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虽然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但是,老年建筑的设计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老年建筑的设计理念还不够完善,因此,我国的老年建筑设计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和提高,本文对基于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对老年建筑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性化;老年建筑;建筑设计
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老年人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因此,老年人对建筑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在建筑设计中加入符合老年人需求的设计是十分必要的,人性化的建筑,能够增加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1 老年建筑设计的原则
1.1 以人为本
老年建筑主要面向的群体就是老年人,因此,要遵从以人文本的设计原则,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特性和心理的变化进行设计,保证老年人在居住和使用的过程中具有安全、方便和舒适的特点。在老年建筑设计中,要保证老年人的社会存在感和交际沟通的需求,因此,在设计中,首先要注意老年人居住空间的私密性,老年人通常会缺乏安全感,如果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内居住,会加重老年人的心理负担,使老年人加重没有安全感的感觉,另外,每个老年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收藏爱好,空间的私密性设计,可以满足老年人收藏爱好不被打扰,使老年人的心情愉悦,保证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其次要注意老年人公共空间的设计,老年人生活中常常伴有孤独感,因此,在老年建筑中加入公共空间的设计,能够满足老年人的社交和文娱的需求。例如,在老年建筑中加入棋牌室、多媒体放映厅、书画室、茶室等室内设计,能够使老年人在居住的过程中有足够的文娱项目进行选择,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兴趣爱好与其他老人进行交流,提高老年人的愉悦程度,不会使老年人有孤独感,另外在老年建筑之中加入一些体育健身室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必须要做好防护措施,有些老年人的身體素质相对较差,需要极强体育锻炼,在体育健身室中,老年人能够通过不同的健身项目进行健身训练,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保证健康的体魄。
1.2 安全原则
老年人身体状况各不相同,但是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安全问题值得老年建筑设计者的重视,要在建筑中加入大量的安全防护设计,最大程度的保证老年人在居住和活动式的安全。例如,在建筑中加入电梯的设计,这样能够给身体不方便的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也能够在老年人发生紧急状况时,方便老年人的救护工作,为救护工作创造时间和空间的条件。在楼梯间部位增加台阶颜色鲜明和扶手的设计,这样能够使眼睛不方便的老年人能够通过鲜明的颜色分辨出楼梯和平台的区别,减少老年人发生意外的风险。而且老年建筑的地面要采用高防滑的设计,避免老年人发生滑倒造成生命安全的问题。老年建筑的安全原则是保障老年人健康安全的基础。
1.3 无障碍原则
无障碍原则在我国公共设施中最为常见,在公共设施中是为老弱病残专门设计的单独的空间,为的是方便这类人群的出行方便。在老年建筑的设计中加入无障碍的设计,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大程度的为他们提供了出行条件。例如将无障碍与普通空间分隔开,减少老年人在空间相遇时躲闪不及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给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伤害。在室外楼梯中,可以加入斜坡设计,方便坐轮椅的老年人出入方便。
1.4 简洁原则
老年建筑设计必须要简洁清晰,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行动力、反应力等方面逐渐无法满足生活的需要,因此,要将老年建筑设计的足够简洁,能够减少老年人的出行时的不便。例如,有些老年人记忆力不好,一旦陪护人员不在身边就会发生走失的情况,因此,将建筑设计的简洁,老年人在行走时,减少迷路、走失的问题,当记忆力不好的老年人自己走出房间,走出陪护人员的视线时,在简洁的空间内,工作人员能够方便进行老年人的寻找工作,保证了老年人的人身安全。
1.5 环境原则
老年建筑的环境原则是指在建筑的周围做好绿化工作。有关研究表明,绿色植物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因此,在老年建筑的周围加入绿色植物还能够使建筑周围的环境得到改善,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发展。
2 老年福利院为例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分析
2.1 规划设计理念
老年福利院是介于老年住宅社区及老年医疗机构之间的一种多功能复合型建筑形式。功能定位包括托老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诊疗中心及行政中心等,依据功能区需求及功能区布置的方便性,考虑到老年建筑是老人主要的日常活动及交际场所,设置一定的配套设施,如体育馆、医疗卫生服务等。同时,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性,老年期生理特点主要包括感官功能下降、神经运动机能迟缓以及记忆减退等;老年期的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感知减退、记忆衰减、思维迟缓、情绪情感变化以及人格行为的变化等方面,社会人到老年自由人身份的转换可能带来一定程度的不适应,进而产生情绪上的变化,并产生一定的不安全感,如身体健康及经济保障方面,出现多疑、依赖性心理;在性格方面,由于性格是个体对于周围环境或生活所持有的态度及行为方式等,一般来说相对稳定,老年人相对丰富的社会经历赋予了他们更加突出的性格特点。对于采光、降噪及无障碍环境等方面均进行人性化设计,合理规划休闲场地,布局动静分区。塑造适合现代人居住而又富于时代感的建筑风格,树立养老住区形象。
2.2 建筑设计理念
老年建筑设计应设身处地地为老年人着想,充分分析老年人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以及性格特点,考虑范围包括日常起居、行动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以强化对老年人的关怀为出发点,开展人性化建筑设计。体现安全性、援助性以及疗养性建筑设计理念,在细节方面对福利院建筑进行了优化调整。如底层楼设置楼梯、推拉门设计、扳把式开关设计(统一高开低关原则)、醒目式标识设计、各种警报铃声的音质及音量应进行区别性设计;同时依据不同老人身体情况及性格方面的差异进行针对性设计,以应对身体机能的退化,设置合理的扶手位置且保证牢固性;针对行动不便人群设置扶手,且室内场所应平整,并考虑斜坡及过道设计,满足使用需求。对于视觉障碍人群,保证空间场所照明需求,针对听觉障碍人群需考虑降噪设计,采取相关措施降低噪音的影响。
3 结束语
在老年建筑设计中加入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对老年人的身心将康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人性化的老年建筑还能够保证老年人的出行和活动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江晓英.基于人性化考虑的老年建筑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8(2).
[2]葛嘉浩.基于人性化考虑的老年建筑设计[J].安徽建筑,2016,23(4):12-13.
[3]赵慧.基于人性化考虑的老年建筑设计[J].商品与质量,2016(51).
作者简介:马宇波,身份证号:230103197402273917,黑龙江筑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