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能训练》课程“3+5”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19-04-10 07:01王月爱
科技资讯 2019年36期
关键词:电学电工模块

王月爱

摘  要:《电工技能训练》课程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知识面宽、内容抽象,理论实践结合紧密。为改善课程教学效果,提高授课效率,开发了基于任务驱动的“3+5”教学模式,即三层级(一验二合三练)+五模块(5个教学模块)融合的递进交互螺旋上升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标准,细分课程知识点,重构课程内容,完善教学整体设计,遵循学生电学认知发展规律,确立了“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器”的模块化授课顺序,并在内容编排上,各模块由浅到难、层层递进呈螺旋交互式融合已学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电工技能训练  教学改革  “3+5”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2(c)-0057-02

《电工技能训练》课程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依据先进机械制造、机械加工企业的职业岗位所需技能、知识及后续课程所需而开发。课程组根据机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能力[1],详细地解构了机械设计与制造和机械设备操作、调试、维护、管理等职业岗位所需电学知识和技能,打破原有《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体系和授课模式,引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重新构建了《电工技能训练》课程,细分课程知识点,凝练课程内容,完善教学设计,并深入分析笔者学院机设专业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开发了模块化课程,授课过程践行“做中教、做中学、递进交互”。

1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电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1.1 传统电学基础课程存在的教学问题

(1)笔者学校机设专业招生文理兼收,文科生电学基础差,听不懂电学理论课[2]。

(2)高职机设专业学生畢业后主要面向机械制造各加工工种岗位,从事通用加工设备、数控加工设备等操作和维护,学生在掌握机械、数控加工工艺、技能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掌握电工电子、电气控制、PLC等方面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传统《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采用理论+实验教学模式,且课时设置不足,难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授课内容只包含电路理论、安全用电和基本电子电路分析与测试,教学内容难以支撑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且学生电学技能训练不扎实。

1.2 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课程组认真解构职业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并校企共同研讨,采取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授课模式。教学中,通过2~3人分组教学和组内随机抽考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合理规划教学内容,针对不同难易程度知识点和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灵活采用“讲训结合”“重复模仿”“咨询答疑”“精讲促练”“强化训练”“任务考核”等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校企共建基于专业需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编写课程教材,融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维修电工中级工”的内容。课程分为五大教学模块,各教学模块知识点与技能点结合,理论描述简明,实践叙述符合职业规范,学生可直接感知并参照操作。每个教学模块精心设置了若干工作任务,将抽象深奥的知识简单化、形象化和感性化,使理实相融合,学生可感知、认知,并简化理论知识,强化职业实践的实用性技能,做中教、做中学,巩固知识,强化技能。

(3)原有电学课程课时少,教学内容删减严重,造成教学知识不连贯和缺乏实践操作环节。将理论授课改为3周实训课程,授课时理论和实操同步进行,根据听课学生专业特点与专业需求合理选择与组合各教学模块,因材施教,适当补充教学内容和应用拓展,开发了“3+5”递进交互螺旋上升的教学模式,在保障课堂知识容量的同时提高授课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2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电工技能训练》课程“3+5”教学模式

2.1 《电工技能训练》课程“3+5”教学模式的形成

为改善课程教学效果,提高授课效率,课程组开发了基于任务驱动的“3+5”教学模式,即三层级(一验二合三练)+五模块(5个教学模块)融合的递进交互螺旋上升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2.2 探索形成“六步法”《电工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体系

调研并分析课程学习需要,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确定课程教学设计理念,强化对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明细课程教学设计思路;解构原有《电工电子技术》授课内容,增加《电机与电气控制》和《可编程控制技术》部分内容,重构出适用于该专业学生的《电工技能训练》课程内容,并根据学生特点,得出实训课程更能提高学生兴趣,更能照顾到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以任务引出、知识链接、项目操作、项目考核、项目总结为主线,将传统教学、项目教学、引导文教学、实验教学、激励与鼓励、抽查加压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于课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升教学效果。经两轮试点运行,教学效果突出。

2.3 创新出 “一验二合三练”的递进交互螺旋上升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不同于传统理论课或实训授课方式,采取理论和操作同步进行[3],根据授课内容难易程度,分3种模式:“一验”,电学基础的验证性原理知识,采用讲完一节理论课,紧接着让学生操作练习;“二合”,电子技术理论性强且不易理解的知识,采用先练后讲或边练边讲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操作练习明白电路搭接和调试,观察操作现象并比较分析,后讲解理论原理,掌握知识内容;“三练”,电气控制和PLC控制等工程实践强的知识,采用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学生根据项目任务自行完成系统安装与调试、故障排除与检修。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老师辅助。每个项目任务[4]设置都遵循学生认知学习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各项目任务内容又递进交互呈螺旋上升模式,且每个教学模块完成后有一节课对当前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较之传统理论授课,此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提起学生兴趣,缓解长期理论授课带来的思想懈怠,还解决了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理论课的问题。理论知识难的内容经动手操作后,学生更易接受和理解,最终在教学效果上明显优于理论授课。

3  课程内容的分解与重构

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并适当考虑学科连续性,课程内容分为五大教学模块[5],具体情况见表1。

4  结语

《电工技能训练》课程知识涵盖面宽、理论内容多、内容较抽象、理论实践结合紧密。经过3年多的研究与实践,该课程“3+5”教学模式已在笔者学院机设专业试点运行三届,教学效果反映优秀,并辐射带动其他非电专业同类课程教学改革与试点,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有重要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邵帅.基于产业发展与岗位需求的高职电类专业与课程建设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4):30-34.

[2] 刘学胜,王新,和伟.职业技术教育电类专业基础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181.

[3] 尹璐.针对低压电工作业取证的高职非电类专业电学类课程教学改革[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3):90-97.

[4] 刘斌,王荣莉,李晓飞.面向非电类专业的“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J].时代教育,2014(11):60-63.

[5] 刘梅锋,钟国韵,李百余,等.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高职电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68-272.

猜你喜欢
电学电工模块
行列式在电工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Multisim仿真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赋能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浅谈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在H公司电工产品战略上的应用
糊涂的维修工
“串烧”式电学实验复习法お
解读电学实验中“三个选择”
以原理为支点,轻松撬动电学实验
电学实验高考真题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