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研发人才环境满意度调查研究

2019-04-10 02:06:24邢乐斌吴胜芬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大专问卷变量

邢乐斌 吴胜芬 曾 琼

(1.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044;2.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重庆 400147)

0 引言

近年来,为了实现目标,重庆市相继制定了多项人才计划,如2009年实施两江学者计划和2011年实施重庆留学人员回渝创业启动支持计划等。重庆市地处“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集直辖市体制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体制机制优势于一体,外向型产业基础不断巩固,基本构建起以长江黄金水道、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等为支撑的“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大通道骨架。随着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运营中心落户重庆,重庆在国家开放大格局中有更大的担当,全面提升重庆市的内陆开放水平。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人才环境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高翔和武博[1]强调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为其营造和谐的创新环境。司江伟等[2]、刘丽君等[3]构建了一系列人才发展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葛白[4]认为人才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它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并从经济发展、创业人才等方面建立了河南省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Chou Y C等[5]指出科技创新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为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尤其重要。David Doloreux等[6]指出R&D人才创新环境主要包含企业与知识组织,由大学、研究机构等构建成一个支撑性的知识基础设施。Colling D等[7]从产业结构、人才政策等方面着手构建创新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Ceyhun Araz等[8]认为人才质量、人才结构是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的核心,并以此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

国内外研究学者虽然针对人才发展环境、人才创新环境和科技人才环境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针对内陆开放型人才环境的研究却非常少见。本文将立足我国建设的现实背景,深入剖析R&D人才环境的影响因素,并对重庆市R&D人才环境满意度进行实证研究。

1 指标设计与数据获取

首先了解相关部门基本情况,其次对重庆市R&D人才环境影响因素满意度进行评价,最后采用7级Likert量表对总体满意度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排序。

(1)R&D人力投入。鲁亚军和张汝飞[9]指出一个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加大 R&D人员投入;根据Lubart T I[10]构建人才总量等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研究与开发机构R&D人员全时当量等5个测量题项。

(2)产业R&D活动。罗利华和胡先杰[11]指出工业企业活动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对增强创新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根据张秀红[12]对湖北省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说明,得出“ 高技术产业R&D机构数”等6个测量题项。

(3)R&D服务与配套。Enkel E等[13]认为R&D 配套服务是吸引 R&D 中心落户、形成开放式创新的关键。根据杜群阳等[14]有关R&D软环境与硬环境相关研究,形成了“基础设施与仪器共享、信息和知识资源共享”等7个子测量题项。

(4)创新潜力人才。Jeon D等[15]人指出人才的潜能不仅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且对环境产生明显的效果。根据李佳[16]构建的创新指标体系,得出“ 万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在校生人数”“就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等3个测量题项。

(5)政策支持。Lacetera[17]指出政府政策扶持在引进R&D机构及投资方面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结合Kanwar等[18-21]关于政策环境的相关研究,形成了“人才培养政策”等5个测量题项。

本文首先采用300份小样本针对部分重庆市政产学研等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进行问卷预调查,删除了“科学家与工程师所占比例”“电子商务规范化”“专利审批效率”“金融扶持政策”4个题项后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然后对重庆市政产学研等机构相关负责人发放正式调查问卷,做大样本调查。发出问卷630份,收回590份,有效问卷524份,有效率为83.2%。

2 探索性因子分析

首先,使用SPSS 21.0做相关检验,KMO值为0.732且系数显著,满足因子分析条件,见表1。然后,探索性因子分析。通过多次探索,保留的题项有19个,删除的题项有3个,得出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表2),解释的变异量为93.513%,问卷具有信度和效度。

3 信度和效度

本文采用同质性信度考察问卷信度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作为其检验标准。各分量表的α系数都大于0.8,表明调查结果是可信的(表3)。

结构效度分为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区分效度是因素间中低度相关,各个因素的方向一致但有所区别;聚合效度是因素与问卷总分应呈中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两者之间相关系数高于因素间的相关系数,因素与总体概念一致。如表4所示,因素与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600,因素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700,满足中度相关和高度关系,且因素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高于因素间的相关系数,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和聚合效度。

表1 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

4 相关性分析

Pearson计算公式为:

本文只列出了12个与总体满意度有较大相关性的重要因素,并且通过显著性检验(表5)。根据相关分析,26个分级变量与R&D人才环境满意度正相关;12个因素与R&D环境满意度存在高度正相关性并依次递减,且对改善R&D人才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表2 R&D人才环境满意度指标体系

表3 问卷总体及各变量信度检验结果(N=514)

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5.1 一级变量的线性回归分析

建立因变量与一级变量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以下公式表示:

式中:Y为因变量;Fi为一级变量(i=1,2,3,4,5)。

经回归分析可知:R&D人力投入、产业R&D活动、R&D服务与配套、创新潜力人才与政策支持5个一级变量都具有显著性,其回归参数依次为0.209,0.294,0.222,0.352,0.259,而创新潜力人才、产业R&D活动和政策支持的回归参数较大,可决系数为0.925,表明三者对总体满意度作用较强(表6)。

5.2 分级变量线性回归分析

从表7中可以看出,5个维度对R&D人才环境改善作用较明显。各因素的回归系数均大于0,说明分级变量对R&D人才环境总体满意度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各个维度下均有回归系数相对较大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主要有10个:R&D人力投入维度下的回归系数大的两个变量的显著性分别为0.000和0.011;产业R&D活动维度下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高技术产业R&D人员全时当量”,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22、0.011、0.004;R&D服务与配套维度下回归系数大的两个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01和0.005;创新潜力人才维度下的“每十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其显著性水平为0.011;政策支持维度下的“人才引进政策”“创新激励政策”显著水平0.021、0.002。

表4 各因子与总问卷相关系数(N=514)

表5 具有显著性的Pearson 相关系数及其变量的调查结果

表6 一级变量模型回归估计结果

表7 分级变量模型回归估计结果

6 结论与建议

对重庆市R&D人才环境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分析表明,R&D人才环境与实际相符合。

(1)R&D人力投入、产业R&D活动、R&D服务与配套、创新潜力人才、政策支持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09、0.294、0.222、0.352、0.259,5个因素对改善R&D人才环境满意度发挥重要作用。

(2)产业R&D活动、创新潜力人才、政策支持对改善R&D人才环境的作用大于其余2个因素。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升R&D不断提高,人力投入和R&D服务与配套得以改善,而产业R&D活动、创新潜力人才、政策支持对于R&D人才环境显得更为重要。

(3)应用研究R&D人员全时当量、基础研究 R&D人员全时当量、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高技术产业R&D人员全时当量、基础设施与仪器共享、成果转化机构与资金支持、就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每十万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人才引进政策、创新激励政策10个因素与R&D人才环境相关且显著。因此,要改善重庆市R&D人才环境,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从上述各方面着手。

为进一步完善重庆R&D人才环境,现提出以下6点建议。

(1)增加R&D人力投入。R&D人力投入是技术创新的根本和基础,为了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研发能力,必须加大R&D人力投入,提高R&D人才比例,进一步优化R&D人员配置结构,提高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R&D人员全时当量,增加R&D人员储备。

(2)加强产业R&D活动。产业R&D活动能够带动技术创新、技术应用与技术转移,所以必须加强产业R&D活动,增加高技术产业R&D人员全时当量和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以高新技术为驱动力,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改善R&D服务与配套。提高R&D服务与配套水平和质量,提高基础设施与仪器共享水平,推动R&D活动向着更高水平发展;加大成果转化机构与加大资金支持,改善成果转化机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创造与完善区域R&D配套服务市场环境。

(4)培养创新潜力人才。创新潜力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储备力量,要大力发展创新型人才,提升每十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和就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增加创新人才储备,为创新潜力人才提供优良的环境,激发其创新活力。

(5)加大人才政策扶持力度。政府政策支持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起重要的作用。扩大政策支持范围,提高政策支持效率,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和创新激励政策,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提高人才聚集聚集能力,激发R&D人才活力。

(6)5个制约人才环境的核心要素。本文得到影响R&D人才环境的5个一级指标以及10个主要影响因素,同时考虑到重庆市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定位,我们认为基础研究R&D人员全时当量、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成果转化机构与资金支持、就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人才引进政策5个因素是影响R&D人才环境的核心因素。R&D人才环境的改善必须加强这5个方面:一要提高基础研究R&D人员全时当量,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加强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二要加强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增加高技术产业投入,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要加强成果转化机构与资金支持,增加资金来源渠道,完善风险补贴政策。四要增加就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加大教育投资,注重高职教育的发展。五要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实施多种人才优惠政策,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和组织保障机制。

猜你喜欢
大专问卷变量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人大专询民生事 审计问题改好没
人大建设(2019年11期)2019-05-21 02:54:56
网络时代背景下大专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探索
问卷网
Transwind Shipping Co.,Limited
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变量
问卷大调查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