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绿窗 图+刘爱平 郭新颖 王景英 胡春芳 王徽
在避暑山庄东、北及东北部的山坡上,只见重檐攒尖,鎏金铜瓦,法铃宝顶,檀香袅袅,远视鎏金闪光,辉煌壮观,近看红白相映,庄严秀丽,好似一片人间净土,这就是融汇了我国多民族建筑艺术精华的承德外八庙。
从清代康熙五十年(1711年)至道光八年(1828年),清廷在避暑山庄周围共建了43座寺庙,因其地理位置均在北京和古北口长城以外,故称“外庙”寺群。避暑山庄东北依山而建12座寺庙,其中有8座喇嘛庙,分别是溥仁寺、溥善寺、普宁寺、安远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须弥福寿之庙、广缘寺,因其皆由北京雍和宫管辖,故称“外八庙”。
1994年12月,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的宗教建筑群和中国古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外八庙与避暑山庄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小布达拉宫”,即普陀宗乘之庙;烟火最旺的是大佛寺,即普宁寺。
左右页图:普陀宗乘之庙位于避暑山庄正北部,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仿西藏布达拉宫形制而建,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宏大者,因“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一词的汉译,故又有“小布达拉宫”之美誉。
1929年,在前往热河承德的土路上,64岁的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显得有些焦急。他五次入中国探险,发现楼兰遗址、绘制西藏地图等等,一度引发了全球考古界的轰动。这次为了筹措修筑中国西部铁路的经费,他答应为美国芝加哥的瑞典籍富豪温森特·本迪克在中国境内找到一座一流的喇嘛庙,以便在1933年参加在芝加哥举办的“百年进步博览会”。但是,遍寻各地后,他并未发现满意的作品,而接下来的希望就只能在热河这个“帝王之都”和“宗教之城”寻找了——大清康乾盛世造就的皇家寺庙建筑群,定然不会让他失望,但在军阀割据、盗匪猖獗的年代,热河的喇嘛庙真的能躲过这些劫难吗?
好在承德到底是一座福气之城,大概是因为得到了宗教信仰的护佑,这里天生就能化解兵气。因此,各寺庙虽然荒芜、坍塌,文物失窃的情况也比较严重,但大体上仍旧保存得比较完好。当斯文·赫定登上“小布达拉宫”,站在巍峨壮观的大红台上时,矗立在他眼前的是无比宏伟的“万法归一殿”,其重檐攒尖式的鎏金铜瓦顶,仿若无数金元宝堆成的大鹏金翅鸟,光华灿烂,似要一飞冲天,这名早已走遍天下的探险家,完全被此情此景震撼到了。
普陀宗乘之庙是“外八庙”中最辉煌、规模最大的寺庙,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八月竣工,其正对着避暑山庄北麓的山岗,由一道曲折蜿蜒的宫墙包围着,与其他庙宇形成拱卫山庄之势。整体建筑以北为尊,两侧又傍山,符合风水学上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格局,具有一中心而四柱神煞的气象,颇有玄妙的意味。
普陀宗乘之庙以拉萨布达拉宫为建造蓝本。实际上,无论是从年代、规模还是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看,布达拉宫都堪称世界之最,因此衍生出了许多模仿其形制的建筑,如西藏日喀则的桑珠孜宗堡、云南香格里拉的松赞林寺等等,都被人们称作“小布达拉宫”,但若只论皇家气派和历史意义的话,唯有承德的普陀宗乘之庙才真正配得上“小布达拉宫”的名号。
“普陀宗乘”即藏语中“布达拉”之意,布达拉则指观世音菩萨居住的道场,是乾隆为其母崇庆皇太后八十寿辰而建的,而且他还在庙中立御制碑《普陀宗乘之庙碑记》以作纪念。
巧的是,寺庙正要完工时,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了。他们不堪沙俄压迫,数万人在汗王渥巴锡的率领下,历尽艰险,归附清廷。乾隆皇帝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因缘,因此特在普陀宗乘之庙落成的大典上,隆重接见渥巴锡一行,赞扬其远见卓识,并赐予他们土地和多重关照,既给这个受到无数创伤的民族带来了莫大的安抚,也为其他民族归顺朝廷做出了榜样。
普陀宗乘之庙的整体布局从山脚下的解脱门,即山门为起始。走过五孔石桥、石狮,进入山门,抬头可见三孔拱门、横排盲窗,上砌雉堞,即城墙上修筑的用以护身的矮墙,整体为汉式单檐庑殿顶的城门楼形式。此为寺庙的第一进院,地势平坦,理人间俗事,属于佛教三界中的第一欲界。
然后是重檐歇山顶式的巨大碑亭,内立三座石碑:《普陀宗乘之庙碑记》、《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镌刻,均为乾隆亲笔书写,足见诚心。
再进去是五塔门,藏式白台上立着五塔,从东往西为黑、白、黄、绿、红五色,分别雕刻着降魔杵、法轮、华盖、宝剑、莲花。在这里,人们必须从下面的三洞门穿过,故称“过街塔”,是藏传佛教礼佛拜塔仪式的具体呈现。
接着穿过汉式的三间四柱七楼形制的琉璃大牌坊,进入代表色界的第二进院。牌坊的中楼前额为“普门应现”,后额为“莲界庄严”,意为这里是观音菩萨普度众生之门,上面雕刻着莲花、忍冬、宝相花、岔角花、缠枝、芭蕉树等纹饰,展示出圣洁、吉祥、忍耐的精神,而黄绿琉璃瓦及嵌入其中的游龙戏珠图案,又彰显出华丽的皇家气象。
琉璃牌坊北为三座罡子殿,呈现出北斗七星的布局,颇具匠心。罡子殿为藏式碉房高墙,墙面设三层盲窗,单檐绿琉璃瓦顶,内供吉祥天母镏金铜质造像。作为观音变像,吉祥天母是达赖喇嘛的护法神。
牌坊左右可见高度各异的白台藏式平顶碉房30余座,白灰抹面,青砖镶边,红色盲窗,琉璃砌顶,上檐挑出滴水长瓦,分为殿台、楼台、敞台、实台等,形状不一,功能各异,展现了布达拉宫前山脚下的梵字特征。
左右页图:普陀宗乘之庙可分为三个部分:前部依次为山门、御碑亭、五塔门(左图);中部是琉璃牌坊(右上图)、藏式平顶碉房、僧房;后部是主体建筑大红台(右下图),分为上部红台和下部白台,东西两侧设有入口,可循84级石阶登上台顶。
沿着山坡盘旋而上,只见此处的做法不同于一般汉式的对称布局,不仅没有传统的中轴线,反而因袭了布达拉宫的布置技巧,顺应山势,自然分置,显得高低错落。进入此处,便来到了代表无色界的第三进院。
攀爬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四周虚实结合,疏而不离,密而不乱,白台犹如群星般缀饰着山野,又因融入了传统的园林设计,沿途有苍松翠柏,堆山叠石,大红台则时隐时现,节奏有收有放。于是,在不知不觉间,18米高的大白台已在脚下,雄伟壮丽的大红台则劈面立起。
大红台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体建筑,加上白台底座高达43米,从此处俯瞰山下,可见错落分布的白台簇拥着这座暗红色的方形建筑。大红台是举行重大宗教仪式的场所,清帝在此接见重要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及王公大臣,历史上接待的重要贵宾就包括六世班禅等人。
大名鼎鼎的“万法归一殿”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它隐于大红台的群楼中,其覆盖着鎏金鱼鳞瓦的殿顶又高出群楼,金光闪烁,辉煌至极,底部则因三层群楼的合围,阴影较多,色调低沉。这种对比鲜明的光照效应,形成了一种森严肃穆的宗教气氛。
建筑师在狭小的天井内建造了高达14米的大殿,面阔、进深均为7间,但却丝毫不觉得压抑,可见其设计之巧妙。此外,大殿四周回廊立着28根红柱,有利于舒缓视觉压力,而重檐四面攒尖的竖向组合式的屋顶结构,又有效避免了大型建筑屋顶过大、屋盖过低的弊病,使屋顶更有立体层次,充满和谐之美。
值得注意的是,大殿采用的是重檐攒尖鎏金铜瓦顶,仅此一项的造价就要一万四千两黄金,但外八庙却多处应用到了黄金,充分体现了大清帝国对边疆民族宗教信仰的尊重。作为普陀宗乘之庙举行讲经、集会、庆典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乾隆皇帝当年正是在此接见了万里东归的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一行。
毫无疑问,斯文·赫定也被万法归一殿的宏伟气势所折服,认为这是中国建筑的典范,这个文物掠夺者竟然想把万法归一殿拆走,搬到大洋彼岸,而作为交换的条件之一,他愿意支付修缮北京雍和宫和承德所有寺庙的费用,于是他和中国政府谈判,但遭到中方义正言辞的拒绝。正当双方的谈判陷入僵局之际,著名建筑师梁思成建议双方将万法归一殿按原样进行1∶1的复制。经过测量,梁思成画出图纸50余幅,选择东北上好的松木作为原料,又在北平等地挑选了200名能工巧匠,费时一年,共仿制 2.8万个部件,最后按十比一的比例复制了万法归一殿的模型。
随后,斯文·赫定把“万法归一殿”的2.8万个主要部件带到美国,再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复制出来,在芝加哥的博览会上引起了强烈震动,在当时被称为“辉煌金庙”“热河金亭”。不久,“万法归一殿”辗转四方,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家基金会通过各种渠道设法购买下来,运回瑞典收藏至今。
如今,如果你来到避暑山庄北宫墙的二马道上,便可看到普陀宗乘之庙的全景——莽莽群山中,茵茵绿树间,白台渺渺茫茫地托起大红台,大红台则像一尊巨大的菩萨端坐在祥云之顶,把普陀宗乘之光照向四方,而与之遥相辉映的磬锤峰北麓,一尊名扬中外的金漆木雕观世音菩萨正探出千手千眼,为人间默默地祈福……
左右页图:“万法归一殿”位于大红台中心,其宝顶呈法铃状,殿顶用头等金叶14000余两制成,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也是全庙举行集会和庆典活动的场所。
新春除夕夜,零点十分,承德普宁寺的钟声准时响起,108响声声回荡在夜空中,浑厚的法号声和诵经声如潮水般涌起。在钟声、鞭炮声和漫天烟花的映衬下,普宁寺显得更加恢宏壮丽。
从正月初十至正月十五,普宁寺都会举办“新春祈愿法会”,到元宵节这一天则达到高潮,届时会有10万人入院,听经、上香,香炉火焰高烧,列队等候者前呼后拥,70余位喇嘛还会举行“转寺”仪式,围绕普宁寺顺时针转上一圈,“以示纪念弥勒佛将来为信徒降福免灾”,现场氛围真是既喜庆热闹,又肃穆庄严。
“新春祈愿法会”在藏语中叫做“盂兰钦莫”,又称“正月神变大法会”,是14世纪由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宗喀巴大师与西藏地方政府共同发起的,是一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的藏传佛教盛会。在承德众多的寺庙中,信徒们选择了在普宁寺进行这场法会,从侧面反映了这座寺庙的香火是多么旺盛、多么灵验。
左右页图:普宁寺位于避暑山庄东北部,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是清朝的第一座皇家寺庙,融合了汉藏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形式,前半部是汉族寺庙传统的伽蓝七堂式布局,后半部是仿西藏桑耶寺修建的藏式形制。
1690年,康熙御驾亲征,在木兰围场北部乌兰布统草原击溃了反叛的噶尔丹部,对北方民族的稳定起到了威慑作用。到了乾隆时期,准噶尔部野心再起,叛乱死灰复燃。1755年,乾隆看准了准噶尔内部为争夺继承权而自相残杀的时机,毅然出兵,彻底平定了叛乱。同年10月,乾隆为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习惯,特为厄鲁特四部上层贵族封爵,希望边疆人民安居乐业,又在避暑山庄东北部仿西藏桑耶寺修建了普宁寺,取“普天安宁”之意。
桑耶寺建于8世纪的吐蕃王朝时期,建造时遵循了佛经中的“大千世界”之结构布局,仿造了密宗曼陀罗的形制,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素有“西藏第一座寺庙”之称。其中,乌孜大殿象征着作为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周围四大殿表示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太阳、月亮两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主殿四周又建红、白、绿、黑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邪魔。
普宁寺仿桑耶寺建筑,体现了对信仰藏传佛教民族的尊重,普宁寺也因此成为西藏、蒙古诸部与清政府以宗教进行政治联姻的重要场所。
与桑耶寺一样,普宁寺的建筑也融合了汉、藏、印度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但本身也有独创性,比如寺庙的前半部按照汉族寺庙的“伽蓝七堂”式进行布局,中轴线上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两侧为钟鼓楼和东西配殿。寺前有广场,原叫“海墁广场”,有三座三间四柱七楼牌楼,中有打鬼亭,现已不存。清代,每年农历腊月末至元宵节,普宁寺都要举办庙会,外八庙的喇嘛便会齐聚在广场上,进行名叫“跳步踏”的大型音乐舞蹈表演,逛庙会的信徒、群众及叫卖者人山人海,场面甚是壮观。
前汉后藏式的普宁寺,是外八庙中最壮观的一组建筑,其前半部为汉式庙宇的伽蓝七堂式,后半部为藏式庙宇的三摩耶庙式。主体建筑贯穿于中轴线,呈纵深对称的风格,由山门、碑亭、天王殿、大雄宝殿、大乘之阁等建筑组成。
进入普宁寺的山门后,即可看到一座碑亭,碑文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雕刻,为乾隆御笔亲题,记述了清政府平定噶尔丹部叛乱的历史过程。其中,满文居中,代表中心;汉文在后,意为后盾;蒙、藏文则为左膀右臂。
大雄宝殿是汉式建筑的主体,为重檐歇山屋顶,覆黄琉璃瓦绿剪边,殿脊正中置铜鎏金舍利塔,有汉、满、回、蒙四种文字。殿上饰有九脊十龙,内供三世佛及十八罗汉,每尊佛像高4.9米,置于高2.9米的石雕须弥座上,气度不凡。殿内的墙上壁画环绕,写有对联“虚无梵叹空中唱,缥缈天花座上飘”。
位于大雄宝殿后的大乘之阁,高达37.81米,其面阔七楹,进深五间,由24根大木柱支撑,柱梁相连,斗拱支撑,木榫卯接,结实牢固,极具抗震力,加上地势陡起,见之让人惊叹。值得注意的是,大乘之阁的六层重檐,欲高欲收,上置鎏金宝顶,与5个四角攒尖式屋顶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曼陀罗形状,气势雄壮,被称为“曼陀罗佛国世界的中心”。这种屋顶组合形式反映了汉式木结构屋顶多变的特点,既不同于汉式伽蓝七堂,又不同于西藏乌孜大殿,是我国殿阁建筑中的创造。
大乘之阁也叫“三阳楼”,取“三阳开泰”之意,其坐落于松柏山石之间,象征着作为中心的须弥山,其南有梯形殿,北有方形殿,东面为月牙形的城台之殿,西面则为椭圆形的城台之殿,代表“四大部洲”。大乘之阁左右建有8个白台和4座喇嘛塔,白台代表“八小部洲”,喇嘛塔代表佛家“四智”,是构成世界的地、金、水、风四种元素。
大乘之阁南侧有两座汉式四合院,东为妙严室,西为讲经堂,是清代皇帝休憩和章嘉国师讲经的地方。妙严室后有月光殿,讲经堂后有日光殿,表示日月环绕佛身之意,总体布局像一个海上的大型车乘,日月旋轮,滚滚向前,无止无息。
左右页图:图为大乘之阁和主尊佛像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后者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雕佛像。
大乘之阁内有三层楼高,莲花须弥座上矗立着一尊密宗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高22.28米,腰围15米,由柏、松、榆、杉、椴5种木材雕成,重达110多吨,在造像艺术方面堪称世界之最。从细节来看,菩萨面貌庄严慈祥,纤柔优美,而且造型雄伟,比例匀称,衣饰细腻精良,华彩绚丽,飘逸灵动,可谓精雕细刻,栩栩如生,令人震撼。
菩萨头上梳发亟髻,戴佛冠,冠上又镶嵌小型坐姿佛像,头顶雕一小型立姿佛像,均为观世音菩萨的师傅阿弥陀佛。菩萨的面颊上有三只眼睛,寓意三目含慈,表示回知过去、见知现在和预知未来;另有42支手臂,中间两手合十,左右各伸出20支手臂,手心均置一只眼睛,手上各执法器,如刀枪剑戟、轮螺伞盖、花罐鱼肠、日月铃杵等。按照佛教说法,每只手各配以二十五种善德,二十五乘以四十就是千手千眼,暗示观音菩萨手多、眼多、智慧多和有求必应。
在普宁寺,喇嘛们日复一日清扫着落叶,古树、大殿无不梵音香熏。无论是谁来到寺庙,主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都会有一只手呵护着你,一只妙目温暖着你,让你信心满满,出离小我,随着菩萨的千手千眼凝望世界,祈祷天下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