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景波 东港市中医院骨科 (辽宁 丹东 118300)
内容提要: 目的:对比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和保守治疗对于骨质疏松性的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椎体后凸成形术)和对照组(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情况(VAS评分),活动功能恢复的情况(EVOS评分),后凸Cobb的角度以及中柱椎体的高度,将两组患者的观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使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以后其VAS评分,EVOS评分,后凸Cobb的角度以及中柱椎体的高度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于骨质疏松性的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于保守治疗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活动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且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后凸Cobb的角度以及中柱椎体的高度,对于骨质疏松性的脊柱骨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由骨质疏松所导致的并发性脊柱骨折常见于老年骨科临床上,患者的行动会受到限制,并且伴有慢性的疼痛,因而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目前医学临床上对于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还在不断地探索研究之中,椎体厚凸成形术被逐渐的应用到了临床治疗中来,与传统的保守治疗相比,对于患者疼痛的缓解,运动功能的恢复等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1],为了研究其具体的治疗效果,本院进行了一次回顾性的分析对比试验,现报道如下。
本次研究实验所使用的临床资料均来源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其中实验组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49~78岁,平均(61.2±10.8)岁;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51~76岁,平均(59.7±11.2)岁。两组患者经过MIR和X线检查均被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具有手术治疗的指证。排除神经受到损伤有严重的精神性障碍的患者,排除心脏,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除其他原因造成骨折的患者。两组患者资料在年龄,性别,病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实验组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方法,首先取患者的仰卧位,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麻醉方式,之后将穿刺针在适当的椎体位置处抽出内芯进行快速的导针置入,在导针进入到患者椎体的前下缘的时候拔出拔出穿刺针的外套,在工作套管的前端与患者椎体的后缘皮质的前方相距1~2mm的位置的时候,可拔出导针。对患者椎体内部的情况进行探查时使用精细的钻探,将骨水泥注入同时将造影剂抽出,将骨水泥进行夯压使其完全固化。
对照组使用保守的治疗方法,首先取患者的仰卧位,将骨折处垫高,使患者的脊柱得以向后伸展,在此状态下患者保持10d的静卧,在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所减轻以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其锻炼腰部和背部的肌肉群,锻炼的方法主要有平卧三点支撑法,平卧四点支撑法以及平卧五点支撑法,持续3个月以后,下床进行腰部以及背部功能肌的锻炼,每次持续30min,每天进行2次。
对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情况(VAS评分),活动功能恢复的情况(EVOS评分)后凸Cobb的角度以及中柱椎体的高度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VAS评分和EVOS评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后凸Cobb的角度以及中柱椎体的高度使用X线片进行测量。
统计学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来表示,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使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以后其VAS评分,EVOS评分,后凸Cobb的角度以及中柱椎体的高度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VAS评分,EVOS评分,后凸Cobb的角度以及中柱椎体的高度比较(n,±s)
表1.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VAS评分,EVOS评分,后凸Cobb的角度以及中柱椎体的高度比较(n,±s)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组别 时间 VAS评分(分) EVOS评分(分) 后凸Cobb的角度(度) 中柱椎体高度(mm)实验组(n=45) 治疗前 74.58±9.81 43.51±7.22 8.22±0.84 59.21±5.65对照组(n=45)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中很常见情况,而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并且近年来其发病人数呈上升的趋势。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多以慢性的疼痛,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对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上主要以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缓解疼痛为治疗目的,促进患者骨折处的愈合[4],传统的保守治疗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临床上治疗此病的两组常用的方法。为了研究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本院回顾性的分析了过去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90例,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传统的保守治疗和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了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保守治疗主要将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相结合,指导患者进行运动功能恢复的锻炼,卧平板床等,然而其治疗的时间较长,如果患者没有较强的依从性,其治疗效果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而椎体后凸成形技术作为介入技术中的一种,其疗程短,治疗效果显著,由于其可以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在患者塌陷终板的下方将皮椎弓根以穿刺的形式置入,并且可在X线机的观测下将骨水泥注入,对患者的椎体具有更为优越的强化作用,因此对于缓解患者的疼痛,尽早的恢复其运动功能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相比于保守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具有更重要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