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尽”辨析

2019-04-09 03:24任晓阳
关键词:江淹

任晓阳

【摘 要】“江郎才尽”在诗歌史上历来众说纷纭。我们要做的是综合考虑各家看法,而不是孤立的去分析。文章从三方面来分析“江郎才尽”的原因:一是因政治黑暗而产生“惧祸”心理;二是原有的创作特长不适合永明体的创作以及原有的适于写作的生活环境如今已没有机会去体验;三是孤僻狷介的性格以及不愿“精意苦力”而更倾心于“适性而乐”。

【关键词】江淹;江郎才尽;原因

【中图分類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46-01

江淹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在宋齐文坛享有一定的声誉。年轻时就“颇著文章自娱”,他的抒情小赋和拟古诗等创作成就,引起了不同时代读者的共鸣,人们对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人们欣赏他的“才思有余”,认定他为“一世俊才”、“一位清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颇具才情的文学家,到后来竟然才思枯竭,“不复成语”了。许多文人墨客对他的才思枯竭感到无限的惋惜,企图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去解释这一特殊的现象。只是由于可供研究的资料有限,一些传闻往往流于神秘荒诞,致使千百年来论者纷纭,莫衷一是。

一、因政治黑暗,产生“惧祸”心理

江淹幼年孤贫,在《南史·江淹传》就有记载:“淹年十三时,孤贫,常采薪以养母。”①如果说其幼年的孤贫尚且不算什么生活磨难的话,那么他在仕途中遭受的两次重大挫折和痛失爱女就足以使他刻骨铭心了。

第一次挫折是在建平王景素手下时无辜入狱。江淹在狱中写了数千言的辩白书木材得以获释,恐惧从此便深深埋藏在心中;第二次挫折则是被贬至闽中,这些痛苦人生体验给江淹留下了深深的精神创伤,使他逐渐产生了“惧祸”心理;再加上,江淹的女儿江才君之死给了他一个致命的打击。《南史·齐宣室》:“谌兄诞,字彦伟,永明中,为建康令,……延兴元年,历徐、司二州刺史。明帝立,封安复侯,征为左卫将军。上欲杀谌,以诞在边镇拒魏,故未及行。魏军退六旬,谌诛。遗梁武帝为司州别驾,使诛诞。诞子棱妻,江淹女,字才君,闻诞死,曰:‘萧氏皆尽,妾何用生。恸哭而绝。②丧女之痛使江淹更加认清了当时黑暗的政治环境,他意识到自己之前帮助萧鸾所做之事竟把全家推向了濒临灭门的危险,由此他对自己的人生态度做了一番深刻的反思,决定做一个明哲保身之人。此时避难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能调为外任,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在这种情况下,江淹于建武四年接替谢朓出任宣城太守。四年之后,当他从宣城调回京城时,萧鸾已死,其次子萧宝卷继立,政局更加混乱,京城里一片血雨腥风。此时的江淹,已经两鬓斑白,以无力也无心卷入于这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中了。

因此,江淹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卷入政治斗争中,于是宣布自己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才尽”,不能再写出好的文章来了。一方面,他借此表示自己以后不能再写文章了,毕竟什么也不写就不会留下把柄,也会安全很多。另一方面,他也感觉到之前积累的“空名”已经成为自己的累赘,所以希望能够借此降低知名度,从而躲避祸端。

二、文学思潮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影响

从当时的诗歌思潮来看,江淹对“永明体”是不认同的。他不满“永明体”过分讲究形式的时髦诗风,故而不愿意创作不合潮流的旧体诗,以免被人讥笑,也更不会违背自己的心愿去创作“永明体”诗,于是就很少创作,因而造成了他“才尽”之窘境。

江淹的诗歌由于多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多哀怨之词,故其诗歌风格显得比较凄婉苍凉,与魏晋时期一些抒写自己身世感受的诗歌风格相似。这种风格,与齐末梁初一些诗人侧重于艳情、咏物的描写所表现出来的柔弱诗风大不一样。而要改变这种柔弱诗风,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能向古人学习。江淹如此的热衷于拟古,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用心良苦的表现。但是,一味拟古,便会忽略诗歌的创新。所以,一旦一种新的诗歌出现,它就显得力不从心,难以适应了。当时的创作潮流的变化和接受的好尚使江淹的作品不再受欢迎了。江淹面对着“永明体”这种新体诗出现,就显得无可奈何。永明体的最大特点就是讲求诗歌声律,分辨音韵、平仄。这种超越古人的新生事物,对那些热衷拟古,热衷五言古诗的人,无疑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江淹于永明之中没有什么诗作,建武之后,为诗不复成句,大概与此有关。从这一层面来讲,拟古也便成为他“江郎才尽”的又一因素。

江淹的作品,在题材上,他习惯选择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如登临游览,赠答往还,辞亲别友,羁旅之愁;在内容上,由于他的大多作于宋末跟随刘景素和被贬建安吴兴时期,此时遭遇坎坷,生活拮据,心情抑郁,因而作品多以表现愁怨为主题。《恨赋》、《别赋》分写各种“饮恨吞声”的死亡和“黯然销魂”的离别,成为描愁写怨的抒情短赋的名篇,历来传诵不衰。诗也是如此,江淹现存的诗无论是赠别之作,还是写景、拟古、伤怀之篇,字里行间无不湿润着他怨愁的泪水。这种以“怨愁”为主要基调的诗文,正是诗人三十五岁以前仕途困顿,人生潦倒之时,用自己的血泪写出来的,因而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然而,建元以后,他因得到萧道成的赏识,挤进了中书侍郎一类朝官的行列,从此他的境遇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既与穷困潦倒的生活绝了缘,也不会再感受到那种困境所带给人的创伤,而他那支写惯了怨愁的笔,如今让他转而写其他题材和主题,再开创一条新道路,对于一个已经不愿再“精意苦力”之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这样一来,就免不了要面临“才尽”的结局了。

三、个人性格与情趣因素

《梁书·江淹传》:“少孤贫好学,沉靖少交游”。③一个人成年后的性格很大部分是受其童年生活的影响。显然,江淹的性格与他小时候的经历是有关系的。又由于出身、经历等原因,江淹的个性往往带有一定的自卑、不合群的成分。他屡屡自称“孤贱”,“愚陋”,“贱士”等等。他的《报袁淑明书》:“容貌不能动人,智谋不足以自远。……幸以盗窃文史之末,因循卜祝之间。故了俛首求衣,敛眉寄食耳。”就足以表明江淹对自己的才行缺乏自信,年轻时即存有严重的自卑心理。

永明时期作家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富有群体意识。由于江淹在官位年龄上都与新兴作家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他的孤僻狷介的性格,这些都决定了他不能进入到新的文学活动圈中去;在新的文学思潮和新的作家群体兴起的情况下,江淹之前创作的巨大成就以及他的固执与孤僻又决定了他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这也就决定了他对新的文学思潮和新的作家群体华油不以为然的态度。由于文学趣味的不同,这些人本来对江淹就未必佩服,当江淹表现出不合群时,他们大概也会对江淹或隐或现的冷漠吧。这样一来,双方就自然难以发生接触。试想,一个作家如果不参加文学集团的活动得话,就意味着与文学主流人士交往的贫乏,而这种交游的贫乏又会导致文学思想、文学技巧等方面的落后,由此看来,江淹的“才尽”是必然要发生的。

再有一个原因就是:在解決衣食之需之后,则倾心于佛老的“清净”、“适性”。他在《自序传》中说:“人生当适性为乐,安能精意苦力,求身后之名钱?故自少及长,未尝著书,帷集十卷,谓如此足矣。……仕,仕所望不过诸卿二千石,有耕织伏腊之资,则隐矣。”古人一般认为做官和著述均属不朽伟业,是求的身后名的重要依据。可是,江淹追求的是“适性为乐”,他不喜欢“精意苦力”,认为著述也不轻松。因此,他即使在年轻时也没有撰写专著,只是写了一些诗赋而已,并且满足于这样的状况。因而,他不会为了借写作留身后名而违心地改变自己的风格。他不光有享受人生这样世俗的思想,他还认定佛老的超世精神。爱道求仙在江淹的诗里边也有爱道求仙的表现,如《清思诗五首》其五云:“我学杳冥道,谁能测穷已?须待九转成终会长沙市。”《从冠军行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云:“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这些诗都表现出了他的道家思想。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性喜欢“适性”,不喜欢“苦力”,追求的是仙风道骨的生活,因而不会去殚精竭虑的去创造,这也可以说是他“才尽”的一个原因。

结语

有关“江郎才尽”的问题,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古往今来的论者从不相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解释和看法,单独看这些问题是有道理的,但是最好的是把这些看法都结合在一起去考虑,这样就做到了全面而宏观的把握,也得出了比较合乎情理的结论,如此一来,就对江淹一生作出了更为准确的评价了。本文就是本着这个思想,从江淹因政治黑暗而产生“惧祸”心理、文学思潮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影响、个人性格与情趣因素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来分析江淹的“才尽”。不管江淹是否真的“才尽”,这个典故都带给了我们许多的现实意义。

注:

①(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96.

②(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699.

③(唐)姚思廉.梁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167.

参考文献

[1]陶琳,林家骊.江郎“才尽”了吗?[J].文史知识,2003(11).

[2]张亚新.说“江郎才尽”.[J].语文学刊,1988(02).

[3]邵春驹.“江郎才尽”新探[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4]周唯一.“江郎才尽”考辨[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02).

[5]陈亮.“江郎才尽”新考[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猜你喜欢
江淹
江郎为何“才尽”
江郎才尽
怀愧期暮年
“江郎才尽”是误解
江淹《横吹赋》三题
才尽江淹曾梦笔生花
才尽江淹曾梦笔生花
江郎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