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薇
摘要:在金融体系中,银行的地位是暂时无法被取代的,但是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改革,银行业也正在进行转型与变革。本文围绕着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理财的风险与管理这个命题,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中传统理财和互联网金融理财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分析现阶段发展状况的风险,并给出相关风险管理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理财 风险与管理
一、国内理财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在逐年的增加,可支配收入占比越来越大,个人理财也成为了我国金融业新的增长口,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当中。而在往常的概念中,只要跟钱财有关的业务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银行,但是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急速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理财也成为了人们的普遍选择,其便捷性是传统银行是无法企及的。这也直接迫使银行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尋求着变化,与互联网相结合以寻求业务增长。
(一)国内传统金融理财现状
在传统的金融理财的概念中,由个人购买商业银行的投资产品,商业银行在聚集到一定量的个人资金后再进行专业的金融手段运作实现盈利的一个过程。
金融理财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已经变得相对于系统化、规范化,所有的理财产品都是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风险控制都在相对范围内。而理财产品的多样化也使得适用人群更加宽广,可以满足多层次的客户需求,风险爱好者可以选择高风险高回报,保守者也可以选择低风险的利产品,收益就相对少一点。
(二)国内互联网金融理财现状
其实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起步和过往的金融发展是有一定的相似性的,但是发展速度却比过往来得更加迅速,这一切都得从2004年第三方支付的兴起说起。当时互联网交易已经在发展壮大,但是由于缺乏相对应的信用评级系统和庞大的个人用户基数,使得在交易的过程中难以达到互信互惠的理想交易状态。这时候国内电子商务的领军企业阿里巴巴率先推出了支付宝这个第三方支付平台,使得在C2C的交易充分发挥互联网交易的优势:方便、快捷、安全,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客户们的认可。这也标志着我国互联网金融及电子商务的发展走出了尤其关键的一步。
二、银行发展互联网理财的风险
在互联网企业或者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时候,目前阶段其最大的风险就在于法律风险,也就是在这个新兴行业面前,最缺少的是法律法规的保护和规范,这已经不是可以通过行业自律或者行业内部规范就可以解决或者减少的风险,这个必须通过国家层面的立法和相关行政部门出台相关指导意见,行业规范,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虽然互联网企业和商业银行二者相合作发展,但是其实还是存在竞争的关系,而商业银行长久以来打造的固定模式在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行业,实则是处于一个被动状态,一个劣势的情况下的。而商业银行在市场中该扮演这什么样的角色和他的合法权益应该如何得到保障是政府现时最需要考虑的。政府必须以平衡二者之间的发展,维持稳定的发展都是补充完善法律法规时需要第一时间考虑的。
(一)流动性风险
由于互联网金融市场没有统一的准备金计提标准,在金融市场动荡时,互联网金融市场极易出现流动性风险。许多网络贷款公司没有足够的风险准备金,一旦金融形势发生动荡,出现客户挤兑的现象,则极易形成流动性风险。
(二)操作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大数据平台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金融的操作风险大致包含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安全性。其次是互联网参与主体信息的真实性,互联网金融的信贷审核环节比较薄弱,对客户的真实性情况缺乏掌握,面临着较大的操作风险。
(三)业务管理风险
互联网金融在业务管理上存在着较高的风险,非传统的金融机构正在逐渐的进入互联网金融市场,与传统的金融机构相比,非传统的金融机构缺乏业务管理经验,没有完善的业务管理制度,缺乏业务风险的防范意思,因此互联网金融存在着较高的业务管理风险。以三方支付机构为例,其不仅缺少对客户真实身份的核实,同时在资金结算中缺乏安全的校验工具,这些都形成了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
(四)信息不对称风险
互联网金融通过显示信息技术进行交易信息的传递、支付结算等金融活动,这些业务往来脱离了金融机构物理营业网点,都通过在由电子信息构成的虚拟环境中进行。而客户信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保密信息,这些信息的泄密往往是技术泄密或者是操作泄密。早在2013年就发生过第三方支付机构泄露客户信息的事件,给我国行业内敲响了警钟,迫切要有相应的法规出台来规范互联网金融保护客户信息的安全性。
三、互联网金融理财的管理建议
(一)加强业务人员的技能培训
针对操作风险和业务管理风险方面,现今阶段的社会发展还未能完全达到无人化操作的地步,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有业务人员的操作,这时候业务人员的水平能力就体现出来了。不但在安全性和质量要求方面需要加强培训,更是要避免因为操作失误而带来损失。在面对客户的时候也需要业务人员能够准确分辨客户各方面的能力和需求,为客户提供准确的咨询服务。现今阶段的社会发展还未能完全达到无人化操作的地步,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有业务人员的操作,这时候业务人员的水平能力就体现出来了。不但在安全性和质量要求方面需要加强培训,更是要避免因为操作失误而带来损失。在面对客户的时候也需要业务人员能够准确分辨客户各方面的能力和需求,为客户提供准确的咨询服务。
(二)加强大数据技术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面对信息不对称风险方面,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风险会在互联网和云平台迅速传导,使用目前既有的技术很难做到侦查以及控制。商业银行应该善于利用大数据技术,将风险信息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来,从而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对一个客户的信用评估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在信用评级中有效的分辨出客户所属人群,投资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一个有效的信用平台“征信中心”,所有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或者平台都应该自觉接入该系统,避免出现一些信用上的错误操作。而像阿里巴巴或者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有着自身的信用系统,如“芝麻信用”、“腾讯信用”。但是信用平台间的数据我认为应该要流通,以达到最大的信用评估效果。
(三)加强技术性风险的防范
在互联网中,有交流就有信息的产生,更何况是金融产品之间不仅仅是交流,是各种交易信息的产生,这时候就需要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进行信息交流,信息要加密,严防被篡改或泄密。银行要防范的外部技术风险大多都表现为伪造信息和欺诈或以其他的形式,而又因为互联网金融具有相对的虚拟特征。我们应该在技术方面不断投入研发和创新,做到与时俱进,确保在系统上线的一天,就有不断更新和自查漏洞并修复。结合现在互联网区块链和云技术,不断提高用户体验和用户操作环境的安全。通常情况下,互联网企业或者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是一种代理的方式,这时候就必须与发行金融产品的机构构建起一个有效的监管机制,使得资金流动间能够得到有效监管。
四、结语
其实在现代社会的状态下,传统金融行业融合互联网已经是不可逆的一个发展趋势。可是又受限于目前阶段的行业新兴时期,在社会环境、政治因素、行业转型、技术完善、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处于一种刚刚起步的状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社会行业的多方协同下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在互联网行业推动下产生的云技术、大数据、区块链等相关技术都一一吸纳到自身的银行系统当中,成为了行业的领头者,相信在这些技术的帮助下银行能够在风险面前从容应对。
参考文献:
[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D].韩济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
[2]罗春和,吴婷,傅宗舟,邓池莲.传统银行业务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J].现代商业,2015.
[3]张庆,王越.互联网理财产品探微[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