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泽宙 马裴裴
1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循环四科 (辽宁 大连 116001)2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辽宁 大连 116001)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对75岁及以上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82例心房颤动患者,按照患者的年龄阶段分组,年龄在75岁及以上患者40例为研究组,而其余42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特点。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首次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75岁及以上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治疗效果与中青年人群相同,安全性及有效性相似。
心房颤动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极高,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心跳频率加快且无规则,并伴随着眩晕、气短及胸部不适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近年来,对房颤的器械治疗技术较多,如起搏器植入术、冷冻球囊消融术及导管射频消融术等,其中导管射频消融术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在75岁及以上患者的运用中较少[1]。为此,本文特别研究对7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采取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将2016年7月~2018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心房颤动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年龄情况划分成两组患者,其中对照组42例患者小于75岁,而研究组40例患者年龄均在75岁及以上,所有患者经心电图等检查均符合心房颤动的诊断标准,并均行以导管射频消融术。研究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9:21,左心房大小为30~55mm,平均(38.26±6.32)mm,疾病类型:有25例为阵发性房颤,15例为持续性房颤;而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22,左心房大小为29~56mm,平均(38.15±6.37)mm,疾病类型:有26例为阵发性房颤,16例为持续性房颤,将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左心房大小及疾病类型等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除了年龄),发现差异较小,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予以所有患者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前,先通过超声检查患者的左心房、左心耳情况,若有血栓症状则予以治疗后再进行手术,并利用CARTO系统及肺静脉CT检验成像,以详细了解患者的肺静脉开口、形态与左心房的关系,还采用心脏彩超、心电图等多种医疗器械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护。对全部患者局部麻醉后,通过双侧静脉行穿刺,并放置右室心尖部电极导管、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术中予以患者抗凝药物如肝素,并保证活化凝血时间在300s以上,再通过长鞘将消融导管、Lasso电极置入,且CARTO系统引导下搭建肺静脉、左心房电解剖模型,并通过电极记录肺静脉电位情况;再根据患者的心房颤动类型选择消融方法,如患者为持续性房颤则进行肺静脉隔离并采取碎裂电位、线形消融;若为阵发性房颤仅进行肺静脉隔离即可,消融相关参数:功率调节至30~35W之间,温度设置为43°C,并在导管内灌注冷盐水,如术中有房扑症状发生亦进行消融治疗。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曝光时间、首次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等情况;另外,在患者出院6个月后进行随访调查,以了解患者的疾病恢复、再次住院及手术的情况[2]。若患者在术后3个月后,心房颤动症状消失,无需服用药物治疗则为手术成功;若患者在术后3个月后,心房颤动症状仍有发生且需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则为手术失败[5]。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观察统计,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98.31±6.35)min,对照组为(197.64±5.34)min,经分析计算得:t=0.20,P>0.05;研究组患者的首次手术成功率为87.50%(35/40),对照组为92.86%(39/42),经卡方值检验得:χ2=0.67,P>0.05;研究组有1例患者发生穿刺血肿,发生率为2.50%(1/40),而对照组无并发症,经卡方值检验得:χ2=1.06,P>0.05。可见,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患者术中平均曝光时间为(34.15±0.21)min,对照组为(26.65±0.97)min,经分析计算得:t=43.49,P<0.01,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研究组患者术中平均曝光时间长于对照组。
见表1所示,术后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再次住院及手术例数均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后情况[n(%)]
导管射频消融术通过将电极导管置入心脏部位,在X光血管造影机监测下对心跳异常部位进行释放高频电流,利用热效能反应将病变部位组织内水分蒸发,使其干燥坏死从而到达治疗的效果,该手术具有创伤较小且术后恢复较快等优势[3]。本文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术中曝光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差异不大,造成研究组患者曝光时间较长,主要因研究组均为75岁以上患者,其综合性疾病较多,且心脏器官有退行性变的现象。为此,需对心脏增加透视次数,了解患者肺静脉与左心房的关系,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研究表明,两组患者的首次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异。可见,两组患者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安全性相同。另外,在术后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后仍有缓慢性心律失常症状,研究组为25.00%(10/40),观察组为7.14%(3/42),显然研究组患者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大部分高龄患者存在较多的基础性疾病,身体功能弱于中青年患者;另外,大多数高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较弱,从而使得患者出院后康复较慢、复发性较高。但本文研究组患者的再次住院、手术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可见,对7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采取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效果与其他年龄阶段的患者相似,并不存在较高的治疗风险,可有效地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