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京起
2011年,我考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化工专业,8年,我在这从本科读到博士。本科毕业后,硕士期间我便加入了刘晨光老师的工业催化课题组。刘老师的课题组长期致力于重质油深度转化技术和清洁油品生产等技术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刘老师鼓励同学要坚守擅长的石油化工领域,同时也要注重多元化发展,于是我选择了电解水制氢高效催化剂制备的研究方向,出于对这一研究方向的好奇,我申请了硕博连读,继续跟随刘晨光老师和董斌老师攻读博士学位,希望能更好地了解该领域。
初入实验室刚刚接触这个课题时,了解到国外在这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因此需要大量阅读英文文献才能更加全面了解整个行业的进展。对于一个科研小白来说,每篇英文文献中都会出现的大量生僻专业词汇,看完一遍,需要看第二遍,第三遍……才能大概了解其中的含义。自己迷茫过,也退缩过,在跟刘老师倾诉了自己的苦恼以后,刘老师鼓励我将自己本科期间学到的石油化工方面的专业知识与现在研究的电解水制氢技术关联,他告诉我两种看似毫无关联的技术却有很多共通性。
老师的启发让我柳暗花明。老师课题組成熟的加氢脱硫工艺催化剂的制备为我在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合成过程中提供了很多灵感。“制氢”和“加氢”两个可逆的过程都需要依赖氢吸附及解离,因此,石油加氢脱硫催化剂通常是良好的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组里关于硫化钼基纳米材料应用于加氢脱硫方面已经有很多独创性成果及专利技术,考虑到两种技术的共通性,刘老师为我制定了详细的研究方案,他尝试让我用组里加氢脱硫效果良好的独创性的油相硫化钼催化剂应用于电解水制氢过程中。在老师指导下,我尝试对硫化钼基纳米材料进行优化处理,取得到了令人欣喜的结果。这种硫化钼基材料性能可以与目前制氢性能最好的贵金属铂材料媲美,有望实现其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刘晨光老师亲切随和,学识渊博。1970年代,刚刚恢复高考,考入大学的刘晨光老师选择了喜欢的化学化工专业,因为对专业的着迷他决定再次深造,1991年获得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学位,1985~1988年在华东石油学院炼制系任教。1988年,华东石油学院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渐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格局后,自1992至今,刘老师在先后更名为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化工学院任教,1994年晋升教授。多年来,刘老师带领团队积极开展重质油深度转化技术和清洁油品生产技术研究。
虽然很多人认为“石油是夕阳产业,”刘老却认为,受新能源的影响,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会有所下降,然而由于新能源与传统石化能源相互竞争,给化石能源带来了新的革命性挑战,这反而会刺激化石能源技术方面的革新,在石化能源清洁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这也是刘晨光老师鼓励组内学生在科研方面坚持多元化发展的原因。
刘晨光老师的导师朱亚杰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国能源专家,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9年在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学位后回到清华大学化工系任教。经历过战争年代,朱教授深知要想富国强兵、加强国防就必须大力发展石油工业。朱教授参与创建了北京石油学院,创建了人造石油专业,还创建了固体燃料研究室。1969年,在华东石油学院迁至胜利油田所在地——山东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后,朱教授在华东石油学院担任教授、副院长等职务。朱教授长期从事煤、页岩、石油等可燃矿物化工综合利用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1990年初,朱教授又会同我国科技界有识之士,上书党和国家领导人,建议我国应大力发展新能源,特别是氢能源的使用,得到了高度重视。如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研究新能源中氢能源开发的负责单位之一。
我国石油化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光辉历史。老一辈石油人克服种种困难,从一次次失败中积累经验,靠不屈不挠的精神为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在中国能源结构正加快转型,计划到2020年,努力把非化石能源的消费占比提高到15%,到2030年进一步提高到20%左右,新的使命传到了我们新一代石油化工人身上。
责任编辑:陈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