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年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性分析

2019-04-12 03:41:02宋育明杨映晖杨色娟刘小六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结核菌抗结核结核

宋育明,杨映晖,杨色娟,刘小六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361022)

结核病是一种对人类身体健康危害较严重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在我国结核病患病率相对较高,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国家己将其列为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1]。结核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群感染引起,结核分枝杆菌群多耐药菌株在全世界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其将严重影响对疾病的治疗疗效。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大多为获得性耐药菌,也有一部分是先天性耐药[2]。为了解我院的结核菌耐药性情况,现对我院2016~2018年的结核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菌株来源

我院2016~2018年分离出的结核分枝杆菌共1030株,其中涂阳培阳928株、涂阴培阳102株。

1.2 标本采集

清晨起床用无菌生理盐水清除口腔中的杂菌后,用力深咳采集肺部深处的痰液装于棕色无菌玻璃瓶中并立即送检。

1.3 仪器与试剂

采用BD680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结核分枝杆菌群进行鉴定,采用WHO推荐的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所有试剂均由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本试验主要用的7种抗结核药分别是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对氨基水杨酸(PAS)、乙胺丁醇(EMB)、卡那霉素(K)和左氧氟沙星(LFX)。

1.4 结核病的诊疗标准

结核病患者的诊疗标准均依据《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3]。

2 结果

2.1 2016~2018年3年中的结核病患者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61~80岁和8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相差不多,具体分布情况详见表1。

表1 2016~2018年1030例结核病患者的不同年龄段分布情况[株(%)]

2.2 2016~2018年3年中结核菌耐药率较高的分别是RFP、INH、SM,三者的耐药率均在40%左右,其余结核菌的耐药性详见表2。

表2 2016~2018年1030例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性[株(%)]

3 讨论

结核病具有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耐药率及高死亡率等特点,尤其是高耐药率给疾病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结核病传播性强、治疗费用高、治疗时间较长、治愈难度大,不仅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国家结核病防控部门管理带来严峻的挑战[4]。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是我国重点防控的疾病之一,也是全世界重点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之一。结核病的耐药率高和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性强,更是结核病防治工作者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5]。

表1中可见结核病患者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2016~2018年3年中61~80岁和80岁以上患者所占的比率均在30%~35%,这一代老年人曾生活在温饱问题无法解决的时代,大多数营养不良,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再者当时医疗条件差,很多基础疾病未完全治愈,部分患者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此外老年人的很多器官功能己经开始退化,身体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因此对老年人要多关心且要加强保护。

表2中可见7种抗结核药物中耐药率较高的分别是RFP、INH、SM,三者的耐药率集中在40%左右,其余几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均在19%~28%,本文的耐药性比潘建华等[6]和王二谋等[7]报道的耐药率高得多。结核病耐药率高的原因可能与患者对结核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患病后未能及时就医,就医后未能坚持长期规范用药,提前中断治疗,疗程不足,用药不足或未至正规医院进行标准化治疗等因素有关。在本文的2016~2018年3年中,抗结核药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要加强对抗结核药物的管理,针对不同的个体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合理用药,加强耐药性的监测,防止其恶化。

总之结核病的耐药性严重,应加强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到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及全程合理用药,监测耐药性,防止其恶化。

猜你喜欢
结核菌抗结核结核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PCR-反向点杂交法耐药基因检测和BD960结核菌药敏在耐药结核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一度浪漫的结核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6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gp10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联合异烟肼的体外抗结核菌活性
主要高危人群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结核菌素试验有何意义?如何判断其结果?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