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俞佳友
内容提要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牢记总书记殷切的期待和嘱托,重温“48字”职责和使命,新闻工作者只有不忘初心、练就匠心、持有恒心、胸怀爱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才能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做坚守基层传播主阵地的新闻战士。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近年来,全国新闻界始终不忘初心,保持人民情怀,忠实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特别是每年开展的“新春走基层”活动,做到了在增强“四力”中提升业务本领,练就一身好把式、真功夫,采写了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佳作。
除夕,一个属于团圆的日子,无论是在外打拼的游子,抑或是家中翘首以待的亲人,这份积聚了一年的团圆情怀,都在这一刻尽情绽放。当然,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时刻,也总有一些人,为了更多人的团圆,坚守在岗位上,抒写着各自的“敬业福”。2019年2月4日傍晚5点多,农历除夕年夜饭开吃时,孩子刚满月的浙报集团嘉兴分社记者宋彬彬,和同事冒着严寒来到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的新凤鸣集团蹲点调研,感受企业生产一线的别样年味。
照常生产的新凤鸣集团是全球化纤行业排名前三的巨头。正和工友们吃着丰盛年夜饭的管理人员李龙,来自2000多公里外的云南,这是他在新凤鸣集团度过的第10个除夕。招呼记者共进晚餐的李龙,开始与老家的爱人孩子视频连线:孩子稚嫩的声音,爱人深情的问候,加上老家浓浓的烟火气、鞭炮声,一句“宝贝,爸爸买的新衣服穿上真好看,过了年爸爸就回来看你们!”的话,让李龙眼睛湿润了。年夜饭后,李龙和工友们回到了纺丝车间岗位,上万台机器运转后传导出的热度,让人感到暖意融融。当了4年班长,连续3年拿到考核优秀的李龙,负责纺丝车间14条生产线1000多个机位,并巡查记录下各种运行数据。
记者连夜写成“带露珠、冒热气、接地气”的报道,已是己亥年新春佳节了。2月5日,《浙江日报》要闻版整版以《除夕,幸福的八种模样》为主题,图文报道了大年三十浙报记者新春走基层,与各界群众共度除夕,用浓浓的情意记录下这些喜乐、坚守、温暖,用心感受珍贵的新春记忆。很多朋友问笔者和同事们是如何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应该说,浙报记者靠的是“马不停蹄”地走,不少记者一年有200多天深入基层一线“抓活鱼”!上高山访问了农家,进车间听到了心里话,甚至在节假日舍弃了和亲人相聚的时间……
穷村怎么富起来?浙江省海宁市长安镇兴福村因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先天不足的基础条件等,一直是经济薄弱村。军人出身的沈炳林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后,带领村民发展以培育花卉为主的特色农业, 2018年全村花卉种植面积580余亩,产值达2800多万元。同时,通过6个抱团发展项目,2018年村集体收入超过200万元,彻底摘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2月10日,《浙江日报》2版要闻重要位置刊发《村干部沈炳林:兴福村浇灌“幸福花”》文章,点赞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在基层,心中才有担当。只有走进车间、走到田间地头,记者的笔触才更有灵气,记者的文字才更加有张力,新闻作品才更加接地气。而采写这篇鲜活现场新闻的是一名90后年轻女记者。2月9日,农历正月初五,天刚蒙蒙亮,浙江省嘉兴地区气温接近零度。还在新婚燕尔中的浙报集团嘉兴分社记者沈烨婷,主动请战,冒雨驱车赶往60公里外的兴福村采访。长期奔波在采访一线,是记者的工作常态,但在春节假期舍弃和新郎团聚估计一辈子只有一回,深入基层一线的记者沈烨婷却毫无怨言。虽然这是她第4次到兴福村采访,但一整天迎着刺骨的寒风和恼人的细雨,下工地、进园区、钻大棚、走农家,发现了小村庄令人欣喜的新变化,感受到了村民丰收成果和幸福生活。记者感言:腿上有多少泥土,稿子里才能沉淀多少真情。这个春节过得特别有意义,做记者特别有价值。
春节期间,《浙江日报》已经连续第4年每天只出两个版(今年初一,4个版),组成连版形式。2019年以“追梦”为主线,以小见大,以新时代追梦人的个体视角,分享与祖国共成长的生动故事,描绘奋斗实现每个人的梦想、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初一到初六分别以“幸福梦”“团圆梦”“文化梦”“科创梦”“创富梦”“共享梦”为主题词,串起版面内容,同时在浙江新闻客户端同步推出“小浙年画”报道,实现全媒体联动,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展现再启征程的豪情干劲。
“讲好百姓故事、传播基层声音。”党的新闻工作者只有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把基层当课堂,练就敏锐的观察力、发现力、判断力、辨别力,才能精益求精,不断推出原创新闻产品,以工匠精神打造新闻精品。
小教师大情怀,小教鞭大教育,小故事大时代。2017年7月14日,浙报集团乐清日报社年轻记者下基层采访时偶然获悉:乐清镇安学校“90后”乡村女教师陈莹丽,得了肝癌还坚持讲完最后一堂课。
身患绝症后,为了挚爱的讲台和她牵挂的学生,陈莹丽每次来回120多公里,在山路上颠簸3个多小时,只为给孩子们上一堂45分钟的课 ……
2017年7月16日,浙报集团乐清日报社独家推出90后最美女教师陈莹丽、生命最后时刻仍坚守三尺讲台的原创新闻,迅速引爆网络。陈莹丽的故事,从县市级的《乐清日报》出发,不断地走向更大的平台,感动更多的人。《浙江日报》头版连续推出《美丽的“红蜡烛”——追记乐清90后乡村女教师陈莹丽》等重磅报道和系列评论;《假如天堂里有老师,那一定是你的模样》视频、H5等融媒体产品不断上线。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持续跟踪报道,美丽的“红蜡烛”感动了亿万国人,成为90后的时代符号,一个最典型的人物代表之一。这场由浙报集团乐清日报社自下而上、主动发现感人故事、全力推送最美典型、践行党媒责任担当的最美女教师系列报道共刊发600余篇,阅读量突破4.8亿+,荣获浙江新闻奖。
从最美现象到最美教师,陈莹丽的故事感动了浙江大地,也温暖着我们这个社会;她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更多年轻人为梦想打拼,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付出热情。当得知她入选“中国好人榜”时,笔者心里在想,每一个新闻人也应该成为一根红蜡烛,即便发出的是一道微光,也要照亮人间的美好,温暖世人的心房,这是使命,神圣而庄严。
“心中有乾坤,笔下有担当。”进入新时代,党的新闻工作者要打赢意识形态斗争的胜仗,必须有敢胜的勇气、争胜的决心、善胜的智慧、打胜的能力,还必须持之以恒地奋发有为、开拓进取,保持政治定力、时刻发动脑力,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以深入人心的“中国故事”,壮大主流舆论,传播主流价值,以不懈的努力争当一名宣传新时代的排头兵。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著名教育家陈望道是土生土长的浙江义乌人,他在老家的柴房里翻译《共产党宣言》这本书时,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他的妈妈为他准备了一碟红糖蘸粽子吃,妈妈后来问红糖够不够,埋头翻译书籍的他随口说:“够甜,够甜了。”
“真理的味道有点甜。”当他妈妈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上满是墨汁。原来,陈望道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这就是信仰的味道,信仰的力量!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系统传播,自教育家陈望道先生从浙江省义乌市分水塘老家开始,是他翻译了中国第一篇《共产党宣言》。我于2018年初带领团队组织策划“信仰的味道”全媒体大型新闻采访活动,用两个多月时间,行程数万公里,到上海、杭州、重庆等地深入采访,挖掘《共产党宣言》背后的故事,翻阅风雷激荡的红色篇章,品读陈望道先生的信仰之源,感悟崇高理想信念焕发的力量。在庆祝建党97周年之际,推出14篇长篇系列报道和“望道微故事”“望道微视频”“望道足迹H5”等新媒体产品,通过“报、网、端、微、视”五位一体同步推送和义乌商报全媒体矩阵展示,刷爆了朋友圈。笔者深深地认识到,好的新闻报道之所以引起反响,是因为新闻人有坚定的信仰,是因为新闻人响应了时代的召唤,是因为新闻人付出了艰辛的智慧创造,是因为新闻人愿意日夜兼程去论证、去寻找。
作为省委机关报派驻机构,嘉兴分社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在嘉兴的前方指挥部,负责嘉兴地区向浙报集团“报、网、端、微、视”五位一体采编、播报,全面整合了浙江日报嘉兴分社、浙江新闻客户端嘉兴频道、浙江在线嘉兴频道、浙里嘉兴、浙视频等媒体平台和资源,实现了新闻信息一次采集、新闻内容多种生成、新闻产品多元分发,精准服务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2018年,嘉兴分社在浙报集团“纸媒端、移动端、PC端”刊播原创新闻2000多篇,其中在《浙江日报》发稿近200 篇;与总部合作研发的新媒体作品《最奇妙的一日游,看砥砺奋进的浙江嘉善》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创新地方报道,推进媒体融合;用户在哪里,阵地就建到哪里。2019年,嘉兴分社按照浙报集团“内容品质化、媒体品牌化、传播智能化、服务智慧化”四个维度的要求,全员推行原创优先、移动优先、首发优先,加快视频标配化和直播常态化的融合发展步伐,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扛起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的宣传使命和责任担当。已在浙报集团“三端”发稿400余篇,在《浙江日报》刊发50多篇嘉兴新闻,《引百亿项目 创千亿产业 建万亩级平台 世界五百强“扎堆”嘉兴》等3篇稿子在头版重要位置刊发。《我的名字叫“红船”》《不改革是永远没有出路的》《看巨石如何“点石成金”》等重点报道,在《浙江日报》上整版呈现,二次传播指数高。《89家世界500强缘何落子?嘉兴高质量发展底气何来》《重磅!嘉兴打造“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嘉兴机构改革为何特设这个机构,TA是干啥的》《“嘉兴元素”频现省政府工作报告 如何抢抓热词背后重大机遇》等原创稿件,都成为爆款产品。今年来,浙报集团嘉兴分社原创稿件有40多篇突破20万+、30万+,10万+新闻已经成为常态。
“记者笔下,民生如天。”党的新闻工作不仅要用手中的笔为时代书写,为人民立言,还要承担社会责任,用爱心传递人间真情,将温暖洒向需要帮助的群体,传递更多的社会正能量;要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一线,讲事实、说实话、道实情、办实事;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价值取向,当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离基层一线越近,与百姓越亲,新闻也就越鲜活,越有生命力。2011年夏天,笔者从浙江省青田县万阜乡结束两年半的农村工作指导员生涯,带着满身泥土芳香回到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负责新成立的“佳友民情工作站”工作,在《浙江日报》上开出“佳友民情快车”专栏,打造“浙江主流媒体为民帮忙联盟”,组织记者深入基层,坚持在第一线发现问题,推动问题解决,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2018年9月,又一次开展助学行动,共筹集助学资金898万元,解决了约1900名家庭困难大学生“从家门到校门”的难题……7年多来,“佳友民情快车”栏目联合社会力量捐助款物超过一亿元,为3万多名求助者“雪中送炭”,荣获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一等奖)。
□2011年11月25日,曾下派丽水青田万阜乡农村工作指导员的本文作者俞佳友(左一)在浙江农博会吆喝叫卖万阜大米,一个上午卖掉1000公斤绿色有机高山稻米。
把职业当成事业做。2015年,笔者被下派到浙报集团乐清日报工作后,主创力推、倾力打造的“e点爱”智慧公益平台,通过互动化、便捷化的方式,让“随手公益”成为一种生活常态,着力打造“新闻为民”的公益3.0模式。该平台自2015年11月上线至今,共发起80多项公益项目筹款,线上线下共筹得善款1200万元,6.5万多人次参与捐款,缓解了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践行了“新闻为民”的报人情怀和社会责任。乐清市柳市镇荷堡村村民陈斌斌的母亲患肺癌五六年,妻子得了白血病,自己被确诊肝癌晚期……2017年7月18日上午9时,乐清日报“E点爱”智慧公益平台为陈斌斌一家三口发起募捐,截至7月19日上午9时,共有12580名网友参与捐款,创造了24小时筹集80万元爱心款的“乐报”速度。
2018年1月初,浙报集团乐清日报社“新春走基层”栏目组记者在基层一线采访时发现,乐清农村有4000多亩成熟的花椰菜卖不掉,愁煞了菜农。1月5日至13日,乐清日报全媒体矩阵全面展开全媒体播报,连续推送了7个整版报道花椰菜滞销事件,每个专版报道都附带视频二维码,引发了百万乐清人爱心义卖花椰菜。仅用8天时间,滞销的4000多亩花椰菜全部售罄,实时播报花椰菜滞销事件总阅读量超过两百万次。
践行“四力”,新闻工作者有诗也有远方。作为一名26年坚守基层传播主阵地的新闻战士,要带领团队拜群众为师、做百姓亲人,下基层、接地气、问民生,倾听群众的呼声,怀揣一颗真诚为民之心,扑下身子真正为民服务,因为人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根;同时,也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打造“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融媒体传播矩阵,把正能量、好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作者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嘉兴分社社长、总编辑,第十五届长江韬奋奖、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
【注释】
[1][4] 何平.坚定“四个意识” 坚持守正创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8·21”重要讲话[J].中国记者,2018(11)
[2] 刘园丁.路上的播报——多媒体时代广播行进式报道探析[J] . 中国广播 2010(1): 第4页。
[3] 常志霞.记者的发现力——兼论新闻价值判断[J].新闻爱好者20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