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 通常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 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当中的影响力,以及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因此从一国的国际收支就能看出该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我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持续较大的“双顺差”格局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主要表现形式为大规模、持续性的“双顺差”,这对我国经济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阻碍了国内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双顺差”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地在经常项目管理政策选择、资本项目管理选择、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和深化改革开放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
一、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就象一面双刃剑,长期持续大规模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即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这其中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1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正面影响
(1)促进国内经济増长和増加就业
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NX,从需求侧来看,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NX)。中国国际收支失衡主要表现为双顺差,即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来源于货物贸易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主要来源于直接投资顺差。1994-2014年,二者合计对GDP的贡献率每年平均为7.51%,最高的2007年曾达到12.98%。1994-2014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是9.72%,按照二者对GDP7.51%的贡献率计算,每年货物贸易净额与直接投资净额合计拉动经济増长0.73%。根据奥肯定律,GDP每増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这样计算二者直接拉动经济増长0.73%,可以使得中国的失业率大约下降0.37%,因此,可说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起到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作用。
(2) 增加外汇储备和增强国际清偿能力
根据我国国际收支恒等式:经常账户差额(CA)+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KFA)+储备资产变动额(ΔRE)+净误差与遗漏(ER)=0,假设净误差与遗漏(ER)=0,则,储备资产变动额(ΔRE)=-[经常账户差额(CA)+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KFA)]。考虑到外汇储备在我国储备资产中的绝對地位,同时,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在下面的分析中假设储备资产等同于外汇储备。则有:储备资产变动额(ΔRE)=外汇储备变动额(ΔFER)=-[经常账户差额(CA)+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KFA)]。需要提请注意的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增加记入借方,储备资产减少记入贷方,贷方减去借方为负值,表示储备资产増加。在“双顺差”下,外汇储备的増加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经常账户顺差;二是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双顺差”状态,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都对外汇储备的增加做出贡献。长期持续大规模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迅速积累,3.8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使得我国在进口支付,外债清偿,外汇市场干预等方面拥有强大的实力。巨额外汇储备的支持也令人民币币值坚挺,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信誉,有利于人民币日益国际化。
2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负面影响
(1)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经济运行潜在风险上升
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进出口总值/GDP计算的中国外贸依存度不断上升。从图3.3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之初,1982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仅为14.43%,1983年为13.98%之后外贸依存度不断上升,尤其是2001年后外贸依存度更是迅猛上升,说明中国经济对外需的依赖程度不断上升,2006年中国外贸依存度高达68.54%。很高的外贸依存度加大了中国经济运行潜在的风险。
(2) 外汇占款増加,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増大央行金融调控难度
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长期持续大规模“双顺差”,反映到外汇市场上就是外汇供给长期大于外汇需求,因此,外币贬值,本币升值。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形成,以及国内外利差的吸引,更多的外资加速流入中国。外汇占款日益成为中国基础货币投放的最主要渠道,而且外汇占款的快速大量増长,使中国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经济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很大。面对外汇占款形成的人民币被动投放,中央银行通过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国债,发行央行票据,收缩信贷规模等方式回笼货币,收缩流动性。
二、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国家政策在经济活动中的强大影响力,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借鉴亚洲四小龙的成功经验,选择加工贸易作为发展外贸的突破口,在经常项目政策上对加工贸易开绿灯。拉美债务危机的警示,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首选方式,国家的重视,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上的恶性竞争,使外资享受到了“超国民待遇”。政策上的倾斜,使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外贸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中国海关2005-2015年数据显示,加工贸易贡献了114.41%的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使外商直接投资成为资本顶目中最亮眼的风景。中国海关2005-2015年数据显示,外商投资企业贡献了52.64%的货物贸易顺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一直受到极其严格的资本项目管制,举步维艰。2002年之后,国家实行鼓励企业“走出去”战略,极其严格的对外直接投资管制才有所松动,2004年以后对外直接投资才发展起来。中国FDI流入规模巨大,FDI投资收益率很高,中国FDI流出发展滞后,规模较小,收益率很低.这一问题集中体现在近些年来中国经常账户的收益逆差不断扩大。
三、改善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对策
1以“―带一路”战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需的拉动化及外资的大量流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带一路”战略促进中国国际收支平衡可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发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断扩大双边本币互换规模,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支持沿线国家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机构到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外币债券,发展壮大人民币债券市场。建立起体量巨大、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人民币债券市场用吸纳、回流人民币国际资本,使其成为人民币资本输出和回流的枢纽。
2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国际收支平衡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们主要着眼于凯恩斯的需求主义,重点用消费、投资、出口来拉动经济,但是需求侧刺激主要还是一个短期工具。投资对经济拉动的边际效用在递减,而且长期以来大规模投资刺激经济的副作用日益明显,继续靠投资难持续高效拉动经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美经济不景气,尤其是近年来,世界经济疲弱,依靠出口已经很难强劲拉动中国经济。在需求侧我们要把重点转移到主要依靠内需上来。而且,我们的目光要更多地关注到供给侧的改革。通过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来找到经济发展的强劲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1].何帆,张明.中国国内储蓄、投资和贸易顺差的未来演进趋势[J].财贸经济,2007(6)70-85.
[2].黄瑞玲,黄忠平.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理论与政策调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
[3].姜波克,朱云高.资本账户开放和国际收支结构的可维持性[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吕进中.外商直接投资收益对国际收支的影响[J].上海金融,2008(5)70-72.
作者简介:
马文燕(1992—),女,山西吕梁人,山西财经大学2016(金融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