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忠平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特别是一系列超级工程的成功兴建,施工安全监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加强风险管理,研究必要的防范措施,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必要性也愈发突出。本文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出发,重点探讨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施工安全监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
一、现阶段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安全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最终的工程质量,如果不能保证施工安全,那么不仅仅会给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带来严重的损失,甚至可能会对我国的经济安全和公共安全造成重大损害。因此,随着我国建筑行业整体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超级工程的持续兴建,施工安全监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二、建筑工程的几种安全风险隐患
(一)高空作业多,且风险比较大
建筑工程免不了有很多高空作业,不但难度大,且存在较大的危险性,这就给建筑工程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建筑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就增加了高空操作出现坠落的危险事故几率,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隐患问题,这就要求参加施工操作的人员必须具备适合高空条件下作业的身体素质,还必须熟练掌握建筑施工的技术技能。
(二)地理环境因素
地基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物的基础支撑作用,是整个建筑物的关键性环节。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其层数越高,对于地基的要求就越高,地基的深埋深度就会更深。正是因为高层建筑的地基日益朝着深基坑发展,难免会对四周的土层和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也有可能引起建筑工程的坍塌事故,这也是建筑施工中的一大重大安全隐患。
(三)环境因素
建筑施工环境是在露天环境中进行的,而且具有加强的流动性,其工期较长,影响因素较多,建筑环境周围的天气、地形、人员等任意一个因素都会影响建筑的施工,因此,建筑相关人员要时刻进行建筑安全管理,考虑到各个因素的影响,避免产生较大的安全事故。
(四)机械设备的原因
因为建筑工程在规模上越来越大,难度也越来越高,一定要配备专业性的机械设备,才能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随着建筑施工难度的增加,工程中使用到的机械类型也越来越多,而施工操作中,一旦出现操作不当的问题,就会导致建筑机械事故,最终会引起工程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的具体流程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是指对建筑工程施工各环节中的施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其进行风险处理的过程。其具体流程一般为:
(一)建立危险源清单
建立危险源清单是进行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也是其核心和关键。危险源指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引发工程安全事故的危险因素。要想准确定位危险源,需要工程监理单位工作人员深入一线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具体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的难点,搜集并汇总可能的工程风险线索。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工程要求、施工阶段等要素,对发现的危险源进行安全事故概率评价,从而最终锁定高风险的危险源,将其列入危险源清单。
(二)监控危险源
在危险源清单建立之后,应对清单上的危险源进行针对性的重点监控。工程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应当以清单为依据,随时掌握危险源的控制情况,并且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随时警惕有无新生危险源或者遗漏的危险源。一旦发现有新生或遗漏的危险源,应当迅速对其进行考核和评估,并及时更新危险源清单。
(三)制定应急措施
在工程施工正式开展前,应当先根据危险源清单,结合工程的实际施工环境等具体情况制定施工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保证应急救援器材配备到位,并适当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四、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防范措施
在明确了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的具体流程之后,还需要做好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核实安全生产条件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在工程正式施工之前,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详细的核实和评估,安全生产条件主要包括:施工设备、施工技术、施工管理规章制度。只有满足了安全生产条件,才能开始工程施工。
(二)核实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高风险的施工项目,比如脚手架的搭建和维护、塔吊装配和运行、工程电梯的高强度使用、基柱浇筑、爆破等。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必要时,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工程监理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对施工单位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进行核实和审查。
(三)做好图纸审查和技术交底工作
在正式施工前,监理单位工作人员应熟悉工程设计图纸并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查,对可能涉及到人身安全方面的指标如:楼梯净宽、防护栏高度等进行重点核查,寻找是否有不符合法定标准的地方,是否存在可能影响施工安全的问题。在建设单位进行设计技术交底时,监理单位工作人员应该主动参与其中,针对施工中因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而可能出现的问题,协助设计人员制定安全预防措施。
(四)对施工单位进行资质审查
对施工单位进行管理是施工安全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资质审查是对施工单位进行管理的重点。资质审查的具体审查项目包括: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从业资质证书、施工中使用的大型设备的生产许可证和施工单位租赁设备的生产许可证等。
(五)核实并监控施工人员的持证和培训情况
监理单位工作人员应核实并掌握施工单位工作人员的从业资质和持证情况,定期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开展了安全生产和施工技术规范等方面的人员培训及考核。同时,监理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对培训的情况和考核的结果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并落实施工人员的持证情况,保证特种作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六)制定安全跟踪管理制度
结合工程实际制定并施行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控制危险源,减少安全隐患,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保证。为了保障安全管理制度的运行和落实,监理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同时制定相应的跟踪管理制度,将安全管理标准化、日常化,考察施工过程中各岗位的责任划分是否清晰,强化对施工各个环节与流程的检查,审核各项具体规定是否得到有效落实,考察施工管理体系的完整性,竭尽全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七)落实监管责任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落实监管责任,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和管控形式,确定监理负责机制,提升稳定性。工程监理单位工作人员在发现安全隐患时,应当及時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在情况严重时,应当暂时中止工程施工并及时上报,直到排除安全隐患后方可恢复施工。
四、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给施工单位、施工人员甚至国家经济和公共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要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最大程度的降低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必须加强对施工安全监理的重视,做到施工方和监理方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强化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明确风险管理的一般流程,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各项核实与审查项目,重视对施工中各个环节、各个要素的有效控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和跟踪管理制度,落实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管责任。
参考文献:
[1]陈磊.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论述[J].建材与装饰,2018(29):152-153.
[2]史金锡.标准化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6(17):94.
[3]杨登福.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6(10):161.
[4]李晓玲.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6(01):329+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