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该剧,从2014年开始,主创团队多次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切实体会太行山村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走访了鹿泉、赞皇等地的村落,与当地居民聊天,充分挖掘和感受太行深处淳朴的民风、民情,以及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过程中,基层百姓各种思想的碰撞,剧本先后改了十几稿。
在舞台呈现上,导演组着力强化浓郁的河北山村特色的同时还要兼具时代感;在表现形式上,运用石家庄丝弦这一古老剧种演绎当代故事,使其散发出新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主创团队充分利用丝弦剧种发源地的民间工艺、农民画等元素,进行艺术构思,使得舞美、服装、音乐唱腔以及舞台调度等风格达到和谐统一,充分展示出石家庄西南地区的文化特色。
主创团队的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不仅让河北百姓在乡音乡情中得到了满足感、获得感,又能令外地观众迅速地感受到燕赵大地上的风土人情。
石家庄丝弦,又名弦腔、弦索腔、河西调、小鼓腔、罗罗腔、女儿腔等,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家庄丝弦起源于明末,流传于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和晋中地区东部及雁北地区。丝弦剧种按其方位不同可以分为五路丝弦,即东、西、南、北、中五路,石家庄丝弦为“中路丝弦”,在明清俗曲的基础上衍变而来,唱腔独特,激越悠扬,慷慨奔放。
重新编排后,丝弦小戏《村官三把手》更加成熟,但导演组仍未放弃对作品更精细的打磨。为了使丝弦这个古老的、全国唯一的石家庄地方剧种更能适应现代审美,导演对唱腔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旋律更活泼有趣,更符合剧中人物性格。
为了找到主人公的最佳人选,导演组从石家庄市鹿泉区文化馆和高邑县文化馆“挖”到了武卫平、董秀君和张立果这三块“宝”。三名演员有着深厚的丝弦表演功底和敬业精神,无论是进京巡演还是下乡惠民演出,都坚守着“戏比天大”的专业素养。
从城市的大舞台到农村的田间地头,石家庄市群艺馆把这部来自民间饱含深情的小戏,又奉献给人民群众,至今巡演已有上百场。
在巡演期间,编导小组又根据实际演出的现场效果和观众反应,继续修改,常常是边演边改,边改边演,全体编创人员本着“戏不惊人死不休”的决心精心打磨,在主题立意、戏剧矛盾冲突、人物性格等等方面下狠功夫,终于塑造出了具有燕赵风骨、寒松品格的“牛大山”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