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
随着教育观念的进步和教育科学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然而,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主要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教学以教师为主体,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宰,课堂成为一言堂,学生学习方式是被接受的满堂灌,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根本谈不上什么创造。那么,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怎样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呢?
在数学学习中,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建立数学观念,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反省;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是不成熟的主体,自己难以实现正确的想法取代错误的观念以达到清楚的认识对自己亲自建立起来的观念难免有不当之处,对抽象程度较高的数学材料难以理解和把握,因此应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有序的氛围,恰当运用教学手段,对学生作“有指导的再创造”的引导,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建构。
一、塑造主体人格,使学生主动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
一般认为主体人格的主要内涵应包括求知欲和好奇心,广泛的兴趣和开拓精神,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自信、自尊、自律等。主体人格是人的主体性发挥的催化剂和激素。因为,如果一个人没有主体人格的推动,激活和引发,即使他有再大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也难以发挥出来,同样的道理,学生的主体人格因素与是其主体性素质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要有效地发挥学生自主性,首选要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
一方面学生要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另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见解,发展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想办法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挥其主体性。
数学定理、公式的形成过程大致是经过观察、分析、归纳、类比、猜想、证明等步骤,在教材中大多数是以结论的形式出现,学生看不到归纳、类比、合情推理过程,给学生理解、应用定理公式带來了相当大的困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讨,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定理、公式的把握,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
自主探索是指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恰当的措施,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活动,并对自己的学习实现监视、控制、调节等活动。要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获得自我体验的美好感觉。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题过程,并进一步推广到一般的情形,让学生不受任何约束,进行多角度,突破常规地进行一题多解的探索,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表征和富有开放性的问题
问题表征就是将提出的问题转换为内部的心理表征,数学问题表征的形成是多样化的。主要有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像语言以及他们的组合,问题表征的方式不同影响问题的解决难度。影响学生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对进行重新表征,教师可指导帮助学生完成。
开放性的问题一般指的是答案不唯一,并在设问方式上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的数学问题,这类问题具有条件常常不完备,答案不确定,解决策略非常规等特点,给数学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开放程度大,挑战性强的问题,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和组织学生去解决问题,对学生的不同答案做出评价,进一步深化问题等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帮助,设计条件不完备的开放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尊重差异,满足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细心观察、分析,思考个体所反映出来的差异,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众所周知,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是很明显的,主要原因是数学抽象,不易理解。教学中,在问题情景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要求,安排不同程度的练习,供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应采用不同的合理标准;对于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应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树立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五、处理好发挥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以往,我们对教师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不清晰的。不是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仅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都是片面的,不合理的,没有弄清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本质,教师与学生主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把教师与学生人为地对立起来,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不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其实在数学学习等数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是同样重要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于主要体现在有意识的数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各种会产生真实数学的情景,恰当给予学生引导、帮助;创造思考、反省过程和再认识数学事实机会;担当组织、理解、支持、促进的职责。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形成数学概念,探索数学问题,寻求总是解决策略,独立思考,理解数学,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创造性的提出新问题并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深化和发展常言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想这里的“领”说是引领、引导的意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修行”说是指学生发挥主体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时外显,有时内隐,外显的一方不一定是主动展示体现主动性,内隐的一方也不一定是被动接受放弃主体性同时,教师与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有效互动,形成民主和谐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师生关系平等,人格独立,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发挥学生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矛盾,应该辩证地认识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