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篮球是当前世界上热度最高的球类运动之一,篮球运动主要有节奏快、对抗性强、合作性强等特点。作为多人球类运动,其中的合作性也是篮球运动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而在初中这一个性发展的时期,让篮球队员之间形成强烈的合作意识就变得尤为重要。
快节奏是篮球运动的第一个特点,而所谓的快节奏就是篮球相比于其他的球类运动更加需要队员的身体爆发力和整个团队的应急反应能力。篮球队员反应的速度往往能够决定比赛的成绩。篮球的快节奏主要体现在牵一发而动作意识就能形成这样的快节奏。例如,轮到某一方进攻,不仅需要个人的反应灵敏,更需要队友之间长期形成的默契和所有队员默契的配合与分工,只有将整个球队当成一个整体,才能将进攻节奏放到最快。篮球是一项多人的合作性运动,通常情况下篮球是5对5或者3对3进行比赛,而在比赛过程中,运球、传球、突破都能切实考验队员的团结合作意识,所以也只有用团队的力量才能战胜对方。
而初中的篮球教育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初中篮球教育是与普通中学全日制教育穿插进行的,初中阶段的文化课已经相当紧张,这也导致学生在进行篮球训练时精力有限,很难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其次初中篮球教学并非专业性教学,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时需要考虑学生在进行文化课学习的同时,还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在针对这些特殊情况科学制定初中篮球教学的课程,才能实现提升学生个人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的目标。
说服教育是当前教育的最主要形式之一,而要培养中学生的合作意识,首先就要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主观上增强合作意识。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合作意识是不能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努力。
对于教师来说,需要让学生将合作深深植根于自身意识中,甚至需要形成一种无意识的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能够主动接受,提升学生的主观合作意识。让学生树立主观的合作意识也是篮球教学中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基于这一点,初中篮球教学的基础工作就是教师通过指定方法引导学生建立主观合作意识。例如,在教学之前,教师就应该针对课堂实践中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进行预测并告知学生,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能够从主观上接受,同时也能够理解合作意识对于篮球运动的重要性。
具体来说,教师就应该将篮球的特殊性作为介绍篮球的起点,告诉学生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学生逐渐认识篮球、了解篮球,最后成为篮球运动的参与者。同时也可以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例如在说到篮球的发展现状时,总会提起迈克尔·乔丹,而一些热爱篮球的学生肯定也会对他非常钦佩。初中时期是学生的心理发育时期,有极其强烈的好奇心,通过对一个篮球巨星的描述就可以让学生很快融入到对篮球知识的学习中。同时告诉学生,即使像乔丹那样的篮球巨星也需要队友的配合,以此加深学生对于合作意识的认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说服教育不能过度强调,初中时期也是学生逆反心理最为强烈的时期,过度强调说服会激发学生逆反心理,造成教学质量下降,甚至产生反作用。所以,在实际的说服教育中,要根据该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有理有据地进行说服教育,同时讲课风格应该尽量轻松幽默,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所讲知识。并且在进行讲授过程中适当加入案例,能够将学生带入氛围,让学生从内心认可和接受相关的知识,更加注意合作的重要作用。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合作意识的重要作用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完全展现出来。所以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对于篮球的实际操作。从根本上讲,篮球的主要部分就是实践操作,理论很好讲但是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就要难得多。例如,针对学生篮球场上不注重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情况,教师可以进行相关教学,在让学生进行基础训练的同时,加入身体应激反应训练,让学生将球场上的自我保护当做一种习惯,同时将保护队友的意识也深埋在心里,将队友当成球场上可以依靠的人,这样才能使各个队员逐渐形成整体。
要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需要注重在训练后进行教学成果的评价和总结。对训练进行总结一是为了纠正学生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同时可以对一些技巧性问题进行补充。二是评价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有没有将合作意识表现出来。例如,在训练过程中,教师总会发现一些问题,而训练后的总结就是对这些问题进行各个击破,能够使学生的训练成果得到提升。同时针对当前的初中篮球教学是在全日制教学的环境下开展的现实情况,无法针对每位学生进行单独教学,所以训练总结也是提升学生个人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
在全面素质教育的今天,合作能力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作为初中篮球教育的工作者,在实际篮球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篮球教学中具有前瞻性,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树立和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尽快融入集体,将篮球团队磨炼成更加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