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远
摘要:有效改变课堂教学手法单一模式,在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同时,不能丢弃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运用策略,达成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教学法;优化整合;效益化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材“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致力于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新教材的选材广泛,内容丰富,既继承了传统优秀的文化,又展示了时代的风貌,利于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思想僵化,模式单一。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内容出发,联系学生的实际,以教学最优化为核心;以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双边互动形式;以达成课堂结构最优化为宗旨。教师灵活选择教学方法,达成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一、讲读法的运用策略
讲读就是有讲有读,讲是读的前提,读是讲的延续。讲读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同时,一定不要 淡化讲读法的运用策略。讲读法适合语文许可的性质特点,也适合小学儿童的年龄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寥寥数语的点拨,就能突破难点,说清关键。是学生“因道悟文”。它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
例如:我在教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狼和鹿》这篇课文时。教师怎样做到让学生理解“狼”、“鹿”、“森林”三者之间的关系呢?又怎样让学生理解“功臣”与“祸首”二词的含义呢?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然后再分析讲解“功臣”、“祸首”、“生物链”的含义,最后再由讲而读,融会贯通。学生的理解也水到渠成。所以教师在对课文“字求其训,旬求其义,篇求其旨”的要求上,讲读最为有效。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讲读中,要做到少讲、精讲,知揭示规律,放手让学生去“悟其义,懂其情”,举一一反三。同时,教师教学中也不能就讲而读,兼用其他方法的选用,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交流、谈话法的运用策略
交流、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提问谈话,并引导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总结得出结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法。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创设情境提供问题线索,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在最大维度上维持学生的心理活动,保持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指向于集中。教师在教学时通过及时地信息反馈调整教学过程。
例如:在教学《诚实于信任》一课时,教师是这样设计情景并引导谈话的。1)创设我不留字条,不留电话,当小红车的主人发现反光镜破裂之后的心理活动情境是怎样的?2)创设如果你是小红车的主人,看到留有的字条愿意承担责任的字条会怎么想的情境?教师针对创设的这两个情境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汇报。學生讨论积极,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这时教师引导朗读:“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组织谈话,使文章要表达的中心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的要求也水到渠成。
教师在进行交流、谈话法教学时,要准备充分。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有启发性。在谈话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统筹安排,周密组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尝到成功的甜头。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谈话,教师给予适时点拨,使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正确运行。此外,教师还要做到及时表扬,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适时总结、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欣赏法的策略运用
什么是欣赏法?所谓欣赏法,就是指导学生诵读、感觉、体味文章内容,陶冶情操,在美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文情并茂的课文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教师如何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欣赏这类课文,提高学生情景交融的思想感情升华。帮助学生由美的形象和情境,引起愉悦的享受,引发理性的思考。使学生在优美的语言文字焦陶中,激发学生产生共鸣,欣赏文字的美,感受想象的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形成审美观念,提高学生对美丑、善恶的鉴别能力。教师在教学时欣赏法的运用尤为必要。
例如:在教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一文时,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的荷花带给我们香的美、形状的美、姿势的美、想象的美。以景触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我一千次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教学中教师创设的审美情境,实现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和谐统一,学生借助范文,进入美的境界,在欣赏于想象之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教育,提高了审美水平。
四、背诵法的运用策略
背诵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背诵”。背诵能丰富儿童的语言材料储备,提高思维力和智力水平,也是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寻找和建立记忆的支撑点,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从背通内容要求出发来确定采用的方法。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运用记忆的知识,转化为自有的技能。
五、练习法运用策略
练习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巩固知识,形成习惯。教师在练习法的运用时,要做到方法正确,分层推进,注重效果、效率,方式多样,以利于学生从根本上掌握知识。
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以上教学方法,各有优缺点。这要求着教师在坚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贯彻启发式教学这个前提下,合理整合,优化选择,做到课堂教学最大效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