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佳裔
Yi-YiMagazine G-管清友
G 我之前用“烽火狼烟”形容外部环境。从资本市场看,是“隧道的微光”,就是已经看到了很多确定性的、正向的因素。比如科创板,比如投資市场(包括股市)出现了估值底,很多优质的公司便宜了,长期来看可以布局。看到了光在那,但我们需要经过一个隧道,隧道是长是短,取决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很多变量。一方面宽松政策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长,另一方面今年外部环境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因此说不好。和以往相比,判断这个周期更难了。
G 人口结构增长了40年,现在人口红利消退了就是消退了,不是说我们想让它回来它就能回来。要适应新常态的过程。你看日本在人口红利消退之后经历了20年下跌的持续低迷,但其他资本市场表现还是可以的。长期来看我们的这种结构性经济增长下行是长期趋势,股票市场也需要适应这种经济增长的基本面。相当于原本是一个电梯在飞快地往上跑,现在电梯跑得没那么快了,有可能还要往下跑一跑。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因为市场结构、需求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比如说像很多三四线城市的下沉市场,还是非常大的。
G 我觉得可能未来多年的目标市场,除开下沉市场,还有就是一些创造出来的新消费场景。现在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就是在递减,所以需要企业家、创业者创造出一个新需求,就像在苹果手机出来之前,大家觉得手机好像已经非常完美了。总之,不要老是抱怨经济差,从企业家层面来讲,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是你决定不了的,你能变的就是自己的创业方式、创业节奏,以及你提供的产品服务。
G 过去因为我在金融机构当高管,业务繁杂,会跟外部有各种各样的合作,有自己的业绩指标,每个月、每个季度有大大小小各种会议,还有150多号人要管理。现在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读书研究问题,然后总结提炼新的想法,新的观点,包括对行业和宏观的研究。过去和现在相对比较自由超脱的状态不一样。过去的这种从业经历我觉得也挺重要的,就是因为我在金融机构,是在第一线,我感恩过去的机构,同时也更喜欢现在的这种状态。
G 我曾经总结过,希望自己是这个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和研究者。我希望做这三个“者”,如果有可能还想成为引领者。我个人比较崇尚的还是做一个自由知识分子。另外我也觉得研究能够创造价值,认知能够推动进步,算是我们的一个使命。如果说我们过去这些年受到一点关注的话,其实不是我们这些人有多大的本领,而是中国这种鲜活的经济实践、金融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土壤。
G 我觉得价值观层面大概不存在这个问题,只会比原来更深信不疑。但对很多具体的现象,具体的技术层面会保持怀疑。比如现在我不太会被纯商业模式的东西吸引和忽悠了,哪怕它看起来很酷炫。你可能当时也似懂非懂,觉得好像人家都这么说应该就是对的。现在我很审慎,会考虑本质的东西,比如能不能形成商业闭环,一个经济政策到底能不能起到作用,拿这个模型用逻辑去推演,看所有市场主体的反应等等。
G 其实经济学更多的是一个选择的学问,而不是我们讲的资源配置。我觉得有两点是比较重要的,第一个就是很多选择不是在好和坏之间选择,是在坏和更坏之间选择,所以这时你要理性,要客观,要懂得妥协。第二,选择一定是有机会成本的,不选择也有机会成本。所以选择的学问就很重要,就看你如何看待机会成本。其实经济政策也好,企业也好,个人也好,都有这个问题。很多事情都是只能事后验证。比如很多企业如果在2016年年底、2017年年初降杠杆,那么现在就非常从容,如果当时不加杠杆现在加,压力就非常大,现金流非常紧张,甚至有崩盘的风险。有的人做的选择也未必好,但你没去选择,你也不知道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G 运气很重要。我倒不是持不可知论,但确实有很多东西我们无法完全用科学解释清楚,所谓的运气实际上是你不可控的那部分东西。很多时候你事后才知道,原来你的收获中只有百分之二三十是个人努力,其他都跟运气相关,比如国家政策或者经济周期的变动。但是运气很多时候也是主动选择的结果,比如说你对经济周期的认知,你对金融周期的认知,如果你的认知水平能够让你判断正确,那么你可能还会走好运。
G 如果可投资资产在50万元以下,买个大银行的理财或者货币基金就可以了。普通个人投资者都不要试图去预判或者抄底,大部分人都抄不到底。大部分人不是说去制造一个上升的电梯,而是如果一部电梯能从1楼通到50楼,你从1楼开始爬,好不容易到了10楼,那么当电梯来了的时候,你如果在10楼,就一定要搭上这个电梯。要学会等待,什么时候能搭上那部上升的电梯?要等这个周期比较确定了之后,挣你该挣的钱。另一个很重要的时刻是,你通常很难踩准50楼,那么在30楼、40楼的时候你要知道必须下来了。底部投入峰值卖出,基本没有这样的人,能享受到其中一段资产增值红利就很不错了。
G 我不喜欢道德绑架、虚伪、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