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语阅读是高中英语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英语阅读对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英语阅读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整体英语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让学生能够掌握阅读技巧并享受到英语阅读带来的乐趣,为学生后续的英语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促进英语阅读“学以致用”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
当前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还是以“死记硬背”为基本方法,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也是以“应付考试”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技巧与方法的掌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做不到举一反三,当遇到一些生僻的词汇时就会慌不择路、频频出错,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能够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迁移,导致阅读思维单一且僵化,从而限制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发展。其次,教师的阅读教学资源还比较单一。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能够运用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让学生的阅读只限于课本教材。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我们部分教师没有把英语阅读教学与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导致多样化教学资源的不足,给英语阅读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应该改变自己在传统教学中的角色,不应该只扮演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帮助者。我们的教学活动是人们围绕某个特定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活动,其实质是教师组织并引导学生进行的一系列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为其核心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也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在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打破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关注学生、尊重学生、激发学生,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并留给学生更多自主思维和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认为“讲得越多,学生就会学得越好”,其实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其根源不在于教师具体讲了多少理论知识,而在于教师能够挖掘学生多少学习潜力。从阅读方法入手才是解决英语阅读问题的根本所在,好的阅读技巧与方法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脱离传统的“教书匠”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一些灵活多样的英语阅读教学形式。例如,举办一次“英语神话故事演讲比赛”让学生搜集相关的古典神话,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就会对不同的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这样的方法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灵活多变,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地看待和感知问题,从而全方位地挖掘学生的英语阅读潜力。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养,以适应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本地区条件及学生的实际学情,积极构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应该努力向研究型教师发展。首先,教师应该加强学习,掌握大量新的教学理论和新的阅读素材。其次,教师之间应该定期进行观摩与交流。
让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有一定的了解,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掌握一定的西方文化知识,对理解文章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因缺乏西方文化知识,而对作者的写作意图产生误解,有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文化,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要求学生对文中涉及的文化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分析哪些语言形式可能引起阅读偏差,造成阅读困难与障碍。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东西方文化知识的渗透。
在掌握了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之后,就要进行相应的阅读实践,通过合理的阅读实践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在阅读训练时只是随便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去做,然后教师只核对答案是否正确,这种教学方式难有成效,而学生也往往疲于应付,更不要说学生运用什么阅读策略。所以,我们的阅读训练应该精心安排。例如,应该选择那些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难度适中的内容,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阅读对促进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学生阅读思维与阅读能力的提高,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要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来完成对学生阅读思维与能力的训练,把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英语素养,实现学生文化素养和思维素养作为英语阅读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