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以文化传承创新助力立德树人

2019-04-04 05:40王明钦
河南教育·高教 2019年1期
关键词:河南大学办学师生

王明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对于一所大学而言,文化是其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传承和彰显了大学价值,凝炼和熔铸了大学精神,涵养和浸润了大学品格。作为一所有着百余年办学历史的高校,河南大学历来对校园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以传统文化筑根,以革命文化铸魂,以现代文化逐梦,多种文化在校园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师生的文化自信不断坚定和增强,为完成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同。

传承“海纳百川、融贯中西”的传统文化,用历史积淀涵养河南大学人文底蕴

河南大学始建于1912年,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八朝古都开封。这里曾是河南贡院的所在地,1903、1904年最后两场全国会试在这里举行,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在这里划上句号。因此,这里也成了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地。至今,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仍然屹立着两座石碑,被称作“贡院碑”,它们翔实地记述了河南贡院迁址、兴建、扩建和重修的历史,见证了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結,在中国科举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自2012年开始,河南大学举办了“红烛业——明清师德师风笔墨珍藏展”,通过2000余件古代学生课业、科举考试试卷、旧刚‘教育实物等的展览,传承和弘扬了科举文化。2015年,该展览荣获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

河南大学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些话言简意赅地道出办大学的原则在于发扬光明的德性,革新民心,达到完善。1936年,河南大学南大门建成后,学校就将校训用柳体金字镌刻在正门内侧的门楣之上,正中上额横书“止于至善”,左书“明德”,右书“新民”,八字校训耀眼夺目,发人深省,予河大学子以光大学术、恢宏文化的启示,一入校门便油然而生对国家、民族崇高无上的历史责任感。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拥有三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散落在校园内依格局而建的近代建筑群、东靠明清古城墙、北依具有千年历史的宋代铁塔。建于20世纪初期的近代建筑群,已经成为河南大学的精神符号:1919年落成的六号楼,是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前身)第一座新式建筑,与1925年落成的七号楼东西辉映。1936年落成的南大门,为传统的牌楼式建筑,在国内大学中独树一帜。1934年落成的大礼堂高大雄伟,气势恢宏,既有对称协调的中国古典传统建筑风格,又博采了欧式设计手段,已然成为河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和师生校友心目中的精神图腾。

河南大学充分利用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广大师生处处读校史、时时忆先贤。徜徉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就仿若穿行在一座历史博物馆,正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视察河南大学时所感叹的:“一进入河南大学,就感觉悠然的岁月飘来了书香。”

弘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革命文化,用红色基因熔铸河南大学精神底色

河南大学是一所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高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河南大学以兄弟般的情义,接纳了从关外被迫撤到内地的东北大学,两校在同一个校区共同办学近两年时间。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河南大学通电全国,声援北平学生,并以卧轨行动,请愿南京政府抗战。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河南大学师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马可、邓拓、赵毅敏、尹达、王国权等一大批青年学生投笔从戎,走上抗战前线。1937年12月,豫北豫东相继沦陷,河南大学被迫南迁,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战办学历史。学校先后辗转迁徙至信阳鸡公山,南阳镇平,洛阳栾川、嵩县,在潭头办学长达5年。1944年5月,日寇入侵潭头,制造了“潭头惨案”,河南大学师生遇难9人,失踪25人。学校被迫再次转移到南阳荆紫关,陕西汉中、宝鸡等地,直到抗战胜利才重返开封。

正如创作于1940年潭头时期的河南大学校歌唱到的:“四郊多垒,国仇难忘,民主是式,科学允张,猗欤吾校永无疆。”抗战把给予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精神,也给了河南大学,让优秀的革命传统在这里生根发芽,使这所大学充满着家国情感,充满着砥砺前行的坚定信念。如今,校歌已成为每届新生的“开学第一课”,更是学校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庆日的必唱曲目,时时提醒河大师生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2016年2月,河南大学抗战时期潭头办学旧址成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同年10月,“河南大学抗战时期潭头办学旧址纪念馆”被河南省委宣传部正式命名为“河南省第六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7年,该馆获批教育部第三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实现了河南大学在高校思政教育与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又一次重大突破。2018年,在抗战胜利73周年之际,河南大学党员干部、师生校友代表先后赴南阳镇平、荆紫关,信阳鸡公山,洛阳潭头、嵩县,陕西宝鸡、汉中等地,重走抗战办学路,树立抗战办学旧址纪念碑,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内核成为推动河南大学蓬勃发展的强劲动力。建校之初,经费困顿,战乱不已;抗战八年,敌前办学,辗转播迁;院系调整,折枝为林,无私奉献。这所大学数易其名,几经拆析,直至1984年5月才恢复“河南大学”校名。但无论名字如何变更,河南大学始终坚守信仰,植根中原沃土,致力于为民族复兴培养栋梁,众多大师执教杏坛,造就了一代代和国家民族命运相维系的政界要人、科技巨匠和文化先锋。2017年9月,河南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经过数十年的卧薪尝胆、数十年的追求奋斗,终于重返高等教育“国家队”,开肩了崭新征程。

构建“百花齐放、包容大气”的现代文化,用多彩元素描绘河南大学宏伟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

河南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在此过程中,河南大学逐渐打造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如名家讲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讲堂、“诵读经典·书香河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马可作品音乐会、太极拳比赛等。这些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河南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提出,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让中原更加出彩。近年,河南大学党委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检验党建看发展”的工作理念,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校。高质量党建推动了高质量发展。放眼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领域,河南大学在全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第一”:河南省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河南省第一所入選国家“111计划”高校,国家地方联合科技创新平台、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曰获批数量全省高校第一……河南大学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作出了贡献。

河南大学以创新精神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坚持讲好河大故事、传播好河大声音,展示河南大学良好形象,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围绕讲述河大人河大事,学校推出了“河南大学恢复校名30周年”“大礼堂落成80周年”“河南大学建校105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感动河大”等专题策划,打造了“出彩河大添彩中原”“专家教授谈治学”“老师的书房”“青年学人”“我为专业代言”等精品栏目,选树了党鸿辛、周守正、李润田、朱绍侯、王立群、李申申、常萍、张晓晖、刘嘉尧、马杏等一批师生中的先进典型,展示了河南大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振奋了精神,鼓舞了斗志,凝聚起“双一流”大学建设的磅礴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前,河南大学已成立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旨在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动中华文明、中原文化、河大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的构建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河南大学办学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归 去 兮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咏 河 大
故 乡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