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课堂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9-04-09 03:24蔡秀兰
关键词:戏曲策略课堂

蔡秀兰

【摘 要】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就如何在戏曲进课堂中,一线教师从学生年龄特点入手,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和关注,使学生对中国戏曲文化由陌生到熟悉,再到喜爱的过程总结出几点经验与体会。

【关键词】戏曲;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97-01

戏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是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央教育部在2016年就提出“将大力推进高雅艺术、传统戏曲进校园”的倡导。在这样的趋势之下,“戏曲进校园”这一活动就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开展起来。可当今的孩子面对的新事物新选择越来越多,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很少有人去关注戏曲、了解戏曲,认为那些只是老头老太太们喜欢的东西。他们除了音乐课堂,更多关注流行音乐,虽然听老师说传统艺术需传承,有价值,但由于音乐老师对戏曲理解不够,不能很好的传播引导等因素,导致学生对传统的戏曲不关注,没有兴趣。为了让学生喜欢戏曲,学校纷纷请来了民间戏曲大师教学,仍然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戏曲这朵艺术奇葩很难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戏曲艺术想要成为校园一支靓丽的主旋律,要先激起学生的学习热趣,让学生变主动学习。教师除了提升自己的戏曲水平,在教学手段上还得下工夫研究,怎样激起戏曲学习热情,我来谈谈自己的几个小把戏。

一、以脸谱入手,唤醒“戏趣”

戏曲脸谱是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记得小时候看戏最好奇的是演员的“面具”,搞不清楚为什么大人一看到来者就知道是善是恶。所以抓住脸谱知识唤醒“戏趣”是首要。从《唱脸谱》这歌曲入手,学会演唱后,老师可提出诸如“为什么脸谱有不同颜色?”激发他们的兴趣。在调动起他们的好奇心之后让学生课外找出各种脸谱颜色的意义,并列出各种脸谱的代表人物,说说他们的小故事。接着研究脸谱的图案,这些图案也有一定的寓意和说明功能。比如包拯脸谱上常以月牙表示“日断阳,夜断阴”,象征他铁面无私的性格特点。再而动手画画脸谱并戴上脸谱感受角色带来的乐趣。

学生通过观赏、研究,学生不断的在寻找过程中发现脸谱的象征寓意,以及美的造型。感受它的艺术能力,体验民族艺术的精髓。这样教学的具体化、游戏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成果。

二、以戏曲虚拟性入手,唤醒“戏趣”

在戏曲演出中,有些舞台动作并不能被大多学生观众所理解,那就是戏曲的艺术特征之一虚拟性。“道具”的虚拟,“空间”的虚拟;“时间”的虚拟,如京剧《白蛇传·游湖》中“以桨代船”的身段,演员是怎样表现行船的颠簸,他们怎么相互配合,让观众觉得满台无水却满台是水;京剧《三岔口》,明明台上灯火通明,两位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却让我们是在黑暗中一般,生动逼真。这种出色传神表演,突破了舞台对时空的限制,正是戏曲艺术的高明之处。教师组织让学生模仿、鼓励创编。让学生由衷地感叹戏曲的博大精深,戏曲欣赏不是一夕一朝就能明白清楚,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观看,去理解,去揣摩,才会慢慢的喜欢上看戲,也能够看懂戏。

三、以鉴赏情节入手,唤醒“戏趣”

戏曲本身来讲,她是一门综合艺术。她高度综合,众美皆备,她不像歌剧那样基本上是只歌不舞,又不像芭蕾那样只舞不歌,也不像话剧那样只说不唱,中国的戏曲是载歌载舞,有情节有故事,以歌舞演故事,溶歌、舞、说、表、音、美于一体的名副其实的综合艺术。但学生对戏曲普遍表示听不懂,看不懂的样子,严重缺乏兴趣点。学生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爱听故事,教师可从经典的戏曲故事入手。如京剧《红娘》、《锁麟囊》,越剧《五女拜寿》、《梁祝》等优秀的戏曲作品引入。教师通过欣赏戏曲故事,通过议论学习,把戏曲情感和表演相碰撞。接着让学生也编编故事当编剧,从而让学生自发兴趣感。

四、以流行传统结合入手,唤醒“戏趣”

学生普遍不喜欢戏曲的唱腔,感觉没有时代感,啰里啰嗦。如何解决这难题了?我想到了现代许多流行歌曲,近些年不少歌手完美的将戏曲剧唱腔和流行曲调结合起来,既让人们欣赏流行音乐,同时也不忘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精华。于是我投学生所好在空闲之余收集了大量融入戏曲(京剧、湘剧、黄梅戏、豫剧、昆曲等)元素的现代流行歌曲,零点乐队的《粉墨人生》……并让他们讨论歌曲是以何种表现形式融入戏曲元素,总结出有的直接在歌曲中作改变,有的在歌曲中穿插戏曲旋律;有的在歌曲旋律中融入戏曲音乐;有的是在伴奏中用戏曲的伴奏乐器,还有的把引子和过门用戏曲来表现。在议论这些音乐时我发现学生非常专注,表现出兴趣十足的样子,这时趁机把原作品让学生欣赏。学生领略音乐同时顺理成章也渗透了戏曲知识,这样不仅唤醒了学生对戏曲的兴趣,而且从观念上改变了学生的一些看法——原来戏曲并不是那么枯燥难懂的,慢慢欣赏也有优美的一面的,这也打开学生心灵上接受戏曲的重要一步!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兴趣在推动学习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线的艺术教师,我们有责任引领学生了解戏曲,担起让孩子传承之责。我们必须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唤醒学生的戏曲兴趣,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儿童需要一颗点燃的火种,只要找到了点燃火种的契机,孩子就能以自己的方式放射出思维中的光与热。在孩子心间种下一粒戏曲的种子,总有花开绽放的一瞬间。引领孩子走入戏曲花园里,让戏曲奇葩精彩绽放!

参考文献

[1]杨世祥著.中国戏曲简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2]中小学音乐教师手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4.

[3]苏国荣著.戏曲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5.

[4]常静之著.中国近代戏曲音乐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2.

猜你喜欢
戏曲策略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