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恒
《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小学生的写作训练称为习作,意思可以理解为学习写作。那么何谓“学习”呢?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学”“习”为两个词语。“学”,乃效仿也;“习”乃反复也。效仿,要有具体的效仿内容,它应该具备“例子”的功能。这个内容可以是知识,可以是方法,可以是技能。可以说,习作就是小学生学习不同的方法、技巧等,进而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观点的过程。现行教材中每个单元都会安排习作内容。教材安排的习作内容为师生提供了“教”与“学”的内容,是指导学生有序地、系统地提高其习作表达能力的重要载体。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更好地运用教材习作内容,有效地指导小学生进行“学”与“习”呢?笔者以苏教版下册四年级习作七:指导学生写体验作文为例,谈一谈基于“学”“习”状态下的教材习作指导课应有的样态。
一、读懂教材,明确“学什么”
“写什么”与“学什么”不是一个概念。现行的教材更多地安排了“写什么”,然而学生从中“学什么”却不够明晰,需要教师用心发掘。然而,很多时候老师会把“写什么”和“学什么”混为一谈。于是,很多老师在习作课堂上只是提供了孩子“写什么”的内容,而在这个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什么”,却往往很模糊,甚至缺失。这恰恰是教材习作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习作教材,领悟编者意图。
苏教版四下习作七的教材内容分两个部分呈现:一部分是学生习作例文《护蛋》,另一部分是关于本次习作要求的文字表述。
我们先来看关于习作要求表述的部分:“组织一次体验活动,可以当一回盲人、聋哑人、残疾人,也可以做一天老师,当一回家,参加一次文体排练或社区活动……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与大家交流。”就本次习作内容而言,学生“写什么”比较明显,师生一读即知。这段文字也不难读懂,本次习作是要求指导学生写一次体验活动。然而,写一次体验活动,这属于“写什么”的范畴。
那么,在此次习作中应该指导学生“学什么”呢?教材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需要教师对课程标准学段目标有准确的认知定位。《语文课程标准》中段的习作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同时,还需要教师了解教材习作的编排体系,知道学生已经学过了什么,经历了哪些方面的习作训练,掌握了哪些习作能力。接下来就可以仔细研读教材的“隐含信息”了。我们发现本次习作要求中有这样一些关键内容,“体验活动”“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聚焦这些关键内容,我们知道本次习作要求学生把体验活动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再次聚焦关键内容,就是突出了写“经历”和写“感受”。到这里,还不够。我们知道本次习作作为四年级下册的最后一个单元,学生之前学习过把活动的经过写清楚,或者读过很多这样的文章,因此,在“经历”与“感受”二者之间,重点应该放在学习是把伴随着过程中的“感受”写出来。具体来说,本次習作教学,学生的能力增长点就是写出经历中的“感受”。因此,教学的重点就是指导学生学习将伴随着经历的感受运用多种方式写出来。
那么,如何把经历和感受写出来呢?这时候,我们再来具体关注教材中的例文。如下:
“护蛋”
本学期一开学,老师布置了一个叫“护蛋行动”的活动。我们听到这消息觉得很好笑。可经历了第一天之后,我就觉得这是一件难做的事。
第一天早上,我给准备好的鸡蛋足足裹了四层“保护层”。第一层是保鲜袋,第二层是软海绵,第三层是双层纸巾,最后一层是一个小布袋。心想,这样放到口袋里就会万无一失了。
来到学校,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鸡蛋。送语文书本的时候,由于是下课,走廊里走来走去的同学很多,好不容易才走过了“危险区”。下课时,为了鸡蛋的安全,我一直坐在座位上。同学们都笑话我,说我快成一只“小母鸡”了。
说话间一名同学大喊一声“完了!”我忙上去看个究竟,一位同学正对着地上打碎的鸡蛋难过呢。又有一位同学大叫一声:“我的鸡蛋也报销了!”我赶紧退出“包围圈”,乖乖地在自己的座位上做起了“小母鸡”。
真不知道,明天这只鸡蛋的命运会怎样!
……
例文中,小作者是如何写好护蛋的过程和感受的呢?我们可以从中寻找信息,获得启发。我们发现,小作者写护蛋过程中的感受,运用了不同的表达方法。一种是直接表述:“很好笑”“很难做的事”。一种是写心里想法:“心想,这样放到口袋里就会万无一失了”。还有一种,也是运用较多的,就是在具体的动作描写中表现出自己的紧张心情,比如“我赶紧退出‘包围圈,乖乖地在自己的座位上做起了‘小母鸡。”这一系列系列动词的背后,表现的是自己担心、紧张的心绪状态。同时,我们还会发现,小作者在“护蛋”的不同阶段感受是不一样,前后的感受也是不断变化的。
到这里,本次教材习作学生要“学什么”便基本清楚了,即学习写经历和感受,重点适宜放在运用不同的方式写好过程中的感受上。
二、体验表达,“习”有内容
明确了本节课学生要“学什么”的内容,那么,教师“教”的内容也基本确定了。那么,教师如何将其转化为学生“习”的内容呢?这就要求教师紧扣教材习作的内容,组织设计好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真切的体验过程有感受,进而学习写感受。
于是,笔者组织设计了“盲人摸纸”的体验活动,并指导学生将“学”“习”融为一体。具体的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如下:
版块一:体验活动
第一步:给两个学生蒙上眼睛,让他们说一说此时的感受。然后,原地转上三圈,再说一说此时的感受。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同样的经历,两个人的感受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感受,比如都是紧张,但是每个人表达感受的方法也不一样。
第二步:教师出示体验活动要求:每个人蒙上眼睛后原地转上三圈,然后,离开座位,走到讲台上取本次习作的稿纸(稿纸为16K的稿纸,同时里面夹杂了大小相同的废报纸,需要学生用手触摸后分辨),最后,再回到座位上。(时间三分钟)
交流并明确:体验活动要经历哪些过程?蒙眼——转圈——走到讲台——辨析纸张——回座位。
学生参与体验活动。(教师在最后一分钟时开始倒计时。制造紧张气氛,强化学生的感受。)
版块二:尝试习作
第一步: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环节,尝试把经历和感受写出来。
第二步:教师选择典型习作,点拨描写感受的多种方式。比如直接表达、心理描写、用动作表情等描写隐含感受等。
第三步:学生进一步修改习作,完善提高。
在以上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紧密围绕“学什么”,设计了两个板块的内容。在体验版块,设计了两次活动。第一次引导学生明确:活动中可以有感受的不同,也可以有表达感受方法的不同。第二次体验活动,具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全员参与,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真切的体验,使得习作成为他们有感而发的过程。二是设置障碍,需要用手触摸辨别纸张,感受细微之处的不同。时间倒计时数秒,增强心里的紧张程度,让感受更强烈。这时,表达欲望也自然更强烈。在写作版块,教师事先做好了铺垫,让学生明白感受是内容不同的,感受的表达方式也是不同的。在全体学生参与的体验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先明确活动内容,清晰地感知到“经历”的各个环节,让其变成“已知”。这样,体验的着力点就放在了对“感受”的感受上。有了这样的两处铺垫,学生自然更容易进行“习”的过程。第一次,学生尝试写作,是自由表达,是已有水平的呈现。紧接着,教师结合学生的已有写作基础,選择典型习作进行交流和点拨,让学生感知同伴习作的优点与不足,进一步明确写好感受的多种方法。最后进行第二次表达练习,这一次,要求学生习作进行自身完善,确保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三、“学”而时“习”,前后一致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意思是说,学的东西能够在实践中反复练习、运用,就能够体验到其中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学习教材中的习作,“学”的内容明确了,“习”的活动也就有了针对性。有效的教材习作指导课,就应该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学”什么?教师通过充分的解读文本,进行合理的确定。有时候还可以在自己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审题,在交流中形成共识,发现习作的内容,发现学习的技能。这样,教材解读就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还应该是和学生一起经历审题的过程,让学生也渐渐掌握发现的本领。
如何“习”?一方面,教师要合理安排学生“习”的时机:让学生先尝试“习”,然后教师基于学情,把握好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点拨,然后学生再次“习”,在“习”中领悟方法,习得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要把握好“习”的内容:“学”与“习”要保持一致性,本节课上“学”什么,就“习”什么,就“评”什么,“学”“习”前后一致,这样的教学更有针对性,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习作能力能够得到扎实的训练,最后学生才能真正习得什么。
教材习作规定了习作的内容,其目的是让教学有所依据,但是如果有些内容由于教材呈现的形式不够鲜明,也会模糊教师的视线。因此,需要教师能够研究教材,读懂教材,准确发现“学”的内容,深入落实“习”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