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多元设问探析

2019-04-10 08:59:12
热带地貌 2019年2期
关键词:角度陶瓷考查

崔 燕

(清远市第二中学,清远515000)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考已由过去的知识素养考查转变为能力素养考查,相应的育人方式也由“灌输式”转变为“探究式”,课堂主体发生转变,更多空间用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这种趋势下, 问题式教学、情景教学等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为目标,使学生达到高考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要求。本文以“问题式”教学为载体,探讨如何应对高考综合题中出现的人文地理设问角度多元化、学生答案单一化的问题,为今后备考提供指导性建议。

笔者对近三年全国卷人文地理综合题设问问题及考查知识点进行了梳理,找出了设问规律。

由此可以看出,其设问角度多样,具体来说主要从自然环境角度(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社会环境角度(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动力、政策)、区域他人、区域自身角度来考察区域产业活动的发展变化;尺度有大有小,大到全球,小到产业某一因素,通过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制约,考查学生多角度、多元化的综合思维模式和区域认知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深刻理解区域产业活动与区域其他要素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成人地协调的整体性观念。

2017全国卷1.36设问角度(1)剑麻产需矛盾大的原因2018全国卷1.36设问角度(1)港口建设对项目及周边区域的经济价值考查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分析(2)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3)剑麻收割后需及时加工的原因(4)当地从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考查知识点我国气候特点和剑麻用途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剑麻的特点和区域的气候产业活动对区域的有利影响(2)模块化施工对项目建设的益处考查知识点港口建设对自身及周边区域的作用自然环境和工业分散的好处市场、自然环境、消费者偏好(3)航线开发对提高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交通运输对市场的影响2019全国卷1.36设问角度(1)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的有利区位条件(2)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都需求较少的原因(3)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4)项目合作中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4)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工业成本因素、工业集聚效应产业活动的退出对区域的不利影响

整体性和人地协调观是整个地理教学的支柱,它覆盖自然和人文,较为抽象。但我们可以通过设问使问题具体化。也就是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从更为细化的角度去设问问题,以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利用“问题式”教学的几个环节,即情景——问题——学生探讨——生成素养,来达到目的。问题的关键就是情景——设问这一环节,如何体现情景的真实性和设问的多元性,来培养学生多角度探讨的综合思维能力?我们以乡土工业发展为例来进行探讨。

1 “问题教学”,知识原理融入情景

采用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的真实情景,将知识融入其中。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与问题情景产生共鸣,从而产生探讨问题的兴趣,以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能够秉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使知识应用于生活实例,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敏锐度。

例如:【清远陶瓷产业的发展】

材料一:清远位于珠三角与粤北山区结合部,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桥梁。地处南岭山脉,金属成矿带,瓷土储量丰富,是全国三大陶瓷原料生产基地之一。2009年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广东省经贸委认定,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落户于清远市清新县下滨江片区的禾云镇与龙颈镇交界处丘陵地带,主要承接佛山的陶瓷建材产业及配套产业。建成初期,园区已有陶瓷企业30 多家,既有全国名牌的高档陶瓷,也有偏向大众消费的中低档陶瓷。不同种类的陶瓷企业逐渐出现落后与先进并存,高、中、低档陶瓷泾渭分明的现象。2012年上半年,陶瓷销售明显下滑,创10年来最差,再加上环境问题突出,清远政府对陶瓷产业亮出“新政”,倒逼陶瓷企业就地转型升级,原有以量为主的扩张模式已经水土不服。2019年,清远市政府提出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产品,将依法关停退出,部分陶瓷产业或将面临淘汰。

材料二:我国进出口瓷砖价格对比表

国家意大利西班牙中国出口平均价格(美元/立方米)16.08 7.62 5.39

2 多角度设问,启动动态思维

利用整体性和人地协调的理念,即大多数地理现象的形成并不是由单一要素控制,而是诸多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结果。因此,产业活动的发展变化也往往是“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结合高考试题设问的具体特点,我们将从自然环境要素、社会环境要素、产业自身和他人几个不同角度,进行不同尺度设问,呈现产业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

设问角度1 分析清远承接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有利区位条件。可考查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对工业区位选址的分析,使学生感受产业活动的选址必须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匹配,后两者必须具备产业发展的各项条件。

设问角度2 指出陶瓷产业的转入对清远的影响。本设问还可从有利、不利、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多维进行,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尺度明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一因多果”的思维方式,也进一步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即产业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环境问题,因此人地协调发展才能最终双赢。

设问角度3 清远陶瓷产业园出现“先进与落后并存”,高、中、低档产品泾渭分明的特点,试分析原因。学生应先从产业活动自身的角度思考,但区域产业发展的层次性除了自身原因外,也要考虑他因,没有与同类优秀产业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只能导致分化越来越明显。由此使学生深刻体会产业活动发展中利用好聚集效应的重要性。

设问角度4 分析促使清远陶瓷转型升级的主要原因。该设问从发展的动态变化角度,学生承接前三题的思维,可从产业自身、产业之间、环境影响多方面分析,是“一果多因”的多方位思维方式的应用。

设问角度5 结合材料与实际,为清远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措施。本设问回归人地协调发展的本源。通过前面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是变化的,人类一切活动都要顺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要素,否则可能会被淘汰。

设问角度6 我国进口陶瓷产品价格长期居高不下,而出口建筑卫生陶瓷产品价格长期居下不上的原因。本设问从地方到国家,由小变大,通过我国进出口陶瓷价格的对比,感受到我国目前陶瓷产业的发展状况,使学生将小尺度的问题迁移到大尺度,进行知识迁移,有益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积极进取、努力奋进的核心价值观。

3 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

问题链的设置从一个或两个简单的视角到复杂的多种视角,主要目的是将知识从抽象到具体、从一面到多面展现,提高学生多元化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其最终目的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生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情感态度,使其内化为学科知识之外的素养。这必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更长远的影响,也因此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

4 结语

人文地理贴近生活,答案宽度大,学生易捕捉答题点。但在答题时学生经常呈现出答题角度单一,思维单向性突出的特点。通过日常真实情景教学、多元角度设问,逐步训练学生不同时间空间、不同角度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动态变化的空间想象力,以此提高人文地理综合题的正确率。

猜你喜欢
角度陶瓷考查
配合物的常见考查
高中数理化(2024年8期)2024-04-24 16:58:14
神奇的角度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学与玩(2018年5期)2019-01-21 02:13:04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中学化学(2017年6期)2017-10-16 09:47:38
角度不同
37°女人(2017年8期)2017-08-12 11:20:48
人啊
滇池(2017年7期)2017-07-18 19:32:42
陶瓷艺术作品
景德镇陶瓷(2017年2期)2017-05-26 17:23:31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中学化学(2017年2期)2017-04-01 12: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