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歌者

2019-04-06 07:07韩卫贤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秋收歌者花灯

韩卫贤

满天的繁星,你甚至能清楚地分辨出它们是蓝色还是紫色。

小村庄变成了一个个黑影,显得特别安静。村中的一小片空地上,全村的老少爷们儿或蹲或坐,烟火一闪一闪的。他们正在享受着自己的艺术。这是一些古老而简单的说唱艺术:云南花灯,或者山歌。关于它们的名称由来、起源和发展,是文艺学家和民俗学家的事,这儿没人管它。忙碌了大半年的春种秋收都过去了,是该歇一会儿啦。

表演者坐在场地中央的小马扎上,通常是一男一女,也有一个人的时候,男人的声音一律粗、低、干,女人的声音一律细、高、润。在这种奇特而和谐的对称中,他们演绎和传播着永远的英雄美人、朝代演义和奇闻轶事。

这就是我们曾经见到的乡村歌者。

每年秋收以后的这段农闲时节,这些乡村歌者便在我的家乡滇东北的高原上到处流浪,他们不能离开这片方言区,因为其作品的欣赏者只能在这片高原上。没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也没人知道他们从哪儿来,又要到哪儿去。为了生活,为了爱情(许多成对儿的男女都是私奔出来的),他们背井离乡,身心都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和创伤。广阔的高原容留了他们,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也逐渐培育了他们广阔的胸怀。虽然遍体鳞伤,脸上却带着藐视的微笑:他们本身就是一出戏或一首歌。

生活在继续,歌唱在继续。

我不懂音乐,我的父老乡亲们大多也不懂音乐。但我们能听懂乡村歌者,能听懂他们的花灯和山歌,我们为其中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而感动。从职业的眼光出发,这种艺术显得很粗糙,很简陋,但是人们不在乎。他们为什么要在乎呢?

我不知道这些质朴、善良而又带着一些江湖气的乡村歌者有没有读过书、上过学,他们那一套套的东西又是从哪里来的,但我一直认为,他们都是真正的艺术家,花灯和山歌也都是真正的艺术。艺术只能是传递心灵的感动,把那一瞬间的震颤永远固定下来,使你在多年之后仍能清晰地触摸得到它。随着艺术手段的发展和传播水平的提高,现在,我们可以轻松欣赏到任何高水平的演出,但這种感动有时却成了一种奢侈品,我们已习惯于优秀的艺人表演着不同的喜剧和悲剧,不再为热情和善良而欣喜、冷漠和残酷而愤怒。

在这些时候,我更加怀念那些乡村歌者,但是他们正在逐渐变为一种历史的记忆,生活富足了,挣钱的门路多了,还有谁愿意再去到处流浪呢?

猜你喜欢
秋收歌者花灯
看花灯
秋收节
秋收好时光
挂花灯
草原歌者的大爱情怀
『秋收』
秋收
蒙古族青年长调歌者——都兰
做花灯
闹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