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小满
【摘 要】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分析后进生形成原因,对症下药。强调教师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后进生,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增强自尊心,树立自信,用爱心宽容,感化教育,并发挥班集的集体力量,积极主动做好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工作,做到正确引导,全面育人。与后进生一路同行,走向成功的彼岸。
【关键词】后进生;树立信心;持之以恒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275-01
一、后进生的成因
1.家庭原因。
家庭是孩子的成长第一环境,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他们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有的父母的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一,弄得孩子无所适从,极易造成性格和精神的分裂,有的父母疏于管教和过分溺爱孩子,有些家庭是父母离异或由其它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对孩子关心不够。
2.社会原因探究。
不少青少年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在公德方面存在知行错位的现象,急功近利影响对青少年培养的投入,有的家长觉得子女早点赚钱自己可以早点享福,这样造成青少年无心学习,社会不良氛围对青少年的危害大。
3.学校原因。
對表现差的学生缺乏信心,教师对学生不信任,缺乏信心,会对学生的行为带来消极影响,有的教师对有缺点的学生感到讨厌或束手无策,就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有的甚至还有意孤立这些学生。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耐心、挖苦、讥讽、责骂他们,必然会使他们失去信心,仅有的一点兴趣也消失了,厌学情绪自然也就乘虚而入了,学习上的困难者很快就变成学习上的落后者,时间一长,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以各种反常的行为与班集抗衡,与校纪校规对抗,少数后进生就会到社会上寻找自己的“地位”。
二、针对后进生的成因,正确认识后进生
1.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后进生。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比今天好。
2.因势利导,化消极为积极因素。
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
三、教育家曾经说过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使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完善他的人格”。转化后进生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如果让他们感到处处有人爱,事事有人帮,天天有人管,这样就能改变后进生的恶习,从而真正体验到教育人的幸福和美好。
1.要与后进生沟通正确引导,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帮他们树立信心。
教师应该严于律己,走出心理的误区,坚持做到:不厌恶、不歧视,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我班有个男生学习极不认真,上课的时候,他要么睡觉,要么左顾右盼,每天不交作业,老师、同学都看不起他。针对他的表现,我提出同他交朋友,给他讲些名人成材的故事,使他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堂上,我时不时对他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他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还安排课余时间耐心地帮他补习基础知识,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从而恢复了自尊心,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2.用爱心、耐心、宽容,用感化、教化来对待后进生。
要允许后进生犯错误,教育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它受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制约,对后进生的教育不可能指望一两次谈心、谈话便可奏效,也可能随时间、环境、情感的变化而出现反复,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绝不能急于求成,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工作中要细心观察和综合分析,设计好转化方案,用耐心、等待的态度,反复中不断跟踪教育,以理服人,做到“勤、细”,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的环节和机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从而达到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效果。
3.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实施“一帮一”活动。
在教学中,想方设法营造大家都来帮后进生的氛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个优生、一个班干部必须帮一个后进生,收到的较好的效果。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系统和复杂的,单靠教师、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可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沟通信息,引导家长釆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配合学校开展适当的家庭教育,主动向老师反映子女在家里的表现情况,以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技巧,努力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我们一定能够使他们重新扬起希望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