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媛
信封作为信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信件安全送达的重担,更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政治、经济、人文、外交、民生等众多信息。笔者通过对手中的一件民国时期由中国云南怒江福贡县寄往昆明市东寺街西寺巷的实寄封档案进行辨析和研究,引领读者回顾昆明部分桑田旧事。
信封正面左下角钤有寄信人地址“云南福贡司法局”的木刻朱红印章,是单位专用信封。信封外形格式为竖向,牛皮纸质,浅黄色,长约19.5CM,宽约9.5CM。封面上的收件信息使用毛笔楷字体书写,收信地址是:“昆明市 東寺街西寺巷 雲南省省 衛生處”;红框内有收信人:“繆處長 親啟”;封面左下还写有寄信时间“二月十二日”。信封背面贴有2枚邮票,销福贡县发地戳,无落地戳。
信封封面
信封档案上的收信地址“昆明市 东寺街西寺巷”,是昆明的一条老街巷,现在依然存在。《昆明市地名志》中记录:“西寺巷在昆明市区南部,东西走向。东起东寺街中段西侧,西至板坝桥。长178米,宽3米至4.9米。混凝土路面,明、清时期是西寺(慧光寺)北墙外的通道,后房舍增多,逐渐形成了巷道,巷以寺得名。巷两侧多为新建多层居民住宅。”
流传久远的昆明童谣“东寺街西寺巷,茅司拐拐小楼上”(茅司,方言:厕所)足以说明西寺巷在市民心中的地位。
西寺巷
西寺巷中的西寺曾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历经沧桑,寺庙早已不在,惟有西寺塔屹立不倒。西寺塔又名慧光寺塔,是13级四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高约40.5米,始建于829年,历时30年方建成。它与东边的东寺塔对峙相望,共同经历了1100多年的风雨历史,曾多次修葺,是古老文明和文化的见证。
文史学者丁学仁老师介绍:西寺塔第七层南面佛龛内,砌嵌着明弘治十六年(1503)八月刻的《建塔存功记碑》,碑文记载到:“弘治己未(1499)十二月初五丑时大地震,而西者(西寺塔)忽倾颓焉。有司者搜寻内外,惟颠额少有铜铁杂物,亦无文字演绎以稽其事。岁壬戍(1502)……而重建焉。……落成于癸亥(1503)冬也。”这说明地震后,政府官员实地考察,发现仅是塔顶“倾颓”铜铁构件,整座西寺塔并未倒塌。
西寺塔塔身内部用唐代砖块砌成,尺寸较明代所用的青砖大,且砖上有多种唐代时期特色的纹饰、窑户和信众姓氏及梵文的印模。其中,依稀还可看到绳纹塔砖上刻有“天启十年(849)正月二十五日段义造砖处题书”字样,个别砖面还刻有“十五年”字样。历史上曾经有两个“天启”年号,其一是南诏王劝丰佑的年号,共计20年;其二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只有7年,由此佐证了西寺塔是南诏国的产物。
西寺塔
信封档案上的信息比较齐全,笔者查阅《云南卫生通志(1999年10月版)》,了解到:收件单位:“云南省卫生处”,前身是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7月1日成立的“云南全省卫生实验处”,处长是姚寻源,1940年,由缪安成接任。1943年,省政府依照国民政府颁布的《省卫生处组织大纲》,取消“实验”二字,改称为“云南省卫生处”。卫生处成立初期,借用“云南省立昆华护士助产职业学校”在东寺街西寺巷的校舍办公,1942年3月,迁入西寺巷昆华医院(现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后面空地新建的办公楼和宿舍区。
当时的卫生处管理权限很大,主管防疫、医疗、医药管理、救济、卫生教育、环境卫生等事宜。附属机关有:妇婴保健院、仁民医院、卫生试验所、医疗防疫队等。就医务工作而言,但凡有所沾边的,诸如药厂生产、成药运销、开办公立或私立医院、中药铺、注册医师、中医师、牙医师、药剂师或护士、助产士、镶牙医等,都得经过卫生处审核,才发放开业、执业执照。
信封档案上的收信人“缪处长”,名缪安成(1906—1982),字静生,昆明市人,家住武成路,云南省知名的卫生工作组织者,民国时期卫生行政官员。1930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回昆,被聘为云南军医学校生理学及英语教官。1934年,他在越南河内巴斯德研究所进修后,回昆明到云南陆军医院任检验室主任,是云南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1936年,省卫生实验处成立,他被委任为下属的卫生试验所所长,1940年升任云南省卫生实验处处长,兼任云南省抗疟总队队长。1941年,他赴美国哈佛大学进修公共卫生专业一年,获硕士学位。1942年,省卫生实验所改称省卫生处,他任处长,兼任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第二届会长。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任为云南大学医学院教授,微生物研究室主任,担任过云南省卫生厅第一防疫站站长、云南防疫协会会长等职。他对云南省各县卫生院的创建及卫生防疫事业卓有贡献,一份珍贵的信封档案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通过对它的剖析、解读,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回顾过去,呈现历史,使消失的曾经如抽丝剥茧般的再现,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档案史料的价值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