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设计类专业美术教学模式创新与探索

2019-04-04 00:55蔡叶
科学与财富 2019年4期

蔡叶

摘 要:美术课程在中职设计类专业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传统美术教学以经验为基础,以知识和技能传授为核心,这种追求“标准化”美术人才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不利于创新精神学生培养,不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主要将从中职美术教学的实际问题着手,针对当前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创新。

关键词:中职设计类专业;美术教学模式;创新与探索

2001年我国教育迎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课改革”在课程结构、课程功能、课程评价、课程内容、课程管理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目标上,新课程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主张改变课程过多关注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体验和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教学过程上,强调师生互助、互惠的交往关系,主张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在学习方法上,主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被动接受知识的现态,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和互动,培养他们沟通合作的能力。

在教学评价上,主张构建能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评价要多维度进行,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成绩,而且要发现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张,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本校设计类美术教学内容主要分为:赏析、素描-水粉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三大块。全新的课程理念与课标的实际落实问题是存在差距的,我们必须在这个距离上架起一座桥梁,使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教育中的行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推进,构建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正是我们迫切需要的桥梁。

一、中职设计类专业美术教学的现状

本人对本校设计类专业美术教学进行调查其状态仍存在一些不适宜的地方:

(一)美术课程不受重视,中职设计类专业美术课每周10课时左右的安排,从实践上不能保证学生们的学习。

(二)美术课堂以美术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

(1)在赏析课堂,大部分教师认为课堂讲授时间与教学效果成正比,认为教师课堂讲,学生课外练,既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又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外时间。很少引导学生收集、查阅必要的相关资料,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获得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发表看法和展开讨论。单靠教师讲授,充其量只能使学生“懂”,而达不到“会”。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独立的鉴赏的机会,从而丧失对美术学习应有的兴趣,这样势必培养出一群缺乏活力、缺乏创造力的个体。

(2)在素描和色彩课堂,教师长期在“示范—接受”的控制性教学环境下教学。临摹法作为美术学习的一种方法,而非目的,临摹是为了创新。在我校美术教学中,临摹被过度地使用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造成了对学生思维、想象和创造力的约束,限制了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情感、想象和意愿去创作作品,限制了学生的审判能力的个性发展,减弱了学生对世界的观察和绘画等活动的乐趣,也因此培养出很多不敢画画的孩子。

(3)在作业评价方面“像与不像”就是的主要标准。素描-水粉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美术教学最后环节是进行教学评价。老师主要是通过看学生的作业效果来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通过教學评价可以使学生进行反思。但是评价标准单一就是学生像模仿的事物,像老师所示范,才觉得那是优秀的。这样只会使学生失去思考和观察的能力同时忽视了他们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使教师丧失洞察学生内心的机会。

(二)中职设计类专业美术教学模式的探索

(1)中职美术鉴赏课的创新教学模式到底是什么样的?就像鉴赏一件美术作品,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本人认为美术鉴赏必须和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艺术的情感相结合,从中享受生活的美和艺术的美,从而产生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通常运用在赏析课主要做法是通过网络资源、图书查询、民间调查等手段广泛收集资料,并且对资料进行整合,汇总与课题相关的文字、图片、视屏资料围绕自己的课题进行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小组合作探究不仅是教学模式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交流的重要形式。“赏析”学习要求学生观察欣赏,对艺术作品成现象进行讲解和讨论。教师应在了解学生、熟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情感、心智发展的阶段特征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对所看美术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肯定并发展学生的个性。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并使学生学会独特的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教师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素描-水粉基础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美术教学通常是4课时连堂上,怎么样的教学模式才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呢?信息化教学模式与文字不同,以多媒体为展现形式,更具视觉冲击力,而且能够更真实、更直观,例如在《实用美观的服装》课程设计时,教师可以以图片展示服装,以及结构图。有时会过于抽象,学生无法理解,就再以视频形式向学生展示家具从设计图纸设计到形成的过程,这样直观的展示,能够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形成丰富的心理模型,指导更为直接。

20世纪计算机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了整个世界,把人类社会引入“信息时代”。网络课程、微课、微信空间、抖音等,多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可以通过网上大量的信息,自己预习、备课、自己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成果,甚至随时随地学习和分享。

选择何种模式将如何进行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任务,需要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不断的修整,这无疑是一个反复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张华  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泽厚  美的历程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3)杨永强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美术的创新教学模式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4)黄颂良  浅析中学美术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美术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职业中专设计类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XJK015BZXX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