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往的高中生物教学方式除了不再适合当代学生的实际需求之外,还不能达到相关的新课改的教学目的。该项学科关联的范围较广,基础的细胞生物学、遗传生物学都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对于现在的高中生而言,其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应用要求,而该项学科教师则应该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并逐渐转变该项学科的教学方式。因此,本文就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方式的转变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的高中生物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128-02
引言
教育可全面造就社会科教兴国的良好发展形势。但是,课程改革不可一蹴而就,只有各个教育工作者有效实践、推行科学发展观,才能深层次地广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有效践行素质教育。基于新课改背景,教育基本理念是该项学科教学方式的长期改革前提,主要是为了培养人才,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各项潜力,进而从全民素质教育的角度提高国民素质。但是,现在的该项学科教育体系出现的问题各式各样,因此,只有提升教职工的认知意识,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才能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
一、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特征
1.问题特征。
此类特征普遍存在于该项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重视挖掘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才能全面引导学生在正确学习的同时具备敏锐的思维方式。教师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提问次数,让师生共同探究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该项学科对于高中学习阶段而言至关重要,基于此有助于达到科学学习的目的,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展开学习,同时充分结合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生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生活出现的问题也可作为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借此引出相关的生物知识,不仅促使学生具备更高的综合能力,还能最大程度地有效开展生物教学。
2.探究特征。
该项学科教学同样具备此类特征,教师不仅要将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该侧重于引导学生开启相关的思维能力,促使其吸收知识的同时还能学到学习方法,激发学习乐趣。探究性的学习有助于不断提升其知识内容的层次性,基于此有效开展后续的生物学习过程。
3.实验特征。
该项学科最明显的特征即为实验性,同时其也在该项学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利用实验教学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借此便于他们通俗易懂地吸纳生物知识和原理。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需提升有关生物实验的开展次数。
二、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1.未能紧密联系其他学科特点合理安排生物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结构。
对于教材的理论知识学习过程而言,涉及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生产生活及社会实践的应用都是其主要内容[1]。但是,教材只根据自身学科体系特点进行编排,致使其中出现的知识点无法及时联系其他学科内容。比如,高一阶段学习《生物的物质基础》的章节内容时,其中涉及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和“分子结构”的内容[2],此类内容与有机化学方面中的基团知识息息相关,而此类知识则需在高二年级才能学习,该现象的发生不仅导致教学规律遭受破坏,还会致使学生无法完全掌控知识点,进而导致教师实际教学操作没有任何意义,由此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同时还有可能导致学生降低自身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中重理论不重操作。
针对实验操作能力来说,其注重开展设计教学内容的验证性实验,再酌情安排少数实习和研究课题。但是,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而忽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校未能加大生物实验设备的采购力度,并且缺乏足够的实验课学时安排。部分教师单纯性地认为该项学科的教学可全面体现科学知识的教育,且其未能正确地认知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教育[3],致使学生出现知识层面的深度、丰富性不足,实践应用能力不高的现象,进而无法同步匹配相关的教学目标。
3.初高中生物教学的时间安排不连续。
该项学科主要安排于初一、初二教学阶段,而初三、高一则不再继续学习该项学科,直到高二阶段才再次学习该项学科。此期间除了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地熟悉相关知识点之外,还会相应地提升该项学科教师的教学难度,进而致使其教学效果不理想。以往的教学方式强调传授知识,而未能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进而致使学生发展性特点遭受阻碍。
三、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凡是转变策略
1.合理安排实践教学课程。
基于新课改背景,学生应该对知识具备理解和运用能力,基于此,教师务必要转变自身以往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进而将其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因此,对于该项学科课时的安排过程而言,应极力确保其实践教学课程的安排合理性。大部分基础性实验存在于该项学科之中,且此类内容务必要求学生具备足够的应用能力,因此,对于教师和学校而言,其应该同步注重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而确保学生成就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社会实用型人才。
2.迫使教师整改自己的教学方式。
如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也衍生出各式各样的新媒体技术,因此,教学应该全面借助此类平台资源逐步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进而全面健全其教学方式,并促使学生获取更加宽泛的知识内容。新课改除了应该相应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要求之外,还需从学生的具备需求角度整改教师的教学方式,完全抛弃以往枯燥、機械式的教学方式[4],促使学生以更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听取课堂内容,进而确保课堂具备更高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如果教师以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就可促使学生在该项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学习乐趣,进而帮助其教学过程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教师而言,当其处于新课改的教学背景时,务必要确保学生顺应时代要求学习有用的知识,借此实现相应的社会建设目标。因此,教师更应该摒弃以往的教学方观念,根据各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开展适宜的教学方式,基于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将会具备科学性、有效性特点,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确保其以更高的综合素养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进而实现科教兴国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蒋秀丽.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J].南北桥,2017(5):47-47.
[2]武艳娜.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学习兴趣[J].读写算:教师版,2017(2):1-2.
[3]杜艳丽.基于教学方式转变下的高中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发展[J].文理导航,2017(10):83-83.
[4]庹春英.浅谈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考试周刊,2018(46):16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