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发酵制药技术的探究

2019-04-04 00:55赵玉萍温海涛
科学与财富 2019年4期

赵玉萍 温海涛

摘  要:经过不断的探究与深化,我国中药技术的发展速度也不断提升。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中药制作技术。传统中药制作技术已经不能在全新的趋势与背景之下,实现对中药行业需求的满足,必须充分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是促使中药行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实现可持续目标的有效途径。微生物发酵技术就是在此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对我国医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起着极大的支撑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中药发酵制药技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发酵技术;新兴科技;中药研究

在科技水平发展的大力推动之下,我国中药发酵技术取得的成就较为明显。中药行业在融合新科技的基础上,可实现对新型中药的有效研制。微生物是发酵技术顺利开展的基础与前提,这可充分体现出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所取得的成就,在中药制作行业中也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全面科学的融合现在生物技术是发酵技术的主要目标,这不仅可实现对中药成本的进一步控制。同时也可在发酵过程中实现对更多活性成分的获取,最大限度减少中药副作用。

一、中药发酵技术的原理及性质

首先,植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等生物体都有一定的代谢功能,利用这部分功能实现对有机物的有效分解就是指发酵,在这一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发生生化反应,这种发酵技术需要在合适的温度与湿度下进行。不仅可以实现对处理过药材以及辅助拌料的完全分解与发酵,同时酶以及微生物分解功能也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自身价值与作用,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新成分对药物发泡以及生衣。

其次,传统炮制工艺的精髓是现阶段所使用中药发展技术的基础与前提,也就是说传统的方法与科技相结合后才能实现对中药发酵技术的获取,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这种高新科技功能的新型制药技术对中药行业进一步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最后,与传统中药发酵相比,现代中药发酵技术不会过多的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进而充分融合生物工程学以及微生态学。在现代发酵工艺当中,固体发酵作为一种基础与核心存在。在发酵过程中,为实现对发酵参数的实时监控,需要对现代生物技术的科学使用,这对发酵工艺炮制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有积极意义。

二、中药发酵技术的应用现状

1.对于中药炮制方法具有创新意义

中药通过煨、炒、煅、炮、炼等方法进行分解和合成是传统中药制作的步骤由于传统的制药方法必须在高温的条件下才可以实施,使得中药的制药成本提高了许多。中药发酵炮制法是在分解和转化药材的时候会利用一些由发酵所产生的蛋白酶等物质实现,然后在一些化学反应的前提下减少有毒物质的出现,同时也会提高中药的活性成分;与传统制药方法相比,中药发酵炮制法可以在常温下实行,操作方便,最重要的是它可以产生新成分或者新的反应是其他炮制法所做不到的。由于其低成本、高安全性的优势,导致许多专业人士都认同了这种方法。

2.有效提高中药提取度

植物类的药材有90%属于中草药,在植物细胞的胞浆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会大量存在,因此只有克服了细胞间质和细胞壁的双重阻力才能提取到有效的成分。中药在发酵的过程中,在中药提供养料的情况下微生物才可以分裂、生长、繁殖和代谢,并出现一种酶可以使细胞破裂,比如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等,使细胞间质和细胞壁的阻力相对来说降低了,使细胞间隙增加了,極大的提高了植物类药材的有效成分提取率。

3.增强中药药效

是否存在细胞壁是对植物与动物的细胞进行区分的最基本的方法。在植物细胞里都会存在一层细胞壁,而人体是没有办法吸收的,也没有办法溶解对这层细胞壁。发酵中药最大的好处就是它可以在发酵的过程中出现一种微生物,不仅可以去除中药中的大分子杂质,还可以使用微生物对一些植物的细胞壁进行破壁,最大程度上的释放其中的营养物质,提高人体对其的吸收能力。利用发酵方式进行破壁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植物,比如灵芝孢子就需要将破壁技术和发酵技术结合起来才可以将药性充分的发挥出来。

三、中药发酵技术的发展方向

1.选育优良菌种

选取和培育发酵菌类是发酵技术的根本,培养优良的菌种是中药研究专业人员的目的之一。我国有很多中药研究的专业人员不断的对菌种进行研究测试以培养出更加优良的菌种。蔡琨等人通过使用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并和纯菌种结合培育出了淡豆豉,并测量了它的有效成分含量。研究表明,淡豆豉的产量通过纯菌种的作用之后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其药性也得到了提高。张玲琪等人通过对长春花的发酵试验,发酵那些从花径中获取的真菌,然后取得了一种新型的具有抗癌作用的物质被称为长春新碱,在我国肿瘤事业中留下了巨大的贡献。通过选育优良菌种可以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发酵产品,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

2.大力发挥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

中医用药的主要特点是炮制和配伍,在中药发酵的过程中应该依据药方的配伍规律进行科学组合和设计,以充分了解因微生物不同而对中药发酵后的作用,特别是对原有药效以及毒性的改变情况。将中医基础理论作为基础,还应该使用具有客观化、数量化的现代科研方法和手段,利用合规的动物实验和精准的数据统计,充分发挥发酵品的有效化学成分,以生产对抗疾病的“新中药”。与此同时,我国的科研人员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敢于创新,对传统的方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减毒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将药材中的有毒物质分解,或者对药材中有毒物质的毒性成分进行修饰使其毒性降低或者消失。潘扬等对马钱子发酵前后马钱子生物碱含量进行了对比,结果发酵后马钱子碱含量降低,马钱子碱氮氧化物含量增加。李雁群等报道苦参灵芝发酵液,具有抗HBV的作用,苦参经过灵芝发酵后毒性降低。熊晓辉等利用灵芝对大豆进行深层发酵可以较完全地去除引起食后胀气的低聚糖。

结语:

微生物是当前发酵技术形成的基础与前提,这种技术可实现对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直观体现,在中药制作行业当中所占据的位置至关重要。全面科学的融合现代生物技术是发酵技术的明显特征,在此基础上中药成本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降低,同时也可在发酵过程当中实现对更多活性成分的提取。这对中药药性的进一步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凤娟,侯晓瑞,孙海馨,等.中药微生态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C]//2015生活方式与健康国际论坛暨世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会总会第六次年会.2015.

[2]刘焕焕,郭枫,许文迪,等.基于生物发酵技术的中药药渣开发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17,36(4):6-9.

[3]庄毅.中药内的生物制药——固体发酵工程系列及其真菌药物[J].菌物研究,2013,11(2):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