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菌腈对云南‘红地球’葡萄灰霉病防治效果评价

2019-04-12 08:20陈占伟刘龙超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9年2期
关键词:灰霉病杀菌剂防治效果

陈占伟,刘龙超

(西安北农华农作物保护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16)

灰霉病是葡萄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其特点是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嫩梢、花序和果实,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品质和贮藏时间[1]。近年来,随着设施栽培的大力推广和应用,灰霉病呈现频繁发生的态势,制约着我国葡萄产业由“大”向“强”的转变[2]。目前,在实际生产中对葡萄灰霉病仍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葡萄灰霉病菌具有繁殖迅速、易变异、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的特点,因此防治难度非常大,加之有些种植户对药剂使用不够科学,导致抗药性的问题逐渐暴露。据严红等调查,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嘧霉胺、腐霉利、乙霉威等杀菌剂均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3],所以在防治葡萄灰霉病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选择和使用化学药剂显得尤为重要。

咯菌腈(Fludioxonil)属于吡咯类杀菌剂,通过抑制葡萄糖磷酰化有关信号的转移,并且可以有效抑制菌丝体的生长,进而导致病菌死亡,杀菌作用机理独特,因此对作物的灰霉菌具有很高的防治效果[4]。咯菌腈推出后主要用作种衣剂进行种子处理和草坪的叶面处理,其他领域涉及的很少。后来在葡萄的灰霉病防治应用中发现,咯菌腈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非常理想,这时才重新引起了人们对咯菌腈的认识。姜彩鸽等[5]试验发现,在室内条件下,咯菌腈对葡萄灰霉病的毒力远远高于多菌灵、嘧霉胺和腐霉利等药剂,对灰霉病的抑制作用甚至比啶酰菌胺高,说明咯菌腈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突出。王丽等[6]发现,咯菌腈等4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咯菌腈的毒力最强,吡唑醚菌酯和嘧菌环胺的抑制作用次之,啶酰菌胺的抑制作用最低,说明咯菌腈是目前防治灰霉病最有效的化学药剂之一。范昆等[7]对13种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检测发现,咯菌腈、啶酰菌胺、咪鲜胺三种药剂对葡萄灰霉病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其中咯菌腈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明显;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咯菌腈、50%嘧菌环胺、50%啶酰菌胺和50%咪鲜胺锰盐的防治效果最好,证明咯菌腈是适合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杀菌剂。

以上试验主要侧重于在室内测试咯菌腈对葡萄灰霉病敏感度或毒力测试,缺乏大量的田间防治效果的验证。本文旨在检测咯菌腈对葡萄灰霉病在设施和露天栽培条件下的防治效果,明确咯菌腈在灰霉病易感葡萄品种上的表现,更好的指导葡萄灰霉病的防治工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第一处试验地在云南省建水县南庄镇羊街农场设施大棚内,第二处试验地在云南省宾川县大营镇萂村,品种均为树龄4年的‘红地球’。两试验地土质疏松、肥沃,管理水平较高,株距为1 m,行距2 m,V形架,定产为每株8穗果实,棚内湿度在60%~80%之间,露天湿度在30%~60%,灰霉病发生较为严重。试验药剂为生产上常用药剂40%咯菌腈悬浮剂(西安北农华农作物保护有限公司)、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40%嘧霉胺悬浮剂(拜耳股份公司)。

1.2 试验设计

每个试验地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40%咯菌腈2000倍(A)、3000倍(B);对照药剂50%啶酰菌胺2000倍(C)、3000倍(D);对照药剂40%嘧霉胺2000(E)、3000倍(F);空白对照为CK。每个试验地共3次重复,共21个小区,每个小区选10株,共计80穗,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采用喷雾法于葡萄开花前7 d、开花后3 d、封穗期(套袋前)各施药1次,使用农宝20 L新款双盖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药液使用量为80~100 kg/667m2。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末次施药后30 d调查小区内定点的所有葡萄穗灰霉病的发生情况,记录总穗数、各级病穗数,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8]。

病害分为5级:0级是全穗无病;1级是1/4以下果穗发病;2级时1/4~1/2果穗发病;3级是1/2~3/4果穗发病;4级:3/4以上果穗发病。

1.4 数据处理

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Duncan "s(新复极差法)P<0.05进行显著性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两种不同的栽培条件下,各处理防治葡萄灰霉病末次用药后30 d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统计分析见表1和表2。从表1中可以看出,处理A和B防治效果最佳,分别为89.25%和84.84%,与处理C(76.56%)和处理D(68.04%)差异显著;处理A、B与处理E(61.89%)和处理F(57.05%)有极显著的差异,但是处理A和B、C和D、E和F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从表2中可以看出,试验结果和表1基本上一致,处理A和B和其他处理之间都有极显著的差异,处理D和E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3种药剂中咯菌腈的防治效果优于啶酰菌胺和嘧霉胺,且每种药剂中2000倍与3000倍浓度无差异,从经济及环保角度看,以咯菌腈3000倍为最佳选择。

表1 不同处理对建水大棚‘红地球’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Table 1 Control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gray mold of "Red Globe " grapevine in greenhouse (Jianshui, Yunnan)

表2 不同处理对宾川‘红地球’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Table 2 Control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gray mold of "Red Globe " grapevine(Binchuan,Yunnan)

3 讨论与结论

试验表明,在设施和露天两种不同的栽培条件下,40%咯菌腈对‘红地球’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均明显优于同条件下的50%啶酰菌胺和40%嘧霉胺,并且在试验过程中树体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影响,因此,咯菌腈可以作为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新型药剂进行推广使用。同时,从试验中也可以看出,咯菌腈的使用浓度和防治效果之间并不呈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浓度越高,防治效果并没有明显增强,所以在使用时选用合理的倍数即可,不需要追求高剂量、高防效,以至于增加生产成本,本试验条件下推荐2000~3000倍的使用范围。

本结论是在云南建水设施栽培和云南宾川露天栽培的‘红地球’上得出的结果,同时在全国其他葡萄主产区也有相应的试验进行了验证,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但是,如果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需在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上进行多次验证,由于气候原因,发病条件存在差异,特别是葡萄灰霉病存在不同的生理小种,因此建议在进一步验证后推广应用。

同时,如何避免或延缓葡萄灰霉病病菌对咯菌腈产生抗药性,提高咯菌腈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延长咯菌腈的使用寿命等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思考。用药时机应选择预防和发生初期,预防药剂的选择以持效期较长、杀菌谱广为主,同时考虑到抗药性问题,应与其他药剂如嘧霉胺、异菌脲、腐霉利、啶酰菌胺和嘧菌环胺等交替轮换使用,且同一生产季、同一种药剂使用次数不超过3次[9]。由于各地区环境条件、防治水平,以及葡萄灰霉病的抗性不同,农药施用时间及方法等也存在差异,防治效果也会产生差异[10-11],因此笔者推荐的使用方法仅供参考,实际使用方法请结合当地的用药习惯,大范围使用前需要小面积试验。

猜你喜欢
灰霉病杀菌剂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木霉和杀菌剂联用对橡胶榕白绢病菌的抑制作用
1-MCP复合杀菌剂处理对“金红宝”甜瓜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如何防治草莓灰霉病
2015中国植保市场杀菌剂畅销品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