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小妹
今年是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25周年,25年来,园区不断地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如今已是硕果累累。作为园区具有代表性的产业,纳米技术应用的发展史,也是园区勇攀高峰的清晰脚印。
早在2010年,园区就率先在国内把纳米技术产业作为引领区域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产业。而在更早的2006年,中国科学院、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和苏州工业园区共同出资创建了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以下简称苏州纳米所),这也是国内首个以“纳米”命名的研究所。
多年来的砥砺奋进,苏州纳米所已成为科技战略国家队创新价值链的点睛之笔,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引领者,而后打造的苏州纳米城也被誉为全球最大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综合社区。十三年来,从概念到孵化器再到招商引资,“纳米技术”已经成为了苏州工业园区的一面旗帜。
李清文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邂逅了苏州。这一邂逅,便结下了十多年的缘分。如今,她已是苏州纳米所副所长,回忆起来园区的这段光阴,她依然记忆犹新。她说:“这十一年,我见证了园区纳米产业的快速发展。小小纳米,孕育着大大的力量,也承载着我们大大的中国梦。”
当年,李清文在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拿着高薪和多次获奖的成果,决心回国,是因为她一直心怀着梦想和追求,她希望实验室的技术能够被社会认可,把碳纳米管变成能为人类造福的产品,有产业应用才有意义。
2008年,李清文选择回国加盟苏州纳米所,刚来独墅湖时,这里都是农田,方圆几里只有两栋楼,一栋就是她所在的苏州纳米所。“当时我们住在MBA专家楼,这里人烟稀少,纳米所是唯一一个颇有人气的单位,街道上车辆较少,每天大家乘坐班车一起上班、下班,对于刚回国的单身来说颇有在世外桃源的感觉。”她回忆说。
即便起初条件非常艰苦,但李清文依旧称赞园区的创业环境:“刚来的时候,园区谋求产业转型,纳米产业刚刚起步,园区集中资源、集中政策、集中力量推动纳米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打造苏州纳米所,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创业环境。”
为了抢占世界纳米科技制高点,园区筑巢引凤,人才纷至沓来。在苏州纳米所的引领带动下,独墅湖畔迅速集结起一支人才队伍,推动了苏州纳米产业的蓬勃兴旺。
苏州纳米所基本构架形成后,亟需解决核心技术工程化问题。为此园区又投资建设了苏州纳米所二期,用于工程化,面向市场需求。大环境推动下,更多人才愿意从实验室走出去,将实验室的技术做成小批量试验,使其具有产品的基本形态。在李清文看来,这是最难的部分。
实验室的技术产业化困难,李清文是有切身体会的。2010年,她参加了联想第三期CEO特训班,这让她的梦想再次点燃。2011年,联想之星投资了600多万元,支持科研人员创业,而彼时的她也拿到了苏州工业园区第一批领军项目。有了决心有了资金,她便开始大展拳脚。2011年,她成立了苏州捷迪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纳米功能碳材料宏量可控制备及应用开发。
创业过程中,李清文发现做产品是一条非常难的路,这跟在实验室做研究、写文章完全不同。那段时间,她纠结于一天几个角色的来回互换,既要当老师指导研究生实验,又要考虑如何将产品工程化,而两者又相互矛盾。如今,经过不断地试错、摸索,公司已一步步走向成熟,李清文邀请联想的投资人来管理公司,自己就把重心放到了苏州纳米所的工作上。
李清文认为,在苏州工业园区纳米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苏州纳米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因为有着中科院品牌的引领,众多国际纳米人才汇集到苏州工业园区;从纳米所也走出了不少创新创业人才,覆盖新材料、能源、生物医药、传感、通讯等领域;与此同时,苏州纳米所还在进行技术输出,将技术转化给企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科研基础设施是纳米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石,苏州纳米所投入2亿元人民币,建设了国际一流的纳米加工、测试分析和纳米生化平台。很多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买不起大的设备,这些平台能为行业内的企业提供众多服务。十多年来,平台已成为立足苏州、面向江苏、辐射全国的高开放度的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
回顾园区这25年来的发展,李清文总结说:“先行先试,迈出第一步的人都是需要勇气的,25年来,园区在很多方面,都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园区纳米产业十年前开始起步,在产业的布局、构架和运营都先行先试,给很多城市都做了示范,如今很多地方都在效仿园区模式,园区堪称纳米产业国家级典范。”
在苏州纳米所,不少科研人员走出实验室,下海创业,陈新江就是其中一员。陈新江回国前是日本北海道大学理学博士、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后),2010年3月回国后加入苏州纳米所,担任副研究员。
陈新江表示,下海创业多亏了苏州纳米所的支持。当时园区创业氛围浓厚,苏州纳米所也鼓励研究员走出去创业,并为其保留职位,这也给了很多科研人员一颗定心丸。拿到了“苏州工业园区领军人才”称号后,他收到了各地投资人抛出的橄榄枝,但他坚定地选择了园区。2011年11月25日,苏州汉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BioBAY正式成立,陈新江担任公司董事长兼CEO。
选择园区,陈新江很坚定:“我更看中城市的软环境,园区的政策和服务遥遥领先其他城市,园区领导的超前意识,也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我们后来在安徽设立生产基地,注册全资子公司,这些园区政府都有给予帮助。”
从科研岗位到下海创业,身份的转变,并没有改变他对技术的痴迷,陈新江一直在思索如何将高大上的技术,做成接地气的产品,从而让广大民众受惠。这是他所认为的技术的最终价值。
经过几年的摸索,陈新江意识到,作为科研人员,技术是强项,市场是弱项,带着技术找市场,很容易出现问题,应该带着市场找技术。明确这一点后,2015年,汉纳材料谋求转型,陈新江也辞去了苏州纳米所的职务,全力以赴投入到公司中。
近几年,国家在北方大力推行“煤改电”政策,政府禁止烧煤取暖,这就需要一个既能用得起,又能解决采暖需求的产品。陈新江在2015年的一个偶然机会中感应到了这一巨大市场需求,于是带领团队着手研发基于碳纳米管的面热源技术。当时很多人反对,他们认为高大上的碳纳米管用来做采暖甚至建材产品,没有意义,简直是大材小用。而陈新江认为,一项技术能够改变人民生活,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才是技术的根本诉求。
根据市场需求,汉纳材料用碳纳米管面热源技术开发出了适合市场的“接地气”的民生产品,并创立了自有品牌——“纳康宝”。纳康宝拥有生态地暖、对流式取暖器、远红外取暖垫、电采暖炉等系列产品。纳康宝生态地暖以其最高的“电热转化率”(99.8%)、最高的“红外线转化率”(83%)、最长的“使用寿命”(使用50年以上)、最快的“加热速度”(秒热)颠覆了目前所有的地暖产品。
历经8年时间,汉纳材料从最初的纳米所搬迁至BioBAY,再搬迁至苏州纳米城,公司也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100多人,开发了基于碳纳米管的一系列产品。去年下半年开始了全面销售,仅半年时间公司就完成了2400万销售额。而陈新江的“野心”还不止于此,他表示,汉纳材料在取名初期就立志成为中国纳米技术领域的一面旗帜,致力打造立足于中国、业界、客户满意的纳米碳材料的研发及其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坚持为社会提供更科学、更环保的纳米碳材料的应用产品。
2013年1月,苏州纳米城开园,当时,这座中环旁的巨大建筑群还不为人熟知。作为第一批搬进苏州纳米城的代表,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允军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画面:当时的苏州纳米城内仅有两三家企业,地下车库空空荡荡,公共汽车还未通车,印象最深的是,打出租车电话约车要跟司机描述半天,对方才知道是哪里。
而今,王允军一边见证着苏州纳米城茁壮成长,从当初的两三家企业,到现在的数百家企业,随之周边各项配套都已跟上;一边看着星烁纳米一步步的成长变化,从毛坯房到装修完毕,从开始的几个人到现在60多人的规模。
王允军曾先后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读博士,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都是主攻分子生物学方向,偶然接触了半导体材料量子点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来苏州工业园区之前,他曾在美国创办了两家公司,均是做半导体材料量子点的研发。虽然当时国外有不少研发量子点材料的公司,但他依然坚信,量子点的未来市场会在中国。
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北京恰巧遇到苏州纳米城招商团队,也许是感受到了招商团队的热情,他决定来苏州工业园区看一看。百闻不如一见,来到园区后,他发现这里跟他印象中的国内大城市不一样,街道宽敞、城市布局井然有序,与人打交道也很舒适,第一印象就很好。“选择苏州工业园区落户,因为第一眼就喜欢这里的人文环境,无论是接触到的苏州纳米城还是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我都感觉到他们非常亲切、非常真心实意地帮助创业者。”王允军表示。
2012年,王允军获得了苏州工业园区“纳米专项科技领军人才”称号,并决定回国创业,同年11月他正式创办了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当时苏州纳米城还未建设完毕,2014年初,刚过完农历新年的王允军来到这片土地,开始了公司的筹备工作,2015年3月公司正式运作。
在园区的大力帮助下,公司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已经累计拿到1.3亿元的投资,据王允军介绍,第一笔关键融资正是来自于苏州工业园区。当时正值他回国的第一年,创业十分艰苦,公司装修花费了一大笔资金。苏州工业园区领军创投雪中送炭,与纳米城的创投一起给星烁纳米投资了95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王允军感叹说:“来到纳米城的这几年,我真实地感受到这里的创业环境特别好,纳米城为公司的成长提供了优秀的平台,从创业政策、资助基金、对接资源、接洽合作、培训辅导以及日常的管理服务方面都细心周到,助力公司发展。”
作为苏州纳米城开园第一批入驻企业,近几年星烁纳米发展迅速,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家以量子点材料为技术核心、以显示和照明产业为主要目标市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量子点新型结构设计、可控规模化制备和应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领先地位,产品服务于全球上百所大学、科研机构和显示行业领军企业。王允军十分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预计今年公司专利将超过200项。
京东方是目前国内显示行业的领军企业,2017年,星烁纳米与京东方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通过喷墨打印技术制备了全色彩5〞和14〞AMQLED样机,受到业界广泛瞩目和赞誉,荣获SID“Multiple Advanced Display Technology”大奖,为量子点技术在显示行业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望未来,王允军表示:“我们希望量子点材料能够帮助我国显示行业发展新一代显示技术,不再是技术的加工厂;其次,大部分人都是从屏幕上了解世界,我们希望能够让显示更接近自然物体,真实物体展现更加逼真,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从苏州纳米所到BioBAY再到苏州纳米城,陈新江的轨迹似乎代表了园区纳米产业发展的轨迹,从人才出发,引领产业发展。截至2018年11月底,苏州纳米城已落户380多个纳米技术相关企业和机构,形成了纳米新材料、微纳制造、能源与环境技术、纳米生物医药四大企业集群。经过十三年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全球八大微纳制造领域最具代表性区域之一。
未来,纳米产业将朝着“纳米+”的方向发展,将纳米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此外,纳米材料自身能带动很多新型产业开发新的材料,带来的革新是颠覆性的。小小纳米,承载着大大的梦想,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技术和产品能改变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