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风险研究

2019-04-10 13:54孔祥云
时代金融 2019年6期

孔祥云

摘要: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起步晚、发展水平较低,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风险。本文着重探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启动以来,我国碳市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亟待应对的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技术风险等,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完善碳金融政策体系,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法规;加强碳市场建设,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的监督检查。以期能够为我国碳市场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 风险 碳市场

一、引言

2017年12月19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印发,标志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碳金融市场建设既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效的管理机制、完善的法规制度、可靠的交易系统、真实的排放数据和扎实的基础建设。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建设亟待完善,因此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较多的政策、法律法规、交易机制、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尤其是面临着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严重制约着碳排放权交易的有序运行。而准确地辨识传统的金融风险和碳排放权交易的特殊风险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进一步的风险分析和有效的风险管理也成为碳排放权交易长期稳步发展急需突破的难题。

自签订京都议定书以来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随后在2013至2014年间,先后在北京、重庆、上海、天津、广东、湖北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试点地区的市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交易涵盖的行业进一步扩大,配额分配机制进一步完善,同时在碳交易发展之初,加强相关风险管理对于我国碳排放權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碳排放权交易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政策风险

就2018年来看,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明确支持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参与境内碳排放权交易。3月,由生态环境部接替国家发改委进一步推动全国碳市场的建设。5月21日,证监会提出要求,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研究开发碳排放权期货等衍生产品。5月,国家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升级并开通运行。这些措施说明国家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政策支持,同时也说明我国碳金融市场对政府政策存在显性依赖。

(二)法律风险

就目前而言,我国碳金融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十分不健全,尤其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法律建设成为碳排放权交易有序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截止到今日,我国尚未有关于碳排放权交易的真正的法律,只有2015年国务院发展改革委员会颁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市场经济需要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作为基础和保障,碳金融作为一种新的市场领域,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将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

(三)市场风险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风险有其自身的特性,而就我国的试点地区现状而言,流动性风险是面临的最主要的市场风险。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碳市场,各地区市场相对独立和分割,相互之间缺乏一定的交流与合作,从制度建设、市场进入与退出、市场运行、市场监管等等差异很大,碳配额产品和自愿减排碳信用等项目只适合在本地区流动,进而导致全国的流动性分散。较低的流动性极大地阻碍了市场参与者的自由交易,给市场本身和投资者带来一定的风险。

(四)信用风险

任何市场的有效运行都是以良好的商业信用为基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是如此。碳信用被用作广泛的增值税欺诈工具,这种欺诈被称为旋木欺诈。即一家本地公司将进口的碳信用卖给其他国内公司并收取增值税费,但这家本地公司随后便消失,该交予税务部门的税费也不知下落。2009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爆出涉及数十亿金额的税务欺诈案。对于我国而言,碳市场刚刚起步,相关建设的不完善容易被一些利益主体利用而导致信用风险。

(五)操作风险

在市场发展初期,市场滥用行为会带来典型的操作风险,交易者往往利用制度漏洞、交易系统漏洞等进行非法牟利。或者参与者对碳排放权交易的规则和操作模式等缺乏认知和了解,容易导致操作失误、系统失灵等。再有比如欺诈、洗钱、为恐怖活动筹资等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违规操作行为,最为常见的就是操纵市场与内幕交易。

(六)技术风险

碳排放权是一种虚拟的无形商品,其线上的交易依赖安全稳定的计算机系统。在碳金融交易开展的最初几年,重复交易和黑客攻击等暴露了碳排放权交易在监测、运行、报告等方面存在的技术性漏洞。例如2011年黑客攻击盗取大约300吨碳排放量,占当年碳配额的0.15%,导致欧盟委员会暂时关闭碳交易系统。

三、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碳金融政策体系,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法规

目前,碳金融具有政策性强的特点,其发展主要依赖政府的大力推动,碳市场的建设和完善需要政府的着力支持。尤其是从宏观层面,要出台各方面的政策措施,尽快制定一套相对完善的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体系,保障碳金融市场的有序发展。同时,加快相关法律研究和法律建设,保证市场运行有法可依,确保我国碳金融业务的规范实施。

(二)加强碳市场建设,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

在我国,首先要建立国家级统一的碳金融交易平台,并借鉴国外先进的成功经验,培育各方面碳金融服务机构,为碳排放权交易双方提供专业的服务,确保场内交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另外,还应该加强碳金融交易工具创新,丰富市场交易品种,鼓励相关的利益主体参与进来,活跃碳市场,发挥出碳金融应有的作用。

(三)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的监督检查

碳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监管。在政府层面,应该不断完善我国的碳金融监管体系,例如加强对CDM项目、CCER项目的开发和交付的管理,加大对跨行业、跨市场、跨国界的碳交易的监督管理等。在社会层面,加快金融机构改革步伐,倡导公平合理、诚实守信的商业理念,严厉打击交易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保证碳交易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易兰,李朝鹏,徐缘.碳金融产品开发研究:国际经验及中国的实践[J].人文杂志,2014(10):47-54.

[2]苏蕾,曹玉昆,陈锐.论构建我国碳金融体系[J].生态经济,2012(5):58-62.

[3]Sevi B,Chevallier J. On the realized volatility of the ECX CO2 emissions 2008 futures contract:Distribution,dynamics and forecasting[J]. Annals of Finance,2011,(7):1-29.

[4]Joyeux,R.,Milunovich,G.. Testing Market Efficiency in the EU Carbon Futures Market[J].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2010,20(10):80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