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中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防治

2019-04-04 00:54李冠军李华林
科学与财富 2019年5期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农村公路防治措施

李冠军 李华林

摘  要:针对农村公路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产生的原因,从施工角度,根据经验分析、说明防治措施。

关键词: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防治措施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纽带与桥梁。截至2017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401万公里,占公路网总里程的84%。总体来看,目前农村公路建设规模仍然保持高位。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具有多、广、散、小等特点,仍然存在项目建设管理粗放、质量把控能力不强、质量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基层质量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制约着农村公路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

水泥混凝土路面因其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强、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少等优点,在新建或改建的农村公路中广泛适用。但目前适宜农村公路施工的实用性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常见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石料裸露,无规则裂缝”等早期病害现象发生。本文仅对此现象的成因及防治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供广大公路建设管理者参考。

1 早期病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1.1 混凝土配合比不稳定、不确定。水泥混凝土的强度與水灰比的大小有关,干缩裂缝与水灰比也有关,也直接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掺水量多,容易施工,但混凝土的密实度差,混凝土的干缩性大;水泥量多,则塑性变形就大。骨料含泥量大,骨料表面形成泥浆薄膜的颗粒就多,骨料与水泥之间的胶结力就会降低,混凝土内部的薄弱部位就会增多。由于农村公路项目建设管理粗放,质量把控要求不严格,从配合比设计到现场拌和、运输、浇筑等多个过程中都容易存在质量管理漏洞,直接影响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1.2 切缝不及时,集中应力处就是裂缝出现处,也是质量薄弱部位。目前广泛采用的切缝就是主动制造人为的薄弱部位,引导集中应力至切缝处的断面上,形成规则的裂缝。因此切缝不及时,集中应力就会发生在混凝土板块的薄弱部位,这样出现的裂缝必然是不规则的,直到断板。

1.3 基层原因。路基压实度不均匀,局部路基压实度较差达不到规范标准;平整度较差,均质刚性混凝土板在基层强度交界和基层不均匀部位易产生不规则裂缝。

1.4 气温条件。夏天不宜用早强水泥,气温的急剧变化,昼夜温差大,或因风大造成急剧冷缩或干缩,加快了应力集中的速度,加剧了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形成。特别是北方地区,混凝土路面一般都在夏季施工,白天气温很高,夜间气温较低,温差大使混凝土收缩不均,当这种收缩受到约束时,混凝土路面就会开裂。有的农村公路根本不切缝或不按规范切缝,经过冬天冷缩,混凝土板从薄弱处开裂,形成不均匀裂缝。泥土、碎石子等杂物充填其中,经过反复再变形和行车荷载时板断。

1.5 养生问题。水泥混凝土的养生,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工序之一。如果养生不及时,会出现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形成干缩裂缝。

1.6 施工组织不连续。农村公路施工中有的施工队仅使用振动梁作业,混凝土路面密实程度不均匀。振捣棒作业过程中过振和漏振也会使混凝土路面龟裂、脱皮。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因停料、机械故障、气候突变、休息停拌等因素,使之不能连续作业,已浇混凝土的接茬面出现初凝,再浇混凝土时,现浇混凝土和后浇混凝土之间就会出现一个人为的薄弱面,引起应力集中,形成一条不规则的裂缝。

1.7 路肩宽度不够,没有排水设施,排水不畅造成路面积水或形成局部水毁掏空。利用老路改建,靠近混凝土路面没有砍伐的较大的树也是混凝土路面开裂的主要原因。

2 早期病害的预防措施

2.1 准确控制配合比,加强对混凝土拌合站的监督,严格按质量要求控制原材料。严禁使用过期、受潮、没有标号的水泥;含泥量大的骨料一定要冲洗。为了降低水灰比,提升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可选用干硬性混凝土。也可加减水性外掺剂,或采用真空吸水施工工艺等都可达到此目的。

2.2 及时切缝。切缝的时间以混凝土的强度来控制,一般以碎石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6.0Mpa-12.0Mpa、砾石混凝土9.0Mpa-12.0Mpa时为适宜的切缝时间;施工中常常根据施工温度来确定切缝时间。切缝深度一般为板厚度的1/3-1/4,最小切缝深度为5CM,适当地加大切缝深度能有效的防止早期不规则裂缝。由于种种原因而造成切缝不及时,采用间隔切缝或间隔压缝都可以避免产生早期裂缝。沥青灌缝这一项内容影响预算造价时是均摊于其他项目中,在我们农村公路施工中常被直观的忽略,从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经验来看,这项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纵缝施工和另外构造物连接施工时,对已浇混凝土或构造物的侧壁均匀地涂刷一层沥青,使双方都能自由伸缩。切缝中用热沥青灌注,夏天施工时沥青与混凝土面板抹平;春天、秋天施工时沥青凹面低于混凝土板上面2-5MM。

2.3 重视基层施工质量。基层是混凝土面板的底面约束。基层密实度、强度高,产生裂缝的几率就小。基层平整度好,混凝土面层就越容易做成均质板块,基层与面层间的摩擦力就小。基层施工中,一定要保证密实度、强度和平整度达到要求,同时基层成型养生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以防止基层暴露时间过长而产生干缩裂缝。

2.4 注意天气变化,加强混凝土的养生。夏季施工做好防雨、遮阳工作,避开烈日高温施工,减少温差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具备条件的要及时覆盖,每天均匀洒水,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常用的有塑料薄膜、草袋和覆土保湿养生等,在温度20℃左右保湿时,7天混凝土强度可达设计的70%以上。

2.5 抹面处理。用1:2干料均撒磨光机磨浆、吸水,通过多年施工队的实践经验证明这种做法还是可行的;收水抹面的目的一是增加混凝土表面的密实度,二是使混凝土表面产生的细微裂缝愈合。但过度地抹压也是造成微裂的原因。收水抹面一般以三遍为宜。

2.6 检查好各种设备。混凝土施工前要仔细检查各种机具的完好程度,备料计划、检查电路、水路、运输道路是否通畅无阻。严禁机具带病运行作业,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做好施工缝处理。振动梁和振捣棒结合使用,保证混凝土上下均匀密实。

2.7 保证足够的路肩宽度。采用排水边沟硬化或砌筑下水道,防止水毁淘空造成边板塌陷断裂。影响混凝土路面较大的树一定伐掉。

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因此农村公路施工一定要广泛吸收各地农村公路建设的实践经验,建设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坚持合理造价和工期,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坚持社会公开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要求施工单位按技术规范作业施工。建立起“交通行业指导、社会质量监理、施工单位自检、村民代表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建设质量,提升使用寿命和抗灾能力,促进农村公路建设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水泥混凝土路面农村公路防治措施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
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浆病害防治对策
公路路面“白改黑”共振破碎碎石化基层的质量控制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快速修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