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体漫画《美籍华人》与图像叙事

2019-04-10 23:59汪文君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9年2期

汪文君

摘要:《美籍华人》是华裔漫画家杨瑾伦的最新作品,采用三条不同的线索讲述美籍华裔青少年在白人社会所经历的艰难成长过程。该文以《美籍华人》为研究文本,分析作品中图像与文本两者的叙事关系,探讨作家如何结合图像叙事理论,建构出美籍华人在白人社会中对自我身份的追寻。

关键词:杨瑾伦 《美籍华人》 图像叙事 美籍华裔 身份追寻

《美籍华人》(Amen'canBornCh/nese)是美籍华裔漫画作家杨瑾伦用五年心血打造的自传体漫画,用图像叙述的方式讲述了三个不同的故事:一是孙悟空西天取经修成正果的故事,二是美国出生的华裔中学生王瑾如何努力适应以白人为主的学校和社区的故事,三是美国化的丹尼因耻于他的中国表兄钦西骚扰而转学的故事。作者将三个毫不相干的线索巧妙地穿插在一起,使得三个故事主人公的身份最终交汇成一条线:丹尼其实就是王瑾,他在被他所喜欢的白人女孩拒绝之后,“变成”了白人小男孩,在身份上走入了美国的主流社会;而丹尼实在忍受不了钦西给他带来的麻烦,与他打了一架,发现钦西原来就是美猴王的化身,他来到美国看望丹尼,是为了提醒他的真实身份。最后,王瑾放弃了他身上的“丹尼”身份,接受了他自己作为华裔后代的真实身份。如此巧妙地处理结尾,不得不令人感叹作家的天才之处《美籍华人》自出版以来,不仅获得多项漫画与文学大奖,更是第一本进入美国小学课本的漫画书,第一本人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漫画书,这大大提升了漫画小说的社会和文化地位。

在一次采访中,杨瑾伦谈到他自幼听父母亲讲述中国神话传说《西游记》和孙悟空的故事,长大之后结合自己作为一个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人的不易经历,就萌生了要把文字和画面结合在一起讲述美籍华人在白人社会中受到的歧视、遭遇的困境以及对于自我身份的不断追寻过程。这部作品所引起的社会关注度,美国青年漫画家德里克-柯克金(Derek Kirkkim)评价为:“作为一个亚裔美国人,我一生期待的正是这本《美籍华人》。”

一、图像叙事在新世纪的发展

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口口相传是人类声音叙事的主要方式,但是因为其难以在时间维度上长期保留而使得众多古老传说逐渐失传。随着象形文字和简单符号的出现,图像在空间维度上将人类的发展记录下来,我们现在才可以从竹简、甲骨碎片、陶瓷瓦片的文字和符号中想象出千年之前人类的生活情形。除了记录的功能,图像作为一种叙事手段更有引导读者脱离表层的含义,从更深的层次寻找深刻思想表达的功能。如欧洲中世纪教堂的五彩壁画描绘《圣经》人物和故事;中国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讲述释迦牟尼和佛教的传说;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借用一个完整的图像语境,用非常流畅和清晰的画面讲述了耶稣与十二门徒之间或愤怒,或激动,或震惊的紧张场面;中国北宋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用五米多长的画卷,描绘了汴京的城市风貌和百姓生活的图景,等等,这些艺术形式都在进行着多层次的图像叙事。

图像叙事的直观性、生动性、象征性等特点一直使其作为人类重要的叙事方式之一并延续至今。在社会日益快速发展的新世纪,人们接受新事物的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快速和直接,图像叙事的优点再一次显现并引起人们的再度关注。近年来叙事研究在各个领域兴起,人們开始对诗歌、音乐、舞蹈、电影、动画等具有叙事艺术的媒介形式重新进行思考,从今天的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图像叙事在20世纪末成为文学研究的课题之后,展现出一个蓬勃发展的姿态。罗兰·巴特扩充了叙事的范围和体裁,他指出:“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除了文学作品之外,还可以包括绘画、电影、漫画、诗歌等形式,叙事承载物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固定或活动的画面、手势以及所有这些材料的有机混合。”自20世纪90年代起,叙事学的发展迎来了新的研究方向,即叙事学理论逐渐与伦理研究、文化研究相结合,使得叙事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不仅引入一批新的研究方法,比如认知方法、修辞方法、伦理批评方法等,而且在叙事媒介上,以传统文学叙事为基础,融入了电影叙事、舞蹈叙事、图像叙事等新兴的表述媒介。

长久以来漫画类作品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消费性的文化商品,是快餐式的大众文化体现,接受度很高却始终属于大众文化这一范畴,相对于用文字描写的传记、评论、小说、诗歌等文学主流形式,漫画文学在主流文学界的地位和认可度都不高。“对艺术家而言,漫画的图像太过粗略,而对文学家而言,漫画所运用的文字又不具深意,不够文学。漫画夹在艺术与文学之间,左支右绌,从而成为当代文化想象的不见。”随着文本与图像相结合的“图像/绘本/漫画小说”这一新型文学样式的出现,在文学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图像叙事的浪潮。如今图像小说已不再是廉价的视觉消费商品,而是升华为一种重要的艺术书写形式。

二、图像叙事对作品主题的多重功能呈现

《美籍华人》这部作品将图像叙事与漫画小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读者用文学的方式理解漫画,作者用漫画的形式讲述文学故事。故事共有三个情节,作者并没有将三条线索单独一分为三叙述,而是将三条线索的点滴进程都交织在一起形成平行叙述,步步推进着各自发展又紧密连接,最后汇成一条主线。每则故事都暗含着彼此相联系的点、线、面的交集,透过漫画中的故事,实际是在讲述作者对于自己美籍华人身份的认同过程,也是作者关于成长记忆的一个组成部分。故事分别塑造了三个人物形象:中国神话人物美猴王、华裔少年王瑾和中国表兄钦西。

(一)图像的象征功能:美猴王的成长选择

“西方马克思主义”之父、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他的著作《小说理论)冲提出:“所有的小说都是患‘恋家症的。”或许每一个孤独的灵魂都会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与家园相连,家园是童年的回忆,不仅仅是祖父母的宅院,或者小桥流水等有形的家园,更是一种人文情怀中记忆与希望并存的无形家园想象。精神的家园存在于记忆深处,是一种四方漂泊、客居他乡的悲凉,也是一种对童年记忆、亲情眷恋的情感寄托。美猴王的故事就是杨瑾伦对于记忆中的中国家园的最初感知,更是一种想牢牢记住个人成长历史的动力。

作者利用彩色版面的多图并置方式,呈现出美猴王是一个没有紧箍咒的约束、穿着小虎皮裙、光着脚的活灵活现的形象,凸显了图像与文字具有同等叙述作用的特性。叙述一开始,不同的画格组成了森林里的各种小动物,栩栩如生跃于纸上,画面色彩艳丽,有红花有绿树,仿佛置身于一片美丽的大森林之中,惬意无比,为故事情节做了铺垫。翻页之后,右侧的画面为美猴王平时苦练七十二般变化,短短三页的篇幅,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参与了练功的过程,时而腾云,时而人海,时而呼风唤雨,雷、电、云布满画面。作者把一系列的动作融合在一起,随着视觉阅读的速度将整套动作舞动起来,展现出十足的动作连贯性,表现了美猴王练功的进步与辛苦。下一个场景跳至前往天宫参加蟠桃盛会,因为没有穿鞋的缘故被天将拒之门外,画面中将众天神的无尽嘲笑与美猴王的愤怒同画在一张图上,突出了美猴王的主体清晰画面和众天神模糊的背景,详细刻画了美猴王与众天神打闹的场面,让读者能够切身体会到他的愤怒。最后一张图是全黑色的背景,只有美猴王一个白色的粗略轮廓,透出从天宫回来后内心无比的失落与疲惫,带来了一种失落的意境感,将内心的痛苦通过一个小小的背景较直观地呈现出来。本则故事结束时,又回到了美猴王的故乡,在叙述时间上形成了较为连贯和呼应的特征。美猴王的形象已经高大威猛了不少,在画面中所占比例较之前矮小的形象已经有了明显地扩大,有了金箍棒和七十二般变化的护佑,美猴王前往天宫的底气更足了,他的个头总是布满了整个画面,有种顶天立地的高大感觉。在天宫与如来佛祖化身的长者激烈争吵,顽皮、挑衅的形象在读者面前活灵活现,时而手握金箍棒炫耀,时而睁大眼睛、手捏拳头与如来对峙,用狂妄的表情挑衅五根天柱,最终惊恐万分、目瞪口呆,被满画面的碎石压于五指山下。

阅读图像小说依赖于读者通过时间关系、空间布局、因果联系等规律去解读图像,弥补文字叙述所带来的画面扁平感,从而达到视觉上的冲击,并建立起图像叙事的立体感。也就是说,“画格与画格之间的上下或者左右的间格与空白,既是区别画格的隔间,也是前后画格的连接。阅读漫画,就是要在空白里面,建构足以串联个别画格的叙事逻辑”。在阅读这部分故事的时候,强烈的画面感冲击着视觉感受,产生一种对比的审美效果。一方面,人物形象丰满,众天神和美猴王各有不同的外貌、衣着和表情,代表着不同的身份与地位;另一方面,每一个画框与画框之间连接紧密,虽然读者因为有阅读的时间差,不管是先图片后文字,还是先文字后图片,在阅读完故事情节之后,读者都依然有时间、有空间去通过自己的理解达到图像意义的延伸与个人补充的延续。

通过讲述美猴王的故事,作者在努力回忆他幼年所知道的关于美猴王的印象,同时结合新的元素阐述他个人成长记忆的一部分,一方面引导读者深入故事当中,一方面又用作者型的叙述声音保持和加强作者叙事的权威性。作为中国版的神话故事嫁接到美国社会中,美猴王已经具有了美国化的符号意义。在《美籍华人》中,美猴王使出浑身解数向天神们证明自己的价值,象征着美籍华人在美国主流社会中对自己身份追求的艰难过程。在美籍华裔青少年的群体中,华裔第二代、第三代移民在相当程度上已经美国化,“只要一个世代就可以忘记习俗以及共享的历史”,但是华裔族群仍然因为种族、文化、背景等原因被美国主流社会视为“他者”而受到歧视,这不仅是作为美籍华人创作图像小说的主题,也是现实中华裔族群的真实生活體验。

“穿鞋”在作品中具有很深的象征意义,美猴王因为光脚参加天宫大会而被拒之门外,因为他代表着原始、低等和粗俗,穿上鞋子才代表文明和进步。孙悟空曾经为了能够成为天神,努力脱离原先野蛮的状态,他要求自己甚至包括花果山的所有猴子都穿上鞋子。但是在被取经高僧从五指山下解救,西行取经之前,美猴王毅然决然地脱掉了束缚他的鞋子,踏上了回归自我身份追寻的道路。只留下美猴王搀扶师傅西行远去的背景,在近景画面中,留下一双脱下的鞋子和一串脚印。美猴王的故事让我们“既看到中美两种文化的矛盾和对立,又看到两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从美籍华人自我否定到自我觉醒的心理变化以及对自我身份定位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身份是一个人内心归属的象征。同样,在后殖民批评的语境之下,“家园”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家园可以代表着故土的远离,家园也可以等同于栖息于两种文化之中且被两种文化所摈弃的无家之感。华裔族群就是处于这样一种“非家状态”,一方面与中国文化血脉相承,另一方面又被美国主流社会文化所排挤,被“边缘化”。

作者带着对家园的眺望之感,带着对个人成长中痛苦的被排挤记忆,通过美猴王的形象探究华裔身份的归属。如果穿上鞋子代表文明和进步,那么美猴王脱掉鞋子是回归自我,做出伴随师父西去取经而不再想成为天神的选择,他依然保持着猴子的性格和身份,最终找到心中接纳他的家园。美籍华人在美国极力想融人白人的主流社会,渴望身份得到认可,努力想褪去华人的身份和角色扮演,那么对于美籍华人来说,还原自我的思想蜕变,放弃浮而不实的追求,在美国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暖意融融的家园,或许会是美籍华人的真正出路。

(二)图像的隐喻功能:王瑾的成长困境

作家聂华苓曾经感慨:“我到哪儿都是个外乡人”,以至于初到美国“好几年写不出一个字,只因不知自己的根究竟在哪儿”《美籍华人》中,王瑾在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母从台湾来到美国,一直过着“候鸟般”的生活,“孟母三迁”的故事对他母亲感触很深,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入美国白人社会,王家人离开了华人聚集的唐人街地区而搬到了旧金山。从台湾到美国,从唐人街到白人区,从东到西,漂泊的无根感让王瑾心中“处处无家处处家”,因此患上交际“失语症”。在王瑾入学读书之后,他发现学校里只有他一个亚裔学生,尽管同样玩着美国的变形金刚玩具,看着美国的动画片,可是他在学校却难以融人群体。在漫画中,“树”的意象反复出现,王瑾初到学校时,同学们三三两两在操场上你追我赶,作为背景,校园里的大树总是郁郁葱葱般呵护学生们成长,画面是欢快又活泼,但当画面中以连续几页的篇幅同时刻画出同学们聚在一起背后议论王瑾时的轻蔑、嘲笑和嫌弃的面部神情,画面大量的留白使人物和空旷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此时的大树也早已是光秃秃的树干,孤零零地陪面无表情的王瑾蜷缩在操场的角落,作者用画面强烈的对比表现了王瑾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读者在阅读图像和文字时,存在时间上的差异,因为图像中的时间进程是通过视觉在画框与画框之间的跳跃来完成的,所以需要读者自己填充空隙来连接文字意义,达到在多种艺术性之间建立连接。“这些空白驱动着漫画的叙事,也间接主导着读者的阅读;他们支撑起图像与文字之间预设的直线、因果、前后的连接。”树象征着“有根有源”,就像华裔族群渴望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一样,华裔的离散族群有着对生活不同的期待。王瑾在一定意义上是作者本人乃至整个华裔青少年群体的缩影,他们都有着相似的遭遇:跟随父母定居美国,却陷入难以融入主流社会的困境。对于离散群体来说,他们处于尴尬的中间位置,既没有与旧环境彻底脱离,也不能与新环境完全融合。祖国是他们无法落叶归根的地方,新的国家也不是他们能开枝散叶的地方,就一直在这样的矛盾状态中挣扎。“发现世上只有家乡好的人只是一个未曾长大的雏儿;发现所有地方都像自己的家乡一样的人已经长大;但只有当认识到整个世界都不属于自己时一个人才最终走向成熟”。但是对于像王瑾这样的华裔少年群体来说,他们还没有充分地意识到“无根”对华裔群体来说意味着什么。就像王瑾的玩具变形金刚可以无限次的变化造型一样,在王瑾的眼里只要在形象和生活习惯上与其他同学一致就可以和他们做朋友,融入他们的圈子,所以他特别注意自己的美式造型,这样的认识使得他越来越希望改变自己,甚至想完全变成一个白人。小说最后实现了他的这个愿望,让他成为黄头发的白人男生“丹尼”,用虚幻的身份进入了白人社会,以获得暂时的身份优越感和安慰感。作为王瑾的化身,丹尼对自己的身份陷入迷惑,在同一张画面中也同时展现出从王瑾的黑头发到丹尼的黄头发变化的五幅图片,两者的身份融合在画面的对比中产生了强烈的碰撞效果。与美猴王选择“脱掉鞋子”、主动放弃进入天庭而回归到他最初的身份并坚定走向自己选择的取经之路相比,王瑾努力追求白人社会的认可,甚至不惜代价变身为白人少年的做法,也无可厚非是华裔群体所尝试融入主流社会的众多努力中的一种。

作者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深深意识到与他一样的离散华裔族群,每天面对的是“异乡”“放逐”和心灵“无处皈依”的状态,他们渴望找到心中想象的家园和身份的归属。“真正的家园不是靠石砌砖垒,而是用文字和精神铸造的”,因为民族不一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物体,而更多的是一种情感认同和心理认同。王瑾的努力使他最终发现自己就是和别人不同,黄皮肤、黑头发的血脉永远无法改变,努力地追求他人对自己外在的认同和接纳,不如自己首先接纳自己的华裔身份,认同自己也才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树不能没有根存活,人不能没有国家归属,这里的树正是作为国家的隐喻,当王瑾重新认同自己的华裔身份时,找到自己的心灵家园归属时,此时的画面中,干枯的大树又重新吐出嫩芽,由远及近,从嫩绿到枝繁叶茂。

(三)图像的动态功能:丹尼的身份回归

第三条线索有意安排了中国表兄钦西来搅和,使得丹尼每次成功融入同学当中后又被孤立出来,最后不得不以转学的形式来逃避表兄钦西的骚扰。钦西说话总是带着口音又总是说一些别人听不懂的中式英语,在漫画中作者将钦西塑造成一个戴着地主瓜皮小帽,留着长发辫,一口大龅牙又总是狂笑不止的丑陋形象,他与丹尼同学们的穿着、礼仪有着明显的差异,仿佛是从上20世纪穿越而来的旧式地主。这样的画面占据了整整一幅版面的空间,后又被分格为不同的画格,钦西是一个闯入表兄丹尼生活的不速之客,他与西方人眼中的傅满洲一样,都代表着中国人在西方人印象中的原始、落后、粗鲁和肮脏的形象,所到之处必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钦西在丹尼的学校里搞得鸡飞狗跳,站在学校图书馆的桌子上大声喧哗,让周围人唯恐避之不及,纷纷表现出惊恐的表隋,而丹尼在画面中怒发冲冠,面红耳赤终于忍无可忍,与钦西狠狠地打了一架。漫画中用了五张分割的图片来表现打架的过程,从拖、拉、拽到愤怒挥拳再到钦西奋力回击,每一张图片都在描写打架的激烈过程和双方的表情变化,读者仿佛能听到挥拳和喊叫的声音,达到强烈的视觉共鸣,此时连贯的静态图像呈现出动态的时间流动感,达到叙述目的的同时也在表达双方的愤怒。“用图像叙事达成了特殊的叙事效果,制造观众美感反应的同时不再需要读者运用阅读单纯文字后的想象力来进行建构,可以在作品中呈现出单纯文字所无法呈现的艺术效果,增加了作品的美学价值和审美感悟”,文字表达有意抒情却短于无形,图像表达立体直观且长于动作,文字叙述的平面效果与图像叙事的立体效果两者在同一画面中互为补充,形成一个空间结构,突出图像的动态呈现。

终于丹尼打掉了钦西的面具,画面中的丹尼顿时语塞,面对从钦西到美猴王身份的五次变化对比图,终于明白钦西其实是美猴王的化身,他的出现是用来提醒王瑾他是中国人的后代,不管在哪里也不能忘了自己的中国血脉,而故事最后,王瑾也最终放弃了自己身上“丹尼”的角色,选择回归自己的华裔身份。钦西的出现代表着古老的中国对海外游子的呼唤,是对离散在外的国人群体的身份定义;王瑾从丹尼的身份中回归自我,也终于能够认同自己的华裔身份。这部漫画作品以美猴王的故事開头,又以美猴王依托钦西的身份出现而结尾,三条互不相关的线索最后汇聚成一条主线,用“身份”关键词串联起三个讲述不同身份追寻的故事,在每个子故事当中都体现着故事主人公对于身份认同的渴望和融人群体的期盼,同时也是作者个人经历和心路历程的再现。

三、结语

对于作者杨瑾伦来说,漫画是他最个人化、最直接的表达个人情感的方式,也是内心世界的直观外露。用图像的方式结合漫画的奇幻、虚构的手法,汇成美籍华裔青少年王瑾在白人社会中寻找自我身份的艰难过程主线,将主叙述和次叙述融合在一起,讲述了华裔族群在美国主流社会中身份追寻的历史,既是作者创作作品的使命感,也是华裔美国人群体集体记忆的承载和文化认同,展现出华裔美国梦的侧面,反映了美籍华裔在美国生活所遭受的种族歧视、承受的压力,融入主流社会的挣扎和群体的不断成长。美籍华人要想在白人的主流社会中站稳脚跟,除了努力跻身白人社会一条道路之外,尝试越过“边缘化”的地位,成为走向多元文化共存的“越界者”,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身份定位,应该会是一条不太坎坷的追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