基于此,网络环境下应如何保障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有效避免网络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其优势等,应该被视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一、网络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负向性制约

(一)网络交往特性易导致小学生现实交往冷漠化

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对个人成长和个人的社会化发展作用极大。网络交往行为和关系存在平等性与直接性,交往方式的间接性和交往角色的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小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出现过度理想化的状态。一旦小学生过于依赖此种理想化的网络交往方式,其很容易沉溺于网络交往,而对现实交往和沟通出现冷漠化的态度,甚至导致对现实情感产生麻木的心理状态。最为重要的是小学生的个人辨析能力较弱,其更容易依赖于让自己心理安全和情感具有归属感的对象,如教师、家长、某个同学等。也正因为如此,如果其过分依赖于网络交流对象,那么其价值观、道德判断能力、正义感等都很容易受到对方的影响,假设对方心理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反动情绪等,那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的发展结果就很难预估。

(二)过分自由使小学生自控能力、道德水平下降

网络信息环境的日渐发展,使网络教育与我国网络有效监管能力偏低之间的矛盾日渐加大。众所周知,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垃圾信息和色情信息,甚至反动言论等层出不穷。小学生本身的自我调控能力,是非判断能力和信心选择能力等并不足以应对此类不良信息的侵袭和影响,且在网络高度隐蔽性的影响下,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备受侵染。网民日常上网所享受的自由性大多来自“他人在场”压力的缺失,这也容易为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之恶提供土壤,低约束和无拘束的网络环境下,他人宣泄的负面情绪和无节制的信息传播,很容易波及小学生的上网。尤其是在小学生“跟风”“表现自我”等心理暗示的影响下,网络中的负面宣泄之风很容易导致小学生出现自控能力、道德水平下降、是非观念淡薄等情况。

(三)过度跟风崇拜使小学生容易自我迷失

健康的人格与心理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健康的人格需要正确的自我意识作为辅助。小学生正处在人格形成与发展期间,对新鲜事物的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也容易演变成对信息的盲目吸收、盲目崇拜。尤其是对网络和电视等媒体文化所渲染和传播的各类所谓“权威”信息。过度崇拜会带来望而却步、盲目夸大、心理自卑等负面情绪。比如一些小学生过度迷恋网络黑客的神通广大,过度相信一些UP主和网络大咖的不实言论,过度相信一些品牌或者明星的包装及营销噱头,最终导致难以在客观现实中把控自己的行为,不能形成较好的自我意识,难以摆正自己的位置,最终影响学业,或者成为部分明星和厂家的“喷子”、网络诈骗的欺骗对象等。此种心理与情感的自我迷失也容易导致小学生的人格发展出现障碍。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教育的应用途径

(一)精准把控学生心理走向,设置健康发展交流平台

网络社会是一个开放、存在充分自由的社会,包含小学生在内的网民们可在这个虚拟的社会中最大限度地汲取信息、制造和传播信息,不同信息的碰撞、交流及融合,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事物的分析与判断能力,还能为其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其接受教育的平台也会因此不再受制于45 分钟的课堂,不再受制于教师一对一的讲课及单一化的价值取向、观点、信息等。基于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下,要充分调研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发展状态及对网络使用的态度,从而打破过去依赖于师生交流、课堂教学等的局限性,充分利用传播正能量的各类社区、论坛等为学生提供一个“放眼看世界,看中国的窗口”,借助网络不受空间、时间、地点限制的优势,一方面心理教师可利用媒体优势,如微信公众账号、微信与微博、QQ群等为学生推送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的知识和信息,与学生及时展开互动沟通,促进学生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交换信息和互帮互助。

(二)强化网、校对接,提供心理网络咨询服务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研究和深入探索阶段,社会、教师、家长等多方面对小学生学习及成长的关注,尤其是部分家长、学校及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过分关注,也容易使其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在实际生活中,小学生的情感表达并非无拘无束,而是往往受到生存环境及情感氛围等多方面影响。由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重视小学生负面情感及压力宣泄的需求,以如何引导学生化解负面情绪为切入点,利用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生动活泼、图文并茂、互动灵活等优势,为学生提供在没有教师和家长情况下,比如以校园网为依托,提供网上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可设置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和相关负责人、组建心理辅助组织,或者将心理咨询中心、心理辅导中心的咨询服务与校园论坛进行功能对接,为学生提供便捷的、保密性好的随时咨询服务。

此项服务等同于将校外教育和课堂教学指导作为基本环节、主要渠道,以强化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自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增强其对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的认知。作为网络心理咨询指导的辅助,心理教育还可以拓展到家长领域,如邀请家长参与小学生心理保健聊天室,潜移默化地对家长的行为进行训练和指导,使家长成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分子等。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教育途径的应用保障

首先,强化依法上网意识。“办法千万条,依法是头条。”建议学校在强化网络使用方式约束方面,一定要大力倡导文明、依法上网,引导学生处理虚拟网络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将精力与时间用在创造与学习中。学校可将明确依法上网作为基础,以引导学生牢记健康上网基本原则为标准,强化网络监督,提升学生自控力。比如学校可在开学典礼、讲座、国旗下讲话、信息技术课、主题班会等中强化《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等教育。其次,家校合作提升监管力度。为保障学生健康上网,家长要与学校签署“健康安全上网承诺书”,充分发挥家校合作共同、监督管理学生上网行为的效能。在家长的监督下,学生要牢记承诺书内容,时时提醒自己不去不健康网吧,不浏览不健康网站等,家长要在此方面着力监督,如规定学生上网时间,上下学接送防止孩子去不健康网吧等。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生家长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