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2019-04-10 13:54王超瑛赵红岩
时代金融 2019年6期
关键词: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

王超瑛 赵红岩

摘要:本文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基于2003-2016年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发现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同时也分析了人力资本、政府科技投入等控制变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业集聚 经济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一、引言

我国经济增速近年来有所放缓,GDP增速低于资本投入的增速,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只有从根本上提升生产率,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张浩然(2014)研究发现金融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溢出,且溢出边界为120公里[1]。李思霖(2015)研究发现金融业集聚可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加入政府干预这一调节变量后,作用方向转变为负向[2]。夏昉(2017)测算了信息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发现我国信息服务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出现了过度集聚[3]。赵婷(2012)研究发现产业集聚通过资本积累和市场效率改进机制对地区的生产率起到显著的促进效应,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可能存在某种门限值[4]。

回顾学者们的研究,关于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方向意见并不统一,正向、负向和非线性影响都得到了大量的实证证明。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同时考虑空间因素,来分析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究竟是怎样的。

二、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一)金融业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

本文将金融业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是规模经济效应。集聚区内,机构间可以共享会计、评估、律师等辅助性产业,节约成本,同时加强信息交流,提高集聚区内金融业整体服务质量,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

二是信息溢出效应。金融业集聚会导致与金融相关的信息的集聚,特别是一些需要面对面交流的信息,这种信息往往比标准信息带来更高的收益。集聚区内的机构通过交流各种信息,降低了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各种风险。

三是拥挤竞争效应。当本地区的金融业集聚到一定程度时,会加剧对土地、人才等资源的争夺,资源获取成本的上升阻碍了金融机构等效率的提升,不利于资金的有效配置和本地区经济发展。

(二)金融业集聚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

本文将金融业集聚对周边地区的溢出效应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是虹吸效应。核心区的金融业集聚可能会虹吸周边地区企业和人才的流入,造成周边地区金融业萎缩,不利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是资源配置效应。当本地区的金融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后,受限于本地区的资源和业务量,会向周边地区延伸设立分支机构,同时流出金融人才、信息等资源,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三是储蓄向投资转化效应。金融集聚区带来的先进金融产品和业务经验等,可以帮助投资者更便利的搜集投资信息,帮助企业分散和降低创新过程中的风险,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综合以上,金融业集聚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效率提升的作用,取决于上述效应的综合作用,本文将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三、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与测度

本文的自变量是金融业的集聚程度,用区位熵来测度,公式如下:

其中,和分别表示省份和全国的金融业从业人数,和分别代表省份和全国的所有行业总从业人数。

因变量是经济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生产率的提升,本文选取全要素生产率来代表经济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采用Fare(1994)提出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运用DEAP2.1软件计算得出。其中产出变量为历年各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用历年各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指数进行平减,投入变量分为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劳动要素L采用各省份历年的平均从业人员数,资本要素K参考王小鲁(2000)选用了各省份2003-2016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用历年各个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参考张军(2004)用永续盘存法进行测算。

考虑到经济发展还与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有关,选取了人力资本(hc)、外商投资强度(fdi)、政府科技投入(gov)、外贸依存度(trade)四个控制变量。用历年各个省份公共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来衡量地区的人力资本;用历年各省份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按每年的平均汇价折算成人民币)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外商投资强度;用历年各省份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来衡量政府科技投入;用历年各省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外贸依存度。

本文研究目的是本地區金融业集聚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建立如下空间杜宾模型:

其中,代表第i个地区,第t年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为基于经济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为随机扰动项。和分别代表地区和时间固定效应。

(二)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以金融业集聚为自变量,同时加入各控制变量及其空间滞后项,研究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并根据LeSageandPace(2009)提出的偏微分方法[5],将解释变量的作用分解为对本地区因变量的直接效应和周边地区因变量的间接效应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地区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0439,间接效应系数为0.3655,均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下的检验。说明无论是对本地区的直接效应,还是对周边地区的间接效应,金融业集聚都是显著促进了经济发展。金融业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资源配置等作用,可以促进生产率的提升。

人力资本投入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4932,非常显著。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周边地区有不显著的虹吸抑制作用。总效应为正向但并不显著,可能是由于劳动力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增加公共教育投入对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不似从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总效应为5.3568,在10%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经济发展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政府科技投入在本地区显著促进了生产率的提升和经济发展,但本地区科技投入增大对周边地区会产生虹吸作用,不利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外贸依存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为负,并不显著,说明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有待改善。

四、政策建议

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金融业集聚正向空间溢出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实证分析发现,金融业集聚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应加强中西部地区的金融中心建设,可以以成都、重庆等区域金融中心为核心,形成多个金融集群,并在周边省份形成金融支点,充分发挥金融集聚的正向外部性,促进生产率的提升。

(二)完善人才引进制度

人力资本对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中西部地区金融业落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少专业的金融人才,中西部地区政府应提高对引进人才的重视,建立合理的员工晋升和奖励制度,营造完善的人才发展环境,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减少要素流动的障碍

要实现金融业集聚正向溢出效应的最大化,有必要减少要素尤其是金融要素等的流动障碍,优化资源的配置,提升生产效率。相邻地区要加强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制定一些合作协定,引导金融人才和企业等资源的流动,从而促进金融业集聚的正向溢出,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

参考文献:

[1]张浩然.空间溢出视角下的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绩效[J].财贸经济,2014,35(9):51-61.

[2]李思霖.金融集聚、政府干预与全要素生产率[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08):81-84.

[3]夏昉.中国信息服务业集聚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7.

[4]赵婷.产业集聚与地区生产率增进:理论分析及中国经验实证[D].浙江大学,2012.

[5]Lesage J P,Pace R K. Introduction to spatial econometrics[M]. CRC Press,2009.

猜你喜欢
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
倾向中西部的土地供给如何推升了房价
我国省域人力资本的收敛性分析
中国省域农业碳减排潜力及其空间关联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