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常规叙事的常规化解读

2019-04-10 23:59张雨萌陈文铁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9年2期

张雨萌 陈文铁

摘要:近年来,反常规叙事(unnatural narrative)成为后经典叙事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关于其基本概念以及相关问题,学界没有统一观点。本文以反常规叙事的含义为核心,对其相关的问题,常规化和未常规化的反常规叙事进行梳理,并结合阿尔贝(Alber)的解读策略,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例进行分析,最后阐释了反常规叙事被常规化的原因。

关键词:反常规叙事 常规化反常规叙事 未常规化反常规叙事 解读策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一、引言

反常规叙事(unnatural narrative)是近年來后经典叙事学的研究热点之一(Alber&Heinze,2011),无论是在叙事理论建构还是在叙事批评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尚必武,2012)。究其传统,反常规叙事可以追溯至古希腊的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古罗马的佩特罗尼乌斯(Petronius)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尚必武,2015)。一直以来,反常规叙事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那么,究竟什么是反常规叙事?它有哪些核心问题?读者是如何对其进行解读的?反常规叙事被常规化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并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例进行阐释。

二、反常规叙事的含义

反常规叙事是继认知叙事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话题(Mber et aI,2013),其在当下学界的研究热度和迅猛态势显而易见,许多叙事学家对反常规叙事展开深入研究并对其进行定义。比如,伊维尔森(Iversen)认为反常规与支配故事世界的法则和故事世界中的场景和事件之间的冲突紧密相关(Iversen et al,2013)。尼尔森(Nielsen)将反常规叙事归为虚构叙事的一部分,认为反常规的都是虚构的(Alber et aI,2012)。克罗克(Klauk)和科佩(K·ppe从为,反常规叙事就是非模仿的叙事,叙事文本中包括具有极强不可能性的故事世界(Klauk&KK·ppe,2013)。理查森(Richardson)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当一部作品含有很多反模仿(anti-mimetic炀景时,我们才会把它看作是反常规作品(Richardson,2012)。阿尔贝对反常规叙事的含义解释得较为清楚、较为全面,他指出,在他的用法中,“反常规”一词表示物质上、逻辑上以及人力范围内不可能存在或发生的场景和事件。也就是说,根据已知的支配物质世界的规律,公认的逻辑原理,或者类似人类知识和能力的正常界限,这种场景和事件是不可能存在或者发生的(Alber,2016b)。这些反常规要素是处于我们基本认知范畴之外的要素,并且因此会让我们感到哿怪与不安。尽管学界对反常规叙事的具体定义还未有统一意见,但关于其基本内涵(Richardson,2016),则都强调反常规叙事来源于现实世界的范畴,同时强调故事的不可能性、不真实性以及虚构性(Alber eta1.2013)。

三、反常规叙事的常规化解读

阿尔贝认为,读者在读到上述具有反常规特征的叙事作品时,有时也并不会感到奇怪、感到陌生(Mber,2016b)。比如儿童读物中,如寓言、童话中会讲话的动物哥特式小说以及英国史诗中使用的魔法;18世纪物叙事小说(circulation narrative)中出现的会讲话的物体以及其他包含不可能要素的批判讽刺性的夸张描述,现实主义小说中全知的叙述者,现代主义小说中的人物内心世界的不可能的艺术表现,如自由间接话语、心理叙述、话语的直接传达以及科幻小说中的不可能要素,如时间穿越、瞬间移动,等等。也就是说这些都属于已经被常规化的反常规要素,已经被归为我们熟悉的认知范畴。然而还有一些正在被常规化,比如后现代主义叙事中的一些反常规要素(Alber,2016a)。当然,还有一些未常规化的反常规要素。

(一)未常规化的反常规叙事

由于反常规叙事的不可能性、不真实性以及虚构性,读者有时很难理解文本。正如伊维尔森所说:“反常规叙事终究会教会我们一些什么,但是限于当前人类的智力水平以及情感障碍,我们还不能理解它们……反常规现象还不能完全被理解、常规化甚至辨别出来”(Iversen et al,2013)。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出现了许多未常规化的反常规叙事,以人们现有的知识水平还无法对其做出合理解释。比如“仙境”中能改变身高的奇怪东西:爱丽丝喝下“混合着樱桃馅饼、奶油蛋糕、菠萝、烤火鸡、牛奶糖、热奶油面包的味道”的小瓶里的饮料就会变得只有十英寸高;而吃了用葡萄干嵌着‘吃我字样的小点心之后,爱丽丝就长到了九英尺高;扇扇子就能缩到两英寸高;一边会使人长高,另一边会使人变矮的蘑菇,等等。还有那些不符合显示思维逻辑的事情:从窗子扔进来的小卵石为什么在掉到地板上时全部变成了小点心?公爵夫人的婴儿怎么会变成一头鼻子朝天、只会打呼噜的猪?狗生气时就叫,高兴时就摇尾巴,可是猫却是高兴时就叫,生气时就摇尾巴,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认为猫狗摇尾巴只是为了向主人讨要食物。

读者在阅读这类文本时,无法用现实世界的知识来理解,因而感到新奇、怪异,也就是说这些反常规要素还未被常规化。那么,读者在阅读时可以借助一些解读策略来对文本进行分析,帮助理解。

(二)未常规化的反常规叙事的解读

反常规现象在现实世界中都是不可能存在或者不可能发生的。为了解读这些不可能要素,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观点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在保留其“不可能性”的同时,从艺术性的角度来解读不可能现象,代表学者有伊维尔森(2016)以及尼尔森(2013,2014);而以弗鲁德尼克(Fludemik)(2002)和阿尔贝(2016)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可以通过扩大认知范畴来将反常规要素常规化。

伊维尔森认为反常规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不是一种文本形式。不过分看重文本的外表而是关注其作用或者修辞,将反常规现象视为一种艺术,而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解读策略(Iversen,2016)。为了更好地理解不可能现象,尼尔森也提出了相应的阅读策略,他认为,解读反常规并不一定要将其常规化,并不一定要把现实世界的条件与局限性运用到所有虚构的叙事中。他建议不要一味地诉诸真实世界的阐释框架,而是应该将目光转至虚构艺术本身(尚必武,2017)。

理查森指出,当我们面对不可能现象时,读者被迫摒弃常规的信念以理解它。读者想要理解文本的唯一方法就是思考“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读者,如果我将它视为真实的我应该知道些什么,相信些什么”(Richardson,2016)。弗鲁德尼克受到乔纳森K·卡勒(JonathanCuller)关于“自然化”(Naturalization)的影响,强调读者将陌生文本转化为可读文本的方法(Herman&Bart,2016),他认为,所有这些不可能现象的应用都体现了我们阅读和写作的方式,反映了我們的认知倾向,我们可以借助对思想的分析来对其进行解读(Fludernik,2010)。同时他提出运用特纳的“整合理论”来理解反常规的事件以及场景。阿尔贝(Alber,2016a)指出,他个人不相信完全反常规的存在,即使后现代主义中的反常规现象也或早或晚地会被常规化,反常规叙事终究会被常规化(Alber,2016a)。尼尔森也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常规叙事的新形式和新技巧都会被常规化(Nielsen,2011)。

无论叙事文本的内容或者结构等有多怪异,它仍然是有目的的交流行为的一部分(Pratt,1977),仍然是可以被解读的。为了理解未常规化的反常规叙事,阿尔贝提出了九种阅读策略(Alber,2016b),这九种策略分别是:假定一个超验的范畴(设置故事世界);整合结构体系;文类化(使读者想起文学史上的文类);主体化(将反常规视为一种心理状态);突出主题;寓言式阅读;讽刺与嘲讽;以自己的视角(将文章作为工具来构建自己的故事);禅式阅读。下面我们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例,借用阿尔贝的阐释方法,看看这类反常规叙事作品是如何被解读的。

1.假定一个超验的范畴

几乎每部作品中都会存在一个“故事世界”,这个世界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或者不存在。赫尔曼(Herman)将“故事世界”(storyworld)定义为谁和谁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以某种方式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做出了某些事情的一种精神模式,人物在故事世界中重新定位或者做出说教式的转变,他们共同构成一个故事(Herman,2002)。阿尔贝认为:“虚构叙事最有趣的事情之一就是他们不仅重现了我们周围的世界,而且也包含了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实现的要素”(Alber,2016b)。所以我们不妨将故事世界假定为一个超验的范畴,其中可以展示现实世界的要素,也可以涉及一些虚幻的不可能存在的要素。比如《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兔子洞”里呈现出来的“仙境”就是虚幻的:

爱丽丝好奇得不得了,跟在后面穿过田野,刚好看见兔子钻进篱笆下边一个挺大的兔子洞。爱丽丝紧跟着也进洞了,连想都没有想一下,自己到底怎么从洞里出来呢?兔子洞有一段是平的,像隧道一样,然后突然下沉,也太突然了,爱丽丝还没来得及想想是不是该停下来,就已经掉进了一口很深很深的井里……突然嘭咚一声!她落在一大堆树枝和枯叶上,总算到底了……(卡罗尔,2011)

在现实生活中,地下并不存在这样一个空间。也不会存在和爱丽丝差不多高的大蘑菇,猫也不会笑……当然,故事世界是以现实世界为基础的,必然存在和现实世界相关联的事物,比如,爱丽丝见到的美丽花园,看到的美丽的花圃和清凉的喷泉,在现实世界同样存在;无论在现实中还是“仙境”中,老鼠都仇恨猫,认为猫是可恶的、下贱的、粗鄙的东西;爱丽丝在现实和虚幻中都要背诵诗歌《小蜜蜂怎么干活》以及《你老了,威廉爸爸》;“仙境”中也存在审查员和陪审员,当发生失窃事件时,也要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调查,等等。虚构的世界是无法实现的,其中包含展现时间和空间的物质上以及逻辑上的不可能现象(Alberet a1,2010),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它可以通过作者的想象被描述出来。

2.主体化

主体化即将反常规要素视为人物心理状态的一部分,比如梦境、幻想、想象或者幻觉。比如,作者在故事结尾指出,爱丽丝的所有经历只不过是她的一场梦:

“陛下真不该这样大声地打呼噜”,爱丽丝醒了过来,一边揉着眼睛,一边对小猫说。她的声音充满了尊敬,但也显得有些严厉。“你把我从,哦,多么美妙的一场梦里唤醒过来。你一直都跟着我,小黑猫——一直跟我在梦中世界里漫游!你知道吗,我的小乖乖?”(卡罗尔,2011)

将爱丽丝经历的所有奇怪的事视为一场梦,自然地将小说归为虚幻一类,只是爱丽丝的想象,是不可能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深究那些哿函的事情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3.文类化

以会说话的动物为例,早在约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就在《圣经》(Bible)中出现了,比如伊甸园中的蛇、巴兰的驴子,等等。作为宗教书籍,它的诞生存在一定的说教性(Bemarets et al,2014),为了能吸引更多读者以达到说教的目的,在创作过程中,关于叙述者的选择,作者会考虑以下问题:怎样将这些平常的事物显得有意思?叙述者是“它”(it narrator)有趣还是一个复杂的人有吸引力(Bemarets et al,2014)?当然,明智的创新的作者会选择前者。同时,杨绍梁认为,话语层面的不可能现象是为了在文本的开始设置一种神秘感和悬念,从而增加读者的理解时间和阅读兴趣(杨绍梁,2016)。将动物或者物体作为叙事者,已经成为文学的一种文类,人们不必再对其产生不安,比如在阅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过程中,对于文本中会说话的胆小的兔子先生、幽默的疯帽子、能随时现身也能随时隐身的柴郡猫、调皮的水壶和盘子,等等,我们都可以视为一种文学种类。

有些学者也提出从其他认知方面来解读反常规叙事,通过强调主题、寓言、反讽、戏仿以及人物内在的心理状态,等等,来应对反常规叙事给读者认知带来的挑战,提高文本的可读性(尚必武,2016)。虽然不同学者提出的解读策略不同,但他们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即使读者更好更透彻地理解文本。利礼(Lilly)指出:“共同使用这些策略时,他们可以创造出更有效更有启发性的解读角度,来使得那些可能的不可能的故事世界有意义”(Lillv,2015)。所以我们在解读不可能现象时不妨综合运用多种策略,以达到最佳效果。

四、反常规叙事被常规化的原因

卡勒认为,如果我们不想在面对铭文时目瞪口呆,那么我们就必须把奇特的、形式的、虚构的成分转化还原或者常规化,使它们纳入我们的视野(Culler,1975)。同时弗鲁德尼克也指出,反常规叙事中和我们生活的世界不相符的要素以此来被解释、被常规化,才能适用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的知识(SchK·bler,2015)。由此可见,一些反常规要素被常规化是必然的。

关于反常规要素逐渐被常规化的原因,不同学者持不同的观点。理查森认为,不断地重复以及这种重复的范围的扩大,会使不可能现象被常规化(Richardson,2006)。随着文本内容的不断丰富,大机器生产的发展,人们会频繁地接触到各种不可能现象,久而久之,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不可能现象,他们对于那些会说话的动物或时间穿越已经不惊奇了。阿尔贝也认为常规化会发生是因为我们对反常规叙事场景太过于熟悉,以至我们开始建立新的思想构架(Alber et al,2010)。他说:“即使最反常规的场景也源于我们的生活……也就是说,反常规与人类思想的本质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烦恼有关”(Alber,2013)。反常规要素与现实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以及相似之处,人们就是通过这种联系将反常规要素纳入常规的认知范畴,从而不再对那些反常规要素感到陌生。特纳(Turner)在19世纪提出了“可能的整合”理论,来解释反常规叙事被常规化的原因,“可能的整合”即整合现有的框架来重建不可能要素,最终创造出超越现实世界知识的新的认知框架(Turner,1996)。为了重建并且阐释虚构的要素,读者需要重新定位其认知立场以适应虚构世界的知识。换句话说,虚构的知识对于读者理解虚构世界是很有必要的,现实世界的知识可能的确很有用,但不一定适用所有的场合(Dole zel,1998)。同时,随着整合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将不可能要素归为一个基本的认知范畴内,从而转变成某个体裁的常规要素(Alber,2016a),同时这些体裁的创立也削弱了反常规要素的反常规特质,从而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同时,读者对于这些不可能要素的接受程度与叙事和现实世界的偏差程度有关,相对于物质上的不可能要素而言,逻辑上的不可能要素更难被读者理解,因为它们会产生更大的“陌生效应”(estranging effect)(Alber,2009)。

综上所述,反常規要素被常规化主要是由于人们不断地重复地接触这些要素,以至于将其纳入了常规的认知范畴,不再将其视为奇怪的事物,不再对其感到惊奇、感到陌生了。

五、结语

反常规叙事作为一门新兴理论,虽然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随着人们认知范畴的不断扩大,不同体裁、内容作品的大量出版以及创新性作者的不断涌现,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反常规要素。一些要素会被常规化,形成全新的或者部分创新的文类。但仍有一些不会被常规化,继续保留其反常规特性(Herman & Vervaeck,2016),或者已经被常规化的反常规要素会再次变得反常规(Mber,2016a)。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反常规叙事的常规化进程会一直持续下去,同时,面对持续出现的反常规叙事,将会出现更多更有效的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