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调控效应

2019-04-04 00:54毛健斌张婧娴
科学与财富 2019年5期
关键词:金融市场货币政策调控

毛健斌 张婧娴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逐步从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实现的粗放型高速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劳动效率提高实现的集约型增长,进入了以中高速增长、创新驱动和结构转型升级为特征的发展新时期。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使得中央银行面临的经济约束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金融创新与利率市场化也削弱了中央银行传统操作工具和手段的效果,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调控效果更加明显。

关键词:货币政策;金融市场;调控

一、理论分析

传统的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制定与金融稳定之间存在一致性,即中央银行将政策目标专注于货币和价格水平的稳定,减少了银行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金融的稳定性。同时,在现有经济金融条件下,金融的不稳定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成本会通过外部性渗透到宏观经济各个方面,长期的金融不稳定性必然会导致货币的不稳定。这意味着必须将金融的稳定考虑到货币政策的制定框架当中,尤其是金融危机的发生支持了货币稳定与金融稳定之间的联系。这促使学者们更加关注对金融体系整体的研究,适宜的货币政策需要充分考虑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当银行资本状况恶化时,货币政策的效果较为明显,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净利息收益率来限制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起到稳定银行体系和维持金融稳定的作用。然而,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容易引导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影响金融稳定。货币政策實施规则的准确界定是决定其干预措施如何影响市场流动性以及系统性风险的关键因素,例如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流动性供给的增加润滑了银行的交易关系,降低了流动性短缺的可能性;另外短期流动性的提高会刺激对高风险资产的投资,增加银行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担;在面对负面冲击时,银行可能会预料到货币当局会以折扣价格来提供流动性,而风险则是由隐含的货币政策担保触发道德风险所导致的。由此可以看出货币当局对货币市场的干预通常会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此外,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当宏观经济处于低通货膨胀率的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制定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考虑。为控制通货膨胀所采用的高利率货币政策将会恶化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降低企业的净值。如果金融机构不能快速地转换资产与负债,那么利率的不匹配促使其面临更大的金融风险,造成金融稳定性受挫。可见,低通胀下的以货币稳定为目的的货币政策将会造成金融体系的动荡。

二、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调控效应

我国当前实行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增强就业空间、提高经济增长、保证货币的平稳以及收支平衡。并且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是存在着很大的联系,货币政策能够对金融市场进行一定的调控,同时,金融市场还能够对货币政策产生一定的作用效果。

1.对货币市场的调控效果

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直接反映在金融市场中的货币市场中,因为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是最为显著的,依据货币市场利率的情况能够很明显的看出货币政策的改变和资金的状况。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会致使国际资金大量的涌入我国市场,使得产品发生价格上涨,发生通货膨胀。但为降低通货膨胀,就需要利用货币政策进行调控,通过加息增强资金回到银行的效率,保证资金的稳定效果。

2.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调控成效

股票市场能被看作是国民经济提升与发展的标志。在股票市场的发展当中,我国政府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引工作。货币政策就是政府来进行调控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措施,货币政策的调控包括货币用量和利率以及通货膨胀率等,但是对股票市场的调控方法是不一样的。

首先,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调控,当货币的需要是固定的,来分析货币紧缩的状况中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作用。当中央银行进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货币的供应降低,利率上调,就会使得大家相应的降低持有的股票数量,对股票进行处理,从而使得股票市场中的股票价格下跌。在货币紧缩下,也会为企业的融资增加困难,如此就会使得企业减少相应的金融投资。同时,企业的领导为保证企业在经营中获取足够的利益,从而确保企业能够进行日常的经营活动,就会对手中的股票进行抛售。因此,股票价格会有所下降。另外,股票市场本身就是极不稳定,紧缩的货币政策会使得大家对以后的经济产生怀疑,收益也会更加不明确。一旦大家发现市场出现波动,就会对股票进行一定的抛售,使得整体的估计下跌。从上述可以看出,当进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就会使得市场利率增加,大家持有的股票数量降低,致使股票价格下滑。当实施扩张的货币政策时,股票的价格也会随之产生变动。从理论上来看,货币政策的松与紧是与股票价格的高与低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但实际上,由于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存在滞后性,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对股票市场的调控力度也是不尽相同的。

其次,利率对股票市场的调控,利率是影响股票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率变动,股价会产生相反的变动。利率主要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无风险利率这三种形式。三者的变动都会对股票市场产生调控作用。存款利率。股票是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的替代品,当存款利率上升时,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的收益提高,股票的价值降低,人们就会增加存款减少股票的投资,进而影响了人们对股票的需求,需求降低,股票价格降低。反之,股票的投资价值增加,人们就会增加对股票的投资,股票价格上升。可以看出,存款利率是通过资金的流动对股票市场产生调控作用。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贷款利率下降后,公司的借贷成本降低。收益一定,成本降低时,企业的利润增加,再加上预期的股息收入上涨,这就使得股票价格上升。能够发现,贷款利率是经过对公司的融资情况来进行一定的调控的,使得股票市场有明显的调控效果。

最后,通货膨胀率对股票市场的调控,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是由通货膨胀率来衡量的。不论是扩张的货币政策还是紧缩的货币政擦都会对股票的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通货膨胀率从基本面对股票的价值产生了调控作用。如果通货膨胀率上升,公司的采购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不变的话,公司的收益降低,利润也会降低。

3.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调控效应

债券市场与货币政策之间是非常密切的。债券市场不仅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也可以预测到未来货币政策的实施方向,但不同的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调控力度是不同的。通过分析近几年来的债券市场,可以得知较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可以减缓资金的欠缺,如果资金面保持稳定,债券市场会出现一些有交易价值和相对价值较高的产品。总之,与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相比,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调控是较为缓慢的,但货币政策中的货币供应量、利率和通货膨胀率都对债券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结语: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增强,我国的货币政策是调节经济的重要的措施和方法,在金融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货币政策对货币市场和股票以及债券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能够进行相应的调控。需要了解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才能促使货币政策更好的为金融市场工作,使得金额市场的发展更加稳定和健康。本文主要从理论分析开始,详细的探讨了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调控的作用效果,从而体现了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经济影响有着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米什金,李扬.货币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张金城.货币政策调控、流动性管理与宏观经济稳定[J].国际金融研究,2014(03).

[3]吕书然.货币政策变动及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效应探析[J].时代金融,2015(05).

猜你喜欢
金融市场货币政策调控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如何调控困意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Copula模型选择及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