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军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对学生开展更为全面的素质教育,进行更为深入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初中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生能否成长为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教师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本文在对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当前,虽然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初中教育中有一定的推广和实施,但多数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理念还比较落后,采用的教学模式过于传统,灌输式、填鸭式、一言堂式的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比较常见的。这样,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学生的作业,也是重复机械的,并不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探索性。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气氛缺乏活力,死气沉沉,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主观能动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因此,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改革,但是基本上还是处于传统教学模式之下。
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渴望和喜爱是其主动学习的驱动力量。只要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就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愿意主动探索问题,学习新知识,教师要注重唤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引导学生去认识世界,了解事物,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在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新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时,可以先对老舍先生创作本文的背景进行介绍,老舍先生是在1930 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 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据老舍夫人胡絜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该文是老舍先生1931 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学生在学习这篇散文的创作背景过程中,必然会对老舍先生的生活经历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就会自主对老舍先生的生活背景进行探究。
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比较差的,教师要为其进行自我探究和创新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和谐美好的课堂中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主动参与进来。可以通过教师讲解知识,学生对知识进行评价;学生自主进行讲解,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学生在面对语文学习时,不再是毫无头绪,而是对学习充满信心,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教师可以依据本班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对其理解和看法进行点评,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例如,在评讲竺可桢先生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就问题进行讨论。如: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教师让学生进行分组,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鼓励每个学生都勇于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对学生就物候学的看法等进行点评,并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现自主学习。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为其创造宽广的空间。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和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能力,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内容,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或课外活动,促使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空间更为广阔。课堂中,如果学生已经能够依据教师的问题快速找到答案,这说明学生对课堂内容已经有了较为好的理解和掌握。此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准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的过程,就是其自主探索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知识储备情况有较好的了解,能够从新的视角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例如,唐诗是初中语文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就课本中的唐诗所体现的知识点,提炼出其中的知识点,组成知识竞赛题目,对学生进行考核,如关于杜甫、李白、王维的诗,研究三位诗人的生活背景对其创作的影响、开展诗歌背诵等。学生准备唐诗知识竞赛的过程,就是其对唐诗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总之,应素质教育要求,初中语文教学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热爱程度。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