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只柚子
1
我读高中时,班里的任课老师大多步入了中年。在我印象中,发际线齐整的老师多喜欢板着脸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作深沉状,仿佛故意要与学生隔出一堵厚厚的心墙。墙这边,站着呕心沥血的老师;墙那边,站着战战兢兢的学生。日久天长,墙越来越厚,墙两边的人也被隔得越来越远。
当时的我,对这堵墙着实畏惧。
年少的我们,把老师的话当圣旨一般,不敢违背。而老师们也习惯了板着脸,用严厉的语气,下着每一道圣旨。因此,墙越发厚实了。
所幸,有擅于筑墙的老师,也有掌握不好这门技术的老师。
显然,我们那位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语文老师赵老师属于后一类。其他老师从登上讲台的那刻起,便开始装腔作势,给学生下马威,而赵老师似乎并不熟谙此道。
是不是因为她年纪不大,还没来得及学会?我并不清楚。
初登讲台,她只是笑笑,这一笑她稚嫩的鹅蛋脸上就洋溢着青春的恬淡气息。赵老师的声音不那么稳,甚至还有些颤,但一腔一调化在空气里却很好听。
说起《祝福》,她面容哀戚,时而慨叹旧社会吃人的黑暗制度,时而痛惜祥林嫂凄惨的命运,惹人唏嘘;讲到《烛之武退秦师》,她的声音铿锵有力,在解析课文、品味语词的同时,引导学生体悟古汉语的简约魅力;读罢《虞美人》,在铺设风雨飘摇的南唐故国旧景之余,她还播放了关于李煜身世的解说视频,同我们一起感怀亡国后主内心的凄楚……
2
上语文课,我权当消遣,倒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因为在其他学科的挤压下,它总是显得那么不起眼。课余时间,那些课外的名著小说,我读得津津有味。一到上课时间,我就总是不自觉地摆出一副懒散模样,挑着知识点听,其余信息一概略过。
所幸我的语文功底还行,于是得过且过成了我的常态。
直到上了赵老师的课,我那敷衍的劲儿就渐渐消散了。
作为一位满怀教育热情的青年老师,她用心地为台下的学生泼洒知识的甘霖。面对这些,你无法不被感动。
在其他课上,尽管老师们频繁地点名提问,但是大家答题的积极性依然不高。而到了语文课,赵老师和颜悦色,话语婉转,大家积极回答她的问题,一如她真挚地对待我们。
作为新老师,在吃透课本这方面,赵老师可能比不上经验足、功夫深的老教师,但她清楚真诚待人的道理,用心聆听我们的需求,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师生齐心,其利断金。接连两次考试,班里语文成绩名列年级前三。
赵老师喜在心里,她的课堂气氛越发活跃了。可是,天空并不总是晴朗的,偶尔也会飘出几朵乌云,尽管乌云也是小水滴铆足了劲儿才凝成的。
高二开学不久,赵老师便接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秋天,她不得不辞去教职,奔赴北京。
从此,那张笑靥被永远地封存在记忆中的语文课堂上,成为我们心中拂之不去的白月光。
3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你越担心什么,就越有可能发生什么。
当大家还沉浸在对赵老师的怀念中时,新登上讲台的语文老师着实令人大吃一惊——他就是被称为“冷面判官”的肖大人。
肖大人铁面无私、判题精准、战绩颇丰的声名响彻整个年级组。他几乎包揽了语文学科的命题工作,还为毕业班的学生上课,多年来为学校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若不是赵老师走得匆忙,学校一时难以找到新的老师,肖大人断然不会接手我们这种雏形班。
大家都暗自慨叹命途多舛,并做好了语文课上挨批的准备。果不其然,第一堂课,肖大人就写满了一黑板的字词,随机点名让大家上台填写并解释。面对这些字词,临危受命之人总是发怵而去,忐忑而归。
肖大人白眼翻了又翻,那棱角分明的脸上,发出道道寒光。他指着黑板,一字一顿地解释,并叫我们拿出字典,把不懂的生僻字词大念三百遍,将它们吃进心中。
他的脸总是那么冷,话总是那么酸,课堂上的我们总是惴惴不安。
学期末,全市大联考,我们班一举拿下语文学科的第一名。
肖大人大约也满意,可他依然冷冷的,像往常一样,不惊不喜地上着课。
高考那天,当我拿到语文试卷时,心中笃定而踏实。做题时,脑海中不断浮现赵老师领着我们欣赏过的文章、肖大人讲过的字词,落笔自然有神。
赵老师和肖大人,一暖一冷,分别用看得见的爱、看不见的温情教会我们做人作文。他们迥然不同,又格外相似,而他们对我们的叮咛与嘱咐,像极了块块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豆腐,即便豆腐卤得再鲜美,不切一块尝尝,也难品出个中滋味。
多少次,在梦中回味;多少回,心念师恩。无数个夜里,天光暗淡,而那梦中的豆腐,永远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