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潇 王珂 张立新
摘 要:本文对2011-2015年中国与俄日韩间文化产业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中俄日韩具有各自比较优势的文化产品;中国文化产业贸易竞争力强于韩日俄;中国作为出口国与日韩间文化产业贸易的互补性较低,中国作为进口国与日韩的互补性较高,而中俄之间互补性逐渐降低;中国在出口设计制品和表演艺术品方面与俄日韩间互补性较高且呈稳定或增大趋势,而在进口出版物、新媒体制品、视听制品和表演艺术品方面与俄日韩间互补性较高并呈增大趋势。据此,本文提出了提升我国文化产业贸易竞争力以及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贸易关系 文化产业 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 “一带一路”战略
一、研究中俄日韩文化产业贸易关系的意义
随着休闲经济时代的来临,消费需求重心开始从物质向文化转变,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崛起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罗立彬等,2013)。文化产业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被誉为黄金产业和“最后一块暴力蛋糕”(李亚男,2008)。凡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都将文化经济设定为重要战略目标,将文化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王淑芳,2007)。文化产业贸易有助于整合国家间的共性文化需求,是各国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闫丽君,2017)。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发展文化产业贸易,有助于搭建包容性发展平台,提升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软实力,实现国家间的共赢(冯根尧等,2018)。俄日韩与中国地理位置上相邻、经济与文化上互补,均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参与国。日韩均在20世纪90年代确立了文化立国战略,文化产业现已成为其战略性支柱产业,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虽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年来将文化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的高度,为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我国直到2009年才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起步较晚。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中俄日韩文化产业贸易间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对于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提升我国文化产业贸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俄日韩文化产业贸易发展现状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创意经济》给出了2011-2015年中国与俄日韩三国文化产品贸易的进出口统计数据,据此分析可知:
中国对俄罗斯文化产品的贸易出口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设计制品所占的比重最大,视听制品所占的份额最小。中国从俄罗斯的进口数额都比较小,其中在手工艺品、新媒体制品和表演艺术品上近几年来一直持续为零。从整体来看,中国对俄罗斯文化产品的贸易出口额远远大于进口额,呈现贸易顺差的态势。
中国对日本文化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均呈现下降趋势。在中国出口日本的文化产品中,设计制品的出口额始终位居首位,其次是新媒体制品和手工艺品。在中国进口日本的文化产品中,出版物、视听制品和新媒体制品所占比重较大。整体上看,中国处于贸易顺差状态。
中国对韩国的文化产品出口有上升的趋势。其中,设计制品出口占比超过50%,手工艺品、视觉艺术品有明显上升趋势。从中国进口的文化产品看,总进口额呈下降趋势,新媒体制品所占比重较大。从整体上看,中国持续处于顺差状态。
三、中俄日韩双边贸易关系的相关指数分析
本研究使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对文化产业细分产品贸易的竞争优势和互补性进行实证分析。
(一)中俄日韩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种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根据UNCTAD发布的《创意经济》统计数据,可计算出2011-2015年中俄文化产品贸易的RCA指数,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中国在手工艺品、设计制品和表演艺术品三类文化产品上具有一定比较优势,而在其它产品上不具备比较优势甚至具有较大劣势。其中,设计制品具有中度的比较优势,且近几年有上升趋势;手工艺品的竞争优势呈现下降趋势,由较强优势下降为中度竞争优势;表演艺术品当前也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但近几年变化不稳定;视听制品则劣势最为显著。俄罗斯在出版物产品上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但近几年有下降趋势,其视听制品的国际竞争力显示为中度但略有波动,在其它类别产品上处于竞争劣势,其中设计制品的竞争优势呈现上升趋势。
同理,对日本和韩国文化产业贸易的RCA指数分析可知,日本在视听制品和表演艺术品上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新媒体制品表现为较强竞争优势且有上升趋势,视觉艺术品表现为中度竞争优势但有所波动,在其它类别文化产品上则缺乏竞争优势。韩国在手工艺品上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新媒体制品则由极强优势向较强优势转变且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在出版物和表演艺术品两类文化产品上具有较强优势且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视听制品竞争优势逐渐从竞争劣势向中度竞争优势转变,逐渐表现为中度的竞争优势;而在设计制品和视觉艺术品两类产品上缺乏竞争优势。
(二)中俄日韩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
贸易互补性指数(TCI)是衡量两个国家贸易关系紧密程度的常用指标,反映两国之间贸易的互补性和发展潜力。根据UNCTAD发布的《创意经济》统计数据,可计算出2011-2015年中日文化产业贸易互补指数(表2)。分析可知,中日两国在文化产业贸易上的互补性较强并较为稳定,而以日本作为出口国时互补性相对更强,2013-2015年间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已超过2。以中国为出口国时,在手工艺品、设计制品、新媒体制品和表演艺术品上与日本的互补性较强,视听制品的互补性最弱。当以日本为出口国时,在视听制品、新媒体制品、表演艺术品上与中国的贸易互补性很强且仍有增大趋势。总的来看,中日之间在视听制品和新媒体制品上的竞争性逐渐增强。
同理,對中俄与中韩文化产业贸易互补指数分析可知:中俄两国文化产业贸易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但整体上互补性呈现微弱下降趋势。具体而言,以中国为出口国时,在手工艺品、设计制品和表演艺术品上与俄罗斯的互补性较强,在视听制品、新媒体制品、出版物和视觉制品上的互补性较弱,其中表演艺术品的互补性最强,而视听制品的互补性最弱。以俄罗斯为出口国时,视听制品、新媒体制品、出版物的互补性较强,手工艺品、设计制品、表演艺术品和视觉艺术品的互补性很弱,其中出版物的互补性最强。比较中俄之间文化产品互补指数的上升和下降趋势可知,中俄之间在设计制品和视觉艺术品上的竞争性在逐渐增强。中韩两国在文化创意产品贸易上的互补性一般,而以韩国作为出口国,中国作为进口国的互补性相对较强。具体而言,中国对韩国出口的设计制品和表演艺术品TCI指数不断提高,互补性较强,新媒体制品经历了由强变弱的过程,现和其余四类的TCI指数都非常小且具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韩国对中国出口的设计制品和视觉艺术品TCI指数一直较低,互补性很微弱,其余五类互补性较强,且多数具有增长的趋势。总体来看,中韩文化产品的竞争性有逐年提升趋势。
(三)中俄日韩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性指数(TC)是从出口与进口两方面测量一个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根据UNCTAD发布的《创意经济》统计数据可计算出中韩贸易竞争力指数(表3)。可以看出,2011-2015年,中国视听制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小于0,处于竞争劣势,出版物的竞争指数由0.42逐年增大至0.55,表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其余五类文化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0.5或接近于1,表现出极强的竞争优势。韩国的手工艺品和出版物具有较强的贸易竞争力且较为稳定,而新媒体制品和视觉艺术品的贸易竞争力则呈现上升趋势并由弱逐渐变强,视听制品、设计制品、表演艺术品的贸易竞争力则处于劣势状态且较为稳定。
同理,对以俄日为出口国的文化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计算分析可知:俄罗斯仅有出版物的竞争力指数大于0,表现出微弱的竞争优势,而在其它六类文化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则均小于0甚至接近-1,处于竞争劣势状态。日本的视听制品具有较强的贸易竞争力且呈上升趋势,其表演艺术品具有微弱的贸易竞争力并呈下降趋势,而手工艺品、设计制品、新媒体制品、出版物和视觉艺术品等文化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则处于弱势状态且有逐年下降趋势。
四、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本文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中国在与俄日韩三国文化产业的双边贸易中呈现顺差状态,俄日韩则处于逆差状态;第二,中俄日韩四国在文化产品上分别具有各自比较优势的文化产品,中国的手工艺品、设计制品和表演艺术品在国际上均具有比较优势;第三,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竞争力最强,其次是韩国和日本,俄罗斯最弱;第四,中国与俄日韩三国之间的文化产业贸易均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尤其是中国作为进口国而日韩作为出口国的互补性较强。第五,就文化产业分类产品而言,中国在设计制品和表演艺术品的出口方面与俄日韩具有较强互补性并呈现稳定或增强趋势,而在进口出版物、新媒体制品、视听制品和表演艺术品方面与俄日韩三国具有较强互补性并大都呈现逐渐增强趋势。
本研究蕴含的政策性建议包括:第一,将中韩日俄文化产业贸易纳入“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之中,根据文化资源的分布以及文化产业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状况,统筹规划文化产业的战略布局和战略合作,研究中国与俄日韩三国文化产业贸易合作的切入点,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第二,依据中国文化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掘传统文化资源,推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内涵和结构,尤其是提升中国在手工艺品、设计制品、新媒体制品、表演艺术品和出版物等类别文化产品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打造文化产业知名品牌,提升文化产业贸易附加值。第三,根据中国与俄日韩之间文化产业贸易互补性较高的文化产品,以区域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为主导,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凝练区域文化产业特色,尤其是提炼设计制品和表演艺术品的特色和优势,提升与俄日韩之间文化产业贸易的互补性。第四,根据中国与俄日韩之间文化产业贸易竞争性不断提升的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升相关类别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尤其是提升出版物、新媒体制品、视听制品和视觉艺术品的实力。第五,由文化部统一部署和规划,成立国家、省、市、县等各级文化产业学习与发展统筹委员会,学习先进区域和国家在文化产业及其贸易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尤其是学习和借鉴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和做法,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创新本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区域文化产业贸易市场的准确定位,并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贸易合作。
参考文献:
[1] 罗立彬,孙俊新.中国文化产品贸易与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对比与趋势[J].财贸经济,2013,(2).
[2] 李亞男.东北振兴中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J].东北亚论坛, 2008,(5).
[3] 王淑芳.文化全球化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兼论日本、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借鉴[J].东北亚论坛,2007,(5).
[4] 闫丽君.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及竞争力研究[J].经济论坛, 2017,(6).
[5] 冯根尧,杨莹.竞争还是合作——基于2003-2015年文化产品国际贸易数据的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8,(2).
(作者单位:1.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2.3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