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体制及其启示

2019-04-11 08:21姜思源韩仪菲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育体制中学德国

姜思源,韩仪菲

德国的资源并不丰富,在二战战败后却以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科技发达,经济处于世界前列的国家,主要依靠的是他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先进的教育制度为德国培养了大批高端科技人才,同时也提高了德国人民的整体素质,为德国经济的发展,产品的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德国极具实效的职业教育也培养了大批集高尚职业道德、娴熟技术于一身的高水平技工。可以说,职业教育在提升国民技能素质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保证了“德国制造”的应有水准和整体实力。在德国,人们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各种会议上,教育话题永远都放在首要地位,而且德国的公立学校不需要支付学费。另外,德国的教育以严谨著称,他们对待学术的谨慎态度和敬业精神在全世界也首屈一指。

1 德国的教育体制

由于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个邦、州在教育上各有一套,所以教育体制复杂,各种情况并存,但都实行12年义务教育[1]。德国的教育体制分为三个阶段,五个类别。

1.1 学前教育(幼儿园教育)

年满三岁的儿童就可以在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但幼儿园教育不属于国民义务教育,是自愿性的,家长也可以陪孩子以游戏的方式在家里进行学前教育教育。所以德国上幼儿园的儿童约占全部儿童的百分之八十。也有部分儿童选择留在家里接受教育。

1.2 基础教育(小学和中学教育)

德国的义务教育共计有十二年,只要孩子满六周岁就要接受义务教育。其中有九到十年的时间需要进全日制学校学习,另外两到三年的义务教育可以选择继续完成全日制学习,或者进入职业学校接受非全日制教育。如果在这个时间里学生没有按照要求接受教育,家长将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可见的德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全日制学校学习的学生在完成考试之后就可以进入大学继续深造,而职业学校学生的选择就更多,可以在毕业之后进入高级职业学校或是专业高等学校继续学习。在小学阶段,德国比较提倡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在学习课本知识之外,学校还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课外兴趣,帮助孩子了解日后将要成为的社会角色。小学的前两年学校不以分数评定学生,而是给出孩子的特点,以及今后的发展建议。小学的第五年学生将进行考试,来决定自己会读什么样的中学。德国的中学分为普通中学、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三种类型。前两个学校的学制为六年。其中,普通中学的级别较低,通常是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实科中学的学生所受到的教育在普通中学和文理中学之间。将近一半的学生在小学之后选择实科中学,实科中学毕业的学生可以继续在专科学校和专业学校就读。实科中学的毕业学生就业率相对较高[2]。文理中学为9年制教育,在德国的所有中学中,文理中学的水准最高,只有从此类中学毕业的学生才有可能被高等院校录取。当然,也不是考入了文理中学就可以高枕无忧,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够努力,成绩不理想,将会被调到实科中学乃至普通中学;相对的普通中学和实科中学中,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可也调到文理中学读书。这样就保证了不同中学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大,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1.3 高等教育:根据学生在中学的选择,接受不同的高等教育

大学:申请读大学的学生必须读完十三年级并通过Abitur(相当于德国的高考)。原则上得到过Abitur通过证书的学生可随意申请意向学校,但部分大学系科有名额限制,排名靠前者才能进入。德国大学的进入虽然容易,但要想顺利毕业却要花费很大的努力,德国大学的授课形式一般分为讲座和练习。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查阅资料自主探究问题,并在组会上讨论。所以学生的学习时间会比规定的时间多很多。和很多国家不同,德国没有设置学士学位,学生可以拿到的第一个学位就是硕士,如果成绩优异的话,还可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德国最高的学位也就是博士。而且不需要进行入学考试,只要学生可以联系到指导老师,就可以拿到候选人资格,然后只要通过了论文答辩和面试,就可以最终拿到博士学位。从这里可以看出德国的学校比较容易进入,但毕业难度较高。

1.4 职业学院

此种学校招收受过职业学校教育和有工作经验的学生,采取“双元制”教学模式,即学生在企业与学校两方同时学习,学生更多地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在企业学习的时间比重就越大。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强化下,学生对职业技能得到非常大的强化,达到毕业即可上岗工作的水平。学习期限约3年。

1.5 专业高等学校

在进入此类院校之前,学生需要完成十二年的义务教育。而专业高等学校和大学也有着一定的区别:课业时间较短,需要在限定时间内结业;课程安排较为紧凑,课程主要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和就业结合的非常紧密。在专业高等学校毕业之后可以获得Diplom文凭,该文凭的含金量低于大学文凭。

图1德国教育体制

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德国的高等学校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综合性大学,在这类大学中,学科专业非常齐全,学科种类也很多样,比较重视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的同时,还会集中精力搞科研。大学里一般都会设有文理科、金融学、法学、医学、农学等多种学科。还包括全科大学、理工大学、师范大学等;第二、应用科学大学:在德国,这类大学的建校历史一般不会很长,学校规模也比较小,专业只有一个到两个,但是其专业特点却是非常突出,如土木、技术、工商管理、医护等,通常情况下,这类大学不设文科专业,设置的理论知识也不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专业分类上非常细致,教学安排的极为紧凑,旨在高效培养一线工作人才,因此学制不会很长;第三、艺术院校和音乐学院,这里还包含戏剧学院、美院等。这类大学数量不多,规模也较小。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专业化教学,通常实行小班上课或是个别化教育,培养出具有个性的歌手、明星、主持人等娱乐圈的职业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才能。

如图1所示,在德国,培养人才的途径主要有两个:第一、小学→文理中学→大学,这一途径和我国的教育体制异曲同工,主要认真读书升学,拿到高的学位就可以。培养出的大多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人才;第二、小学→普通中学或实科中学→职业学校,这种途径更注重吻合就业要求,主要培养技工、护士等专业性强服务型人才。德国对教育的优先级特别高,所有的公立学校都是免费的,所有学校的教师的知识水平都非常高,并且受过从事教育工作的专门的培训。只有通过得到了所学专业与教育学专业的两种证书,才会被国家聘为学校教师,享受公务员待遇[3]。

2 思考与启示

德国的高等教育有着鲜明的特点,在国际上也广受赞誉。虽然我国和德国有着不同的国情和政治文化背景,但是就高等教育体制而言,有很多共通之处,我国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有用经验。

2.1 促进高等学校的合理分工与定位

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于能够对高层次人才进行合理化分工。德国产品之所以能够享誉全球,主要依靠他其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有效的培养方式。德国对职业教育与教学实践的重视程度,与培养高端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是相同的。反思我国的职业高中和职业技术学院,常常也引导学生走向学术性道路,而忽视了基础的职业技术与职业道德的培养,在老师的晋升方面也更注重学术标准是否达标,而不考虑实践经验,这确实是我国教育的重大不足。截至到2018年,我国高考录取率已经超过75%,且呈继续上升的趋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从基础的职业工作。中国大学生的就业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许多大学生只是为了拿到大学的文凭,选择了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毕业后找的工作也和自己的专业不一样,这样大学四年就荒废了。所以,怎样完成高等学校的合理定位,在适应高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同时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机制,是我国高等教育亟需考虑的首要问题[4]。

2.2 重视高等教育中的实践环节

无论是培养学术性人才还是职业人才都要重视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中国大学中教师们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少,对学生的评定就只有考试的成绩,他们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其他各项能力就也很出色,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学术考试上取得满分的学生甚至都不会基本的实验操作,这不是高等教育应该得到的结果。我们应该培养那种具有实践能力的毕业生,而不是培养一批只是记忆力比别人好的学生。德国的教育体制中从小学到大学,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学生的综合性评定,也是我国教育体制需要改善的问题。

2.3 提升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对职高、职业技术学院避而远之,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的孩子才会去哪里。家长们从主观上就不想让孩子成为技术工人。因为现在中国社会的工资待遇状况是与学历直接挂钩的。职业学校的学历不够,工资待遇就不好。但是在德国,技工工资远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从技校毕业的学生所能拿到的薪资报酬也高于大学毕业生。并且德国工人的地位和政治家思想家的地位是一样的,不存在贵贱之分。人们热爱工人这份工作。我国需要提高工人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以及社会地位,将人们心中那种不愿意去职业学校的思想纠正过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才能更好的发展。才能发展我们国家自己的工匠精神。

猜你喜欢
教育体制中学德国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在多解中学创新
在德国喝啤酒
“梦梦”“娇庆”德国行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立足以人为本的教育体制改革研究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朝鲜族教师教育体制发展问题研究
开始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