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栩伦
摘 要:本文选取了唐代诗歌中的“家书”意象,从与“家书”意象相关的三类主体及其特点进行讨论,剖析“家书”意象的深刻意蕴,为深入体会诗歌情感,洞悉唐人乡情提供依据。
关键词:唐诗;家书;意象
在唐代诗歌中,“家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意象,遥寄家书的背后,寄予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本文所谈论的“家书”,是亲人之间“书信”,包括夫妻、父母、儿女及其他亲友之间的通信。
一、与“家书”相关的三类主体
在唐代诗歌中,最常出现“家书”意象的主要是描写三类人的诗歌:一是戍守边关的将士;二是离乡羁旅的游子;三是留守家中的思妇。
(一)边塞征人的军旅之书
唐朝的边塞诗较为繁荣,而“家书”则常常出现在军旅诗中,承载征人思乡的一腔乡愁,与此同时,也反映了唐朝时的军旅图景。
如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诗人从自己孤身一人出使安西的经历写起,离家万里,在远征的人心中,总是怀着深切的乡思;一句“家书醉里题”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趁着痛饮酣畅之时,题写心中对家乡的思念深切,豪气壮阔。
而戍守边关的军旅之人,不仅有千言万语想要同家人诉说,他们也更渴望能收到家人的书信,得知家人的近况,以解相思之苦。如唐代王涯《秋思赠远》: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看新月吐蛾眉。
诗人与妻子感情深厚,诗中一个“惟”字,表现了诗人未收到家书的惆怅与无奈,“乡书”是诗人与远在千山万水之外的妻子之间最直接的情感联系。“家书”所承载的,是夫妻之间的深情厚谊。
(二)羁旅在外的游子之书
唐代的羁旅游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求仕旅居者,二是被贬离乡者,三是战乱漂泊者,“家书”意象也较为频繁地出现在此类诗人的诗歌之中,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宦游在外
长期宦游在外的求仕之人,旅居各处,居无定所,诗人在书写中引入“家书”的意象,是对能够早日安定,回归故土的强烈渴盼,因此,“家书”除了承载思归之情以外,还有渴盼安定的游子心声。
如曹松的《南海旅次》一诗中“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诗人运用典故,表现了故乡的遥远和收不到家书的沮丧心情;“家书”于他而言,实际上是乡思与安定感的短暫归处。
2.被贬离乡
在唐代士人中,还有一类人因贬官而不得不远离故乡,它们寄托在“家书”中的,有思乡之情,也有被贬的凄苦与惆怅。被贬之人所承受的是理想受阻的沮丧, “家书”对他们便是温暖的慰藉。如李绅的《端州江亭得家书二首》(其一):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诗歌描写了诗人收到家书时喜悦的心情,诗人以“千金”来比喻家书,可见一封家书对于贬谪之人而言是多么厚重,“家书”所承载的,已不仅仅是思乡之情,亲人之思,更是诗人在理想受阻悲伤沮丧之时的心灵寄托。
3.战乱漂泊
受安史之乱的影响,唐代诗歌中描写战乱场面的诗歌也有一定的数量,在这些诗歌中,“家书”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意象,“家书”除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关怀,更是展现了战乱时的硝烟纷飞、百姓流离失所的历史图景。最典型的有杜甫的诗歌《春望》及《月夜忆舍弟》: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中杜甫与上述李绅的“千金”之比相似,在他心中,烽火连天的战乱时期,一封家书可抵万金;而《月夜忆舍弟》中一句“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则告诉读者,为何“家书抵万金”——战乱时期百姓流离失所,亲人天各一方,在通信并不发达的古代,本就很难收到亲人的家书,碰上战争,亲人是生是死都茫然无知,在这里,“家书”被附上了一层怆然的生死意味,除了承载对亲人和故土的思念之外,更承载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蕴含着历史风云变幻的图景。
(三)闺怨盼归的思妇之书
唐诗中的另一类人——闺中盼归的思妇,默默守候在家中,等待着亲人的归来,担忧与思念夹杂,盼望另一个地方的亲人,能寄来或者早日收到家书,她们就是在闺中盼归的思妇。如沈如筠的《闺怨》一诗: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独守空闺的妻子渴望能给丈夫寄去一封家书,但大雁已经飞走了,在这里,“家书”与“大雁”构成了空旷辽远的意境,大雁南飞却未能为妻子带去家书,悲怆凄清,这里“家书”所承载的,便是思妇对征战在外的丈夫的拳拳情意和思念之情。
二、“家书”的特点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家书”在唐代诗歌中承载着厚重的意蕴,而在诗歌中出现的“家书”意象,往往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千金之书
在通讯不便的唐代,“家书”之珍贵可抵千金,从诗人们的叙述中,可以得知,“家书”之珍贵是在于稀少——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家书”常常无法送达人们手中。如唐代高骈《塞上寄家兄》:
棣萼分张信使希,几多乡泪湿征衣。
笳声未断肠先断,万里胡天鸟不飞。
从“信使希”、“鸟不飞”等,可以看到,唐代边关环境之恶劣,通信之不便,可以想见征人收信之稀少与艰难。
不仅是边塞征人,羁旅于外的游子与闺怨思妇也极难收到亲人的通讯,正因为如此,“家书”才被认为是可“抵万金”,一纸家书只有历经艰难万险,最终架起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桥梁。
(二)未尽之书
亲人分隔两地,而背后承载的是浓浓牵挂,所谓“未尽”便是指家书“意丰而言未尽”的特点,满腔相思,怎是一封家书的三言两语可以尽然承载?唐代诗人张籍的代表作《秋思》表现了这一点: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萬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寓情于事,描写了寄家书时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细节;一个“欲”字使诗人想写家书却不知道从何写起的情态行为跃然纸上,渲染了家书所承载的情意之厚重,而一个“恐”字强化了家书在作者心中的重要性。
(三)生死之书
“家书”的意义之重,实际不在于稀少,而在于它是羁旅征途之人与家乡最直接的情感联系;边关苦寒,战乱频发,羁旅多变,征人与游子之死生,是一瞬间的事情。家书所维系的,是深情厚谊,也是生死怆然。如许浑《塞下曲》: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在这首诗中,“家书”已经不仅仅是亲人间互通消息的一个工具了它被染上了一层怆然的生死色彩,“家书”的出现,加重了诗歌的悲剧性,强化了对战士们的深刻同情,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无声谴责。
“家书”含蕴着对亲人的思念,对故土的眷恋,更有对生死的哀叹,从思念、眷恋和哀叹种种深切的感情中;一纸家书,也是一纸历史画卷。
三、“家书”与诗情
在唐诗中,与“家书”相伴的意象,常常是征人、思妇、游子及大雁等,这些意象进入唐诗中,与“家书”意象共同承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诗情;“家书”所承载的意蕴,往往有以下几种:
一是对亲人和故土的思念之情。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家书”意象在大部分诗歌中,都会承载诗人对亲人和故土的思念之情,这往往是在诗人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的诗歌之中能够体现出来。
二是展现历史图景,表现唐代人民的生活。如在杜甫的《春望》一诗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表现出当时社会战乱频仍,百姓流离失所的历史图景,又如唐代诗人王驾的《古意》: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诗人正是以客观叙事的角度,描述了夫妇分隔两地,丈夫戍边妻子居家的事情,塑造了盼归的思妇形象,是当时万千思妇的缩影。
三是表达诗人的家国情怀;或抒发其对国家的热爱故只能将思家之情深蕴于怀,或抒发其对统治者发动战争的不满之情。如前文所举许浑的《塞下曲》便是通过“乡信”意象,强化了诗歌的悲剧色彩。又如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一诗,既表现了诗人戍守家国的豪情,又表现了诗人对家乡深切的怀念,国要戍守,故只能离家,“家书”这一意象的出现,表现了诗人深切的家国情怀。
“家书”意象作为唐诗中较为重要的一类意象,它在边塞诗、羁旅诗和闺怨诗等题材中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它进入诗歌中,承载了丰富的意蕴,蕴含着征人的望乡之情,游子的思归之情和思妇的盼归之情,一封“家书”也为我们绘制了相关的历史图景,表达诗人的家国情怀。因此,对于“家书”意象的研究,一方面为我们更深一层进入唐人乡情提供了切入点,另一方面,通过诗歌作品的意象研究,也让我们触摸到了唐代的历史图景。
参考文献:
[1]袁行霈著.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中华书局.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俞平伯等撰写.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4]胡可先.杜牧诗选:中华书局,2005:228-229.
[5]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70-471 第470页.
[6]吕思勉著.中国通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7]陈一平,孙雪霞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