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誉聪
【摘 要】要使语文教学走出“费时多、收效少”的误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要变“多问”为“多读”。所谓“多读”,就是有目的,有重点地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通过扎扎实实的朗读训练,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读代替多问;多读其义自见;多读训练语感;多读熏陶情感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究其原因:问风不灭,练风不兴。教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情节的欣赏上。繁琐的提问占去学生训练的时间,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学“费时多、收效少”的现象。
如何使语文教学走出“费时多、收效少”的误区呢?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要变“多问”为“多读”。所谓的“多问”,就是指教师繁琐的,没有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一系列提问。所谓“多读”,就是有目的、有重点地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通过扎扎实实的朗读训练,来提高教学效率。
一、多读代替多问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读后可以使人产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如何把这个“不可言传”的东西引导学生“传”出来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引导学生体会,最终让学生把“不可言传”的东西在朗读中“传”出来。
例如:《匆匆》一文,它在立意、表达等方面都给人以“妙不可言”之感。文章开始,作者以对比和设问的形式提出:“为什么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表达出作者无法留住时间的无奈和彷徨以及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这种复杂感情具有“不可言传”的特点。那么,如何使学生体会到这一特点呢?我在教学时就采用了“以读代问”的方法,效果还真不错。
第一步,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粗读全文,了解作者的感情。
第二步,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感受作品蕴含的感情。
第三步,教师情真意切,字斟句酌地范读,将作者的情、教师的情传递给学生,使作者、教者、学者的感情交融在一起,汇成感情的激流。
有了“了解情,感受情,传递情”这三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特别是对作品内涵的“情”已基本理解。在此基礎上,我还是抓住“读”不放,先后安排了领读、引读、自由读等形式,在读的过程中,课文的深刻含义及真“情”已被学生体会出来了。最后,我播放音乐,指导学生配乐朗读,来抒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在读中积累语言。结果,那种“妙不可言”的东西终于在读中“言”出来了。
二、多读其义自见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的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古人也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书读熟了,自能理解。此话不无道理,大声诵读以致反复吟咏,容易入境入情,帮助理解,对小学生来说,出声朗读可以集中注意力,用书面语言规范口头语言,可见学生朗读是多么重要。那么,怎样的朗读训练才是恰到好处呢?
1.朗读要有目的、有思考
朗读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学生按照要求边读边思考,这样的朗读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如《桂林山水》一文,我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采用“朗读教学法”,先后安排了四次读文,每次读前提出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读文。第一遍读前提出:读读这段话,碰到生字、生词读一读、记一记、查一查。第二遍读前提示:边读边看,这段话共有几句。第三遍读前提示:读一句,想想这句话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或修辞手法),这句话在讲什么。第四遍读前提示:把整段话连起来读,想一想,这段话主要讲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通过这样有目的、带思考的读文,学生既认识了生字,理解了词义,又读懂了句意、段意,并且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2.朗读要有指导
在朗读训练时,教师要有指导,要提示朗读方法,及时点拨。
《桂林山水》一文中的第三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比较:结构一样,写法一样,句式相同。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学时继续采用朗读法来训练学生。
我是这样指导的:“大家边读边看,这段与第二自然段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一读课文,马上知道,第一句话应特意加重“却从没看见过这一带的山”这句话的口气。接着指导,点拨学生朗读第一句话,我问:“哪些字词应读重音呢?”学生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这三个词应重读,以强调桂林山的特点。”有的说:“拔地而起、各不相连……这些词语应读重音,体现桂林山的具体特点。”还有的说……
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通过朗读训练不仅理解了本段的内容,而且也体会了作者的感情。
3.朗读要有重点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如果学生无重点地朗读,不必要的内容在朗读,不需要读时也在读,在我看来也是“费时多”的现象。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课文比较长,在有限的时间内全文练习感情朗读是不可能的,效果也不会好。因此,教学时我就大胆取舍,突出重点,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能体现邱少云严守纪律、英勇献身的词句和段落,如第八自然段“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没发出一声呻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精神和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样的长文短读,能够突出重点,效率就高。
三、多读训练语感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在实践中,我感到,以课文为载体,抓住课文的精彩之处,通过读来训练学生语感是一条有效途径。
教例:一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全神贯注》第三段中的点睛之处——“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已经消失。”首先让学生品句细读,质疑:1.为什么他像醉了酒一样?2/为什么说“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呢?再引导学生读段,联系罗丹修改女像时的举止、神情,让学生抓住“上前”“后退”“叽里咕噜”“闪着”“踩”“挥动”等一连串动词,对照插图,想象场景,体会此时的罗丹就像喝醉了酒一样,进入全神贯注的神态,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心中只有他的女像,外边的世界自然就像不存在一样。接着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心领神会地揣摩,把对句子的理解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真切地领悟罗丹工作时那种“全神贯注”的神情。
四、多读熏陶情感
如今的小语教材中,大多数课文情感丰富,意义深刻。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原来课堂中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应重视朗读,因为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朗读,它能使学生在朗读中品味、揣摩,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朗读小女孩第四、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幻像时,见到奶奶是唯一疼她的人。这种喜悦的心情集中在“奶奶!”这一感叹句上,要指导学生带着惊喜的语气来读。“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见不着……”这是小女孩恳求奶奶把她带走的话,要读得急促些。因为她害怕火一灭,便见不到奶奶。她擦着一整把火柴后,看到奶奶的“抱、搂”等,要读出美好的感受,关于“飞”的内容要读出既快乐又渺茫的感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时注意了语调的抑扬顿挫,感情的起伏变化,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可怜的小女孩怀着美好的愿望冻死在街头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愤恨。因此,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情感基调,反复加强感情朗读,达到升华情感体验的目的。
总之,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备读”,努力体现读在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地位,落实在课堂上人人把课文基本读熟的要求,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徐伟.语文阅读中的多读与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