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响亮
她出身卑微,一生的命运跌宕起伏,但凭借着独立的人格和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赤手空拳,勇敢地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中国第一代巾帼企业家。
她一生历经晚清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统治、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年“文革”和改革开放,她的一生就是一个世纪。她就是上海锦江饭店的创始人,典雅大方、端庄睿智的董竹君。
本文将从她对自我的培养、子女的教育、在商业上的创举和追求自己理想信仰4个方面,与您一起来体味这位从楚楚可怜的“清倌人”成功蜕变为胸怀大志的企业家的非凡人生。
1900年,董竹君出生在上海滩洋泾浜一个贫苦人家,父亲拉黄包车,母亲是给人做粗活的“娘姨”。董竹君是长女,因为穷,她的一对弟妹因营养不良、无钱治病而夭折了。父母虽无文化,却不闭塞,坚信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在她6岁时就把她送到私塾里念书。董竹君聪明伶俐、清秀乖巧,颇得私塾先生的赞赏。岂料13岁那年,父亲生了重病,这对于本来就贫困不堪的董家,无疑是雪上加霜。走投无路之际,父母只得把她押去当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
后来,董竹君在青楼结识了辛亥革命后曾任四川副都督,当时正遭袁世凯通缉的革命党人夏之时。两人一见钟情,互生爱意。夏之时要帮她赎身。14岁的董竹君为了以后能够以独立的人格平等地站在丈夫面前,没有答应,说自己会想办法逃离火坑。董竹君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对于婚姻,反而是理智地向未来的丈夫提出了3个要求:第一,不做小老婆;第二,送她到日本求学;第三,回国后,两人组织好一个家庭,夏管国家大事,董协助他,并管理家务。夏之时欣然答应。
1914年,董竹君与夏之时举行了文明婚礼。同年随丈夫赴日留学,就读于东京御茶之水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然而这时,夏之时的自私和大男子主义也逐渐显露。他不允许董去学校上课,而是为她请了家教。在日本期间,夏之时身边那些自恃清高的男女朋友都瞧不起她,认为一个青楼女子,怎么能把书念好,不过就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对她冷嘲热讽。董竹君哪里咽得下这口气,她暗暗发誓:“你们看不起我,我非要念好书给你们看看!”她白天上课,学习家政处理家务;夜晚挑灯奋战,读书看报,读到两眼红肿。就这样,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她修完了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科的全部课程。
董竹君很喜欢法国女人的开朗、潇洒。回国后,在与夏之时带着孩子居住在成都期间,她打听到成都平安桥有座法国修道院,便亲自前往联系,请院里的法国修女教她法语。修女很喜欢这位聪明的中国女人,每次董竹君去学习,都认真、耐心地教授。这样悠闲自在的生活过了两年,董竹君正打算赴法留学时,发现自己怀孕了。生孩子后,一时脱不开身,她只好放弃了到法国留学的愿望。
在生儿子大明的时候,为董竹君接生的是一位医道高明的医生,在顺利接生的同时,还及时发现了未发育成熟的双胞胎,并将其果断剥下取出,在一定程度上救了董竹君一命。从这件事情上,董竹君体会到:一个人不论男女,都应该懂些病理、医治、护理、药物、保健的常识。此后,她在这方面常留心学习。
董竹君陪丈夫回到四川老家之后,在料理家务、教育孩子之余,也经常读一些文艺书籍,比如《女神》、《三个叛逆的女性》和易卜生的《娜拉》等。在与丈夫决裂,带领4个女儿和父母来到上海之后,董竹君接触到了一些进步人士。他们经常介绍一些社会科学书和其他进步书籍给她看。慢慢地,董竹君开拓了视野,打开了自己的格局,原本追求的朦朦胧胧的理想逐渐清晰。她“好像得到了指路明灯一样,非常兴奋”。
生活中,董竹君总是能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因此她永远保持着好奇心和学习的状态,一直在一点一点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突破自己。
有了孩子之后,董竹君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她专门将家中的读书室布置得漂亮有趣,天花板上有五彩纸条,墙上贴着地图、彩画,书架每层都有红、白、黄明光蜡纸剪成的绸条铺底。
旧社会重男轻女,董竹君接连生了4个女孩,这对大男子主义的夏之时和他背后的大家族来说,不可接受。夏之时觉得女孩是赔钱货,所以不让孩子读书。这对董竹君来说是不可忍受的,因为她吃过没文化的亏。
丈夫固步自封,而她与时俱进,两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经过一次伤心欲绝的争吵之后,董竹君毅然决定带着4个女儿离开夏家。在大上海,纵然世事艰难、创业艰苦,她也从未松懈过对孩子的照顾和教育。离婚时,董竹君除了要求夏之时按月付孩子的生活费外,只有一个请求:若有一天自己意外离世,希望夏之时能培养女儿至大学毕业。
平时,董竹君时刻不放松对孩子们的教育。她曾带着4个孩子听鲁迅的演讲;曾让12岁的女儿独自坐火车从上海到南京,送一笔钱去接济亲戚;为怕女儿沾染坏习气,从不让孩子们接近烟盘、麻雀牌,也不准她们去自己开的饭店。她常说孩子是洁白可爱的“风筝”,自己是放“风筝”的人。即使女儿在外地读书,她也书信不断,一次次教育她们。对儿子大明,虽作为夏家的根苗,由其生父做主过继给了他三叔,但她仍魂牵梦绕,还托朋友给他捎去了珍贵的一支钢笔,嘱咐他一定要好好学习。
言传身教是教育子女的最好方式。董竹君独立、坚韧的人格无疑是子女最好的榜樣。与单身母亲一起经历战乱、挫折,看着母亲自强自立,对孩子怎么会不形成正面影响呢?最终,5个儿女皆有志气、有出息,成为优秀的人才。
多年之后,她的四女儿夏国璋曾在寄给她的贺年卡的附言中说:“永远感谢您带我们离川,在沪艰苦奋斗,培养我们成人,不然在那闭塞封建的地方长大,后果不堪设想……”
董竹君从小备受贫苦生活的困扰,又深深地体会到在一个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没有地位的女子,如果经济不独立,将寸步难行。有鉴于此,董竹君一直努力通过创业来实现财务独立,如开办女子织袜厂、开办黄包车公司、开办纱管厂以及开办餐厅茶馆等。1925年,为了帮助更多的女子获得社会地位,帮助穷苦的人改善生活,她以“增加家庭收入”为由,争得丈夫的同意,开办了一个女子织袜厂,招收女工,帮助女人走向社会。1926年,董竹君在隔街的桂花巷租房创办“飞鹰黄包车公司”,从上海接来父母帮助经营。当时,董竹君这家公司的管理学习了国外一些先进的激励机制设计经验,如公司车租低,车子的修理费、车夫的制服费都由公司出钱,车夫得病、受伤,也由公司负担医药费,有时车夫付不出租车费,还可以减免或分期付清。因此,车夫都愿意拉“飞鹰”的车子,公司的生意很是兴隆。可好景不长,1929年春,四川局势混乱,百业萧条,人心惶惶。董竹君只好痛下决心,关闭了这两家公司和工厂。
1930年春,走出夏家的第二年,为了解决生活和子女教育的经费问题,董竹君办起了小规模的群益纱管厂。由于资金周转不灵,她只有在销售方面多想办法,酷暑寒冬也照样东奔西跑,久而久之,患上严重的关节炎。发薪的时候,工头也会多方刁难。后来,她采取工头也是老板彼此合作的方式赢得了工头们的支持。为了充实资本、图谋发展,董竹君邀请银行投资或者以厂作抵押贷款。但终因她是一介女流,遭到拒绝。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董竹君在华侨朋友的指点下,远涉重洋,去菲律宾马尼拉华侨界招回1万元股资,从而扩大了生产规模。1932年1月28日夜,侵华日军进攻上海闸北,群益纱管厂遭到炮击,被迫停工。
之后,因政治问题,董竹君入狱几个月。出狱后,为避免遭到进一步的迫害,她只好暂时躲避于杭州。此后的一年半时间里,都是靠着大女儿教钢琴维持着一家七口人的生活。接下来的几年,虽然时刻面临断炊之危,董竹君还是保持着高昂的情绪,带着孩子们欢欣愉快地度日。终于,在1935年,她迎来了慕名而来的义士李嵩高。这位在四川领导土队伍的军人颇佩服董竹君女中丈夫的气概,从原本要买枪支的款中借给她2000元,支持她通过经商,改善现实的生活状况。董竹君思虑再三,接受了。在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之后,她决定开办四川菜馆。
1935年3月15日,董竹君在上海大世界附近的华格臬路(今宁海西路)开办的锦江川菜馆正式开业。她将竹叶作为店徽,并在餐馆的白色瓷碗碟羹匙上都缀以疏疏落落的蓝色竹叶花纹,蕴含竹君的名字和清雅的意境。可以说,董竹君一开始创办锦江川菜馆就不仅仅是一种纯商业的行为,而是把它当成文化事业来经营的。她后来回忆说:“从一开始到后来扩充范围,有关锦江内外部的设计、装修、色彩、用具、格调等等,都是围绕着这一主导思想而亲自设计、监制的。”“锦江”的装修设计采用的是中、西、日三结合的形式,风格别致,情调浓厚独特。董竹君觉得即使是最好的陈设布置,若无鲜花点缀,气氛也会陷于沉郁。因此,“锦江”则会根据各个房间墙壁、家具的颜色,选择与它色彩协调的盆景、花草来点缀。在菜肴色、形和装置美化等方面,“锦江”也率先将理论变成实践,大胆创新,使顾客有精致美妙之感。讲求诚信,也是“锦江”获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在餐馆收款处的背墙上面有董竹君亲自写的两句话:“君若满意,请告诉朋友;君若不满,请告诉我们。”
1936年,为了给共产党员、左派人士提供一个恰当的联络地点,给一般的社会人士提供一个适宜喝茶、谈心、商讨事情之处,董竹君在法国公园附近租赁合适的房子,开设了分店。上下午卖茶点,中午和晚上卖饭菜,命名为锦江茶室。锦江茶室是上海第一个公开招聘女服务员的餐厅,她们在董竹君的培训下,服务灵活周到、态度好、作风正派,博得社会舆论的好评。锦江川菜馆和锦江茶室每天平均有顾客八九百人,并逐步闻名中外。凡国内社会名流、各界知名人士无不来过锦江,有些还是锦江的常客,甚至世界著名电影演员卓别林、美国大使馆商务参赞等凡来上海,也都成了锦江的座上客。
同样,在餐厅经营方面的激励机制设计也深得员工喜爱。为了使员工安心工作,董竹君把锦江员工的待遇提得比一般店家高得多,每月17日的发薪日,自开业的1935年到1951年的16年内,始终雷打不动。锦江满10天必分小费,到年底,还发给年赏,且赏罚分明。逢到淡季,还额外发给津贴补助。员工及家属生病或有其他困难,则尽可能给予帮助解决。这些都提高了锦江员工的归属感,大家在锦江感到心情愉快。
目下,众多家族企业在经营好本业的同时也都做了大量的公益慈善,而董竹君做的则是另类公益慈善——理想信仰。董竹君是一个非常有志向的人,她常常到祠堂街一个新开的书店订购新书和报刊,接受到新的思想和教育。与进步人士的接触,使她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理想追求是正确的,她一边经营着自己的生意,一边暗中投身于革命事业。
抗战期间,锦江两店成为各界著名人士以及地下党员、进步人士联络的主要据点。当时,夏衍、潘汉年等也常去锦江用餐,董竹君尽量给他们提供方便,如让他们专用“特别间”,配以最可靠的招待员,菜价也十分优惠,甚至签字了事。此时,凡属抗日救国和对革命工作有益的事,锦江总是鼎力相助。
早在1931年冬,董竹君就参与创办了《戏剧与音乐》杂志。资金从群益纱管厂抽取,以“艺术书店”名义出版。1937年年底,为了表达妇女呼声,董竹君和《大公报》记者蒋逸霄共同商量创办《上海妇女》半月刊,董竹君负责经费和对外事务。随着《上海妇女》杂志的不断出版,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汪伪政府和重庆国民党政府都千方百计地要予以收买。董竹君采取各种对策,婉言拒绝,坚持自主办刊。就是在这样复杂、恶劣的政治环境下,《上海妇女》坚持出版发行到1940年上半年,最后被迫主动停刊。
不仅如此,董竹君还利用“锦江”的资金,秘密为中国共产党做文化宣传工作。1945年7月,她从“锦江”抽资,在上海盘下永业印刷所,承印《麦籽》等进步期刊,秘密印刷《解放》杂志和中共七大文献以及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等论著。同年年底,中共上海地下市委创办的《生活知识》《人人周刊》《时代学生》《新文化》等也都由盘下的印刷厂承印。1946年2月,董竹君还秘密印刷了中国灯塔社以党的整风文献23篇为主要内容的灯塔小丛书。6月20日,上海各界人士举行反内战大游行,董竹君冒着危险,在两天的时间内印成4万张传单、口号,为反内战大游行成功举行做出实际贡献。为了开通发行渠道,董竹君还出资在上海开设中苏文化书店,并向上海书报联合发行所投资。1947年夏,董竹君增资开办美文印刷厂,继续担任董事长。她不仅印刷过鲁迅的《呐喊》《彷徨》《野草》等著作以及《红与黑》《谁之罪》等文学作品,还在上海解放前夕,组织人员在下班后秘密印刷《告上海全市人民书》等重要文件,掩护中共的地下工作。
1951年初春,因上海市公安局及市委的工作需要,董竹君无所顾忌地毅然将自己16年来含辛茹苦经营,价值15万美金(折合当时3000两黄金)的锦江两店双手贡献给了党和国家,仅留下郭沫若为她题写的《沁园春》词一首及红木“文房四宝”一具。迁移工作顺利完成后,改名“锦江饭店”,店徽仍为“竹叶”,董竹君任董事长兼经理。为紧缩家庭开支,她把家搬到了复兴西路147号的一幢公寓里。从此,董竹君没有了任何不动产业。那年秋天,董竹君和女儿董国瑛去北京探望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周总理特地设家宴款待她們母女。席间,周恩来对董竹君说:“多年来你为党做了不少工作,我敬你一杯。身为督军夫人,抛弃荣华,单枪匹马,参加革命,真难得!”
解放后,董竹君当选为上海市民主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随后董竹君也经历了“文革”的风风雨雨,多次遭受打击,还被关进过秦城监狱,但她都熬过来了。在连任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董竹君忠诚履行职责,不顾年老多病视察各业,倾听民意,贡献提案。领导与同仁称赞她的提案不但数量多,质量亦高,1991年11月,她的提案荣获全国政协委员会“优秀提案证书奖”。
1997年12月6日,传奇女子董竹君在北京去世。纵观她的一生,给我们的启示颇多。她曾是一名弱女子,也想过夫定国安邦,她管理家务。但当美梦被残酷的现实击破时,她毅然决然选择了抗争,选择了独立自强。她勤劳质朴、悲悯仁心、外柔内刚;她善思考、多智慧、勤学习、不忘本;她骨子里有一种不屈服于命运,宁愿终日劳累,也不肯甘受窝囊气的浩然正气。正因如此,她才能勇敢地面对生活,从生活的低谷一步步攀登到了光辉的顶点,最终获得事业、家业的双兴旺。她在家庭治理方面的自我培养、子女教育经验值得当下借鉴,企业治理方面的激励机制设计和永不言败的创业理念同样对当下颇具借鉴意义,最后且最为重要的一点可供借鉴之处则是董竹君的另类公益慈善——理想信仰。最后,特别补充的一点是在自传《我的一个世纪》里,她写道:“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正如著名出版家范用先生所言:“她郑重写下的遗言,值得用金字刻在她的墓碑上,刻在一切求上进、不甘心虚度一生有志者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